关注丨甘肃陇南供电精准扶贫惠民生工程侧记
动力电照亮脱贫路
──甘肃陇南供电公司开展电力精准扶贫惠民生工程侧记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陈晓巍 通讯员 赵升学 贾凤安
陇南的二月,草木微绿,年味犹存,但陇南大地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工程的现场却热闹非凡,电力工人穿梭在风风雨雨中,抓质量、抢时间、赶进度,开挖杆基,立电杆、安装横担、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让人感受到了暖春的气息。3月26日,甘肃徽县泥阳镇泥黄线灰条沟台区竣工投入使用,标志着徽县2016年精准扶贫三相动力电覆盖工程全面完成,陇南又一个县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
精准扶贫“排头兵”
“精准扶贫,电力先行。陇南供电公司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早规划、早部署、早实施,全力以赴为精准扶贫工作做好电力保障,满足扶贫、发展、致富需求起到了表率作用,是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排头兵。”3月4日,在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工程协调推进会上,该公司精准扶贫工作超前规划和科学部署受到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
为了切实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全面解决全市160个贫困行政村、402个贫困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覆盖问题。2015年,该公司通过农网改造、农网结余资金等渠道安排专项资金1955万元,用于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建设,重点解决了武都、康县等地区29个贫困村、92个贫困自然村的三相动力电覆盖问题。2016年,该公司共安排资金9313万元,解决剩余的131个贫困村、310个贫困自然村的三相动力电覆盖问题,届时将实现全市1365个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陇南的老百姓将用上优质舒心的动力电,有效提升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确保工程按时完工,该公司成立了市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按村制定施工图,督促施工单位优先确保精准扶贫动力电工程施工资源,建立发展、建设、物资、财务、县公司、施工等多环节联动机制和市、县、乡三级政企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及节点任务,项目建设各关键环节顺畅有序。同时,该公司制定市、县精准扶贫动力电建设情况分布图及工程进度管控表,每周召开工程协调例会,及时解决工程施工、物资供应、月度预算申报等方面的问题,每半月印发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工程建设工作简报,通报工程建设情况,实现挂图作战、销号作业、动态管控,及时解决影响工程推进的各类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截至3月27日,我们累计完成64个行政村、144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4月底前,必须要完成94个贫困行政村、228个贫困自然村的建设任务,5月底前,必须全部完成131个贫困行政村、310个贫困自然村的建设任务。”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要脱贫电先行
“以前咱们村没有动力电,地也少,日子过的紧就跑出去打工了,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村的三相动力电通了,我们两口子也不打算出去打工了,我们打算再买几台饲料粉碎机、脱粒机,多喂一些猪、羊、鸡,在村里办个养殖场,往后……”,3月24日,在康县铜钱乡罗坪村,一社村民罗玉峰站在人群中间满脸洋溢着幸福向乡邻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42岁的罗玉峰和爱人多年来外出打工,
留下老人和小孩留守老家,前段时间听说村里通上了动力电,就从外地务工返乡回家了,两口子带着攒了半辈子的积蓄回到村里盖起了新房,买了粉碎机、脱粒机,养了一些猪、羊、鸡,准备在村里干一番事业,有了动力电他们就可以在老家敬孝悌、教子女、奔小康。
康县铜钱乡罗坪村一、二社现有居民70余户,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村的用电负荷也逐年攀升。之前由于高、低压线路严重老化,线径较小,经常发生断线事故,安全隐患频频出现,加上变压器容量较小,供电半径较大,线路末端电压过低,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和加工机械不能正常启动,用电难题时时困扰着村民,也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改善。针对这一情况,电力施工人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奋战在施工一线,仅用18天时间,新建10千伏线路1.12千米,新建0.4千伏线路2.69千米,新装配变2台,组立水泥杆61基,于3月22日全部竣工。
要脱贫,电先行,陇南许多贫困村村民已经用上了优质、舒心的三相动力电,该公司精准扶贫工作使贫困农户致富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同时有效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义无反顾地一直行走在服务百姓的康庄大道上。
廖红兴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