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局:电力引擎驱动贺州发展快车
记者见证贺州供电局走进企业服务供电
编者按:经济转型,电力先行。贺州作为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发挥向东开放排头兵作用,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贵广高铁经济带”等重大机遇提上新高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奋勇当先的广西电网公司贺州供电局,超前谋划、积极配套完善贺州电网网架,寻找最佳的办法,加快提升供电可靠性,为贺州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电环境”和充足的“电动力”,以电力引擎驱动贺州发展快车,助力加快打造贺州发展“升级版”。
本网讯 点亮园区招商引资、电动贵广高铁腾飞、扶持发展新能源、三县两区借助主电网优质供电之势快速发展……这些成绩背后,坚强电网功不可没。
对内,以南网公司创先管理为平台,抓指标,抓设备运维管理,客户停电时间实现“突变”,供电可靠性翻开了新篇章,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持续下降;对外,强化优质服务,构建“大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内先进电网企业。
新格局:资金倾斜完善网架服务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贺州供电局投资累计12.21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斥资完善电网网架,服务贺州经济快速发展。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横空而出,变电站增加至8座,变电容量增加至205.6万千伏安,变电容量增长65.8%;线路长度突破1009千米,增长70.8%。
广西主电网形成以500千伏贺州变电站为中心的辐射型网架,220千伏主电网主要构建形成双环网、环网结构可靠供电,并可灵活进行全市分区、分片供电,为贺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充足的电力支撑。
电为翼,高铁飞。为满足贺州段电力牵引的需要,贺州供电局投资建设3个牵引站外部电源配套线路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线路总长度约193.34千米, 该工程成为了广西境内当年建有2个及以上牵引站第一个完成供电工程建设任务的单位,得到了贺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一直以来,贺州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坚决执行国家关于新能源的政策,不遗余力地支持各类新能源项目的接入。据了解,4个风电场接入主电网终期容量497兆瓦,预测年上网发电量总约3.86亿千瓦时。
从贺州供电局获悉,截止2015年12月,累计投资约5530万元用于富川4个风电场22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风电线路总长度72.333千米。其中富川龙头风电场于2014年11月21日实现与主电网并网运行。当前,按照国家能源的政策以及广西电网公司部署,该局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长春、金子岭、朝东等风电送出工程建设,里程碑计划于2016年7月竣工投产送电。
优质供电: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持续下降
1009千米的线路,供电可靠质量的好与坏,还得靠先进管理和技术支撑服务。对于穿越江河、跨越山谷、交通路线等地形的线路,正常的运行维护工作按每天4人次计算,总计需要8个工作日。 2015年11月,该局首次实现了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以及无人机巡视作业,改用直升机巡视时,仅需要3个人工作人员1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全线的巡视与检测工作,供电线路隐患排查彻底,避免重复停电,综合效率大幅提升。
自2008年冰灾带给电网冲击后,该局陆续在所辖线路共装设了13套覆冰预警监测系统,可实时、连续获取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2014年,该局安装在220千伏道石站的自动气象站成功接入南网自动气象决策系统;广西电网公司容量最大的直流融冰装置也于2014年正式投运,进一步提高电网应对恶劣天气的灾害能力,为贺州电网抗冰保电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供电水平迈上新台阶,从主网等电位作业延伸到配网带电作业。该局强化创先管理,从2009年推行22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到2014年11月首次延伸到35千伏配电带电作业,这一举措解决了以往“设备逢检必停电”影响客户用电的弊端,提高供电可靠性,缩短了客户停电时间。
笔者从贺州供电局获悉,该局紧紧围绕以“提升供电可靠性,缩短客户停电时间”为主线,作为提升服务客户满意的重要手段来抓,延伸服务链条,通过“三线联动”做法撬动缩短停电时间的“硬钢板”,生产、基建、营销左右协同,整合内部资源,构建客户停电责任传递机制,严格执行“客户预协商”制,统筹协调局计划检修与用户设备检修相结合,抓好状态检修和同步检修管控,加强检修、基建施工停电的计划管理,超前控制、把控好停电方案的审查关,实现“一停多用”,停电一次梳理一片,以最大努力减少对用户停电。
综上所述,从斥资投入引用先进设备、大力推行带电作业,到创先管理优化设备停电检修,客户停电时间阶梯级下降,截止2015年12月27日,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
满意度:因企制宜的“VIP”服务大提升
紧密连网,配套完善贺州电网主网架,高端云集的技术,硬件基础奠定可靠供电的平台,有了过硬的硬件,保障了电力供应,还需要“软实力”供电服务,如何为贺州提供相配套的服务?
该局分管营销副局长表示,除了从提高供电可靠性入手服务好客户外,只要客户供电有需要,特别是客户用电重大项目,该局还开通了绿色通道,并主动上门服务以及全过程的跟踪走访、协调,为企业解决用电报装、提供优质咨询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厂商切身感受到无微不至的“电”服务。
当前,广西贺州市和广东肇庆市正在联手共建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打造东中西跨省区产业转移集聚地。该局计划发展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在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里在原有1座220千伏信都变电站和1座110千伏浦发变电站,容量57.6万千伏安的基础上,2015年陆续投入约2.56亿元,再建一座220千伏顺景站(终期容量72万千伏安)。
因企制宜的“VIP”服务让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桂鑫公司、科信达公司等企业尝到贺州供电局供电服务的“甜头”。大客户拥有了“VIP”身份,享受绿色通道的畅通服务,只要一个电话,大客户的每一种用电需求,都会有供电局专人提供最快最优的解决方案。
该局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说:“在有着电网“硬件”的坚强基础上,服务‘软件’更需个性化,供电局不仅提供可靠电能,还主动配合大客户优化安全用电环境,只要一个电话过来,不管是节能诊断指导的需求,还是生产用电出问题,我们都及时派人跟踪服务解决难题,让客户满意。”一直以来,该局积极对直供用户帮扶开展安全用电隐患排查,发现隐患问题的及时整改率达100%。
有专业供电人员定期帮扶排查用电设备安全隐患,客户对用电设备维护的“责任田”更加放心。在“2014新春走基层”外媒采访活动中,桂鑫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利告诉记者,桂鑫公司主要采用电炉炼钢生产,电炉熔炼温度控制对钢材质量至关重要,对电的供电可靠性要求高。他回忆说,2011年4月以前,由于供电不足,炼钢电炉被迫轮流开机,加上用电设备隐患多,有时因故障停电生产容易“罢工”,影响了炼钢质量和数量。多年来,贺州供电局定期派人指导公司的电工巡视配电设备,指出运行中存在风险隐患,也提出对用电设备加强日常巡视维护、电缆沟做好防鼠措施、加装设备安全隔离栏措施等意见和建议,防范因隐患中断供电带来的损失,这些服务也为桂鑫公司带来效益。
“我厂一台变压器总是频繁跳闸,设备厂家来会诊,还是解决不了,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能否安排贵局的专家来帮诊断下。”2015年7月31日下午,科信达公司的变压器再次跳闸,该公司电气负责人孙景明在电话那头焦急地向贺州供电局客户经理寻求服务帮助。该局副总工程师、客服人员组成紧急专业支援队伍于当晚11时连夜赶往客户现场,为客户设备会诊,不到3个小时诊出设备病因,解决设备频繁跳闸“顽疾”,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这是贺州供电局服务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其中一家客户的缩影。如今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的企业发展风生水起,为园区“引凤筑巢”,该局建立了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一方面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提供“优质、方便、规范、快捷”服务,制定完善的客户经理制度,实行客户经理“一对一”全过程服务跟踪和协调,由该局派专人对工业园电网项目跟踪落实,提前完成配套供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工业园区电力供应,对新装客户实施“预受理”、“限时办结”等举措,简化报装手续,确保引进项目早投产,早送电。(庞鑫)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