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唐县供电公司“十二五”发展回眸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玉庆 报道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过去的五年对地处太行山区的国网唐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却是突飞猛进,锐意进取的五年,是值得铭记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国网唐县供电公司在省、市公司以及唐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唐县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立足中心工作要求,积极进取、真抓实干,为唐县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落实制度措施,不断实现了自身跨越。
强化管理 筑牢安全管理防线
该公司把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公司总经理每月主持一次由安委会成员、职能部门和基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安全分析会议,对上月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明确下月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提出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要求,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及完成时间。搞好关键时期的监管与服务工作,在每年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与基层单位结对子,定期深入包保单位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和现场办公,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监管,每月对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绩效考核,不断促进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履职尽责能力的提升,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负责人率先垂范,主动到岗到位,肩负起自己的安全职责,不仅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关心员工的冷暖。同时,了解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实际行动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为强化安全管理,该公司先后完成120余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标准》等8个工作标准,完善《“三措”审查流程》等16个工作流程。这一串串数字印证着公司五年来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信心与恒心,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处于可控、能控、在控之中。同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五年来累计轮训员工3400余人次。
筑牢农网,保障地方发展需求
“我们长期居住在山区,近几年俺们农民们一门心思的想发家致富,没有电的保障是不行的。现在,农村用电比我刚养猪时好多了,以前粉碎饲料是用柴油机,现在改成电动机,省钱又方便,扩大养殖有条件了。前不久,我又出栏一百多头膘猪,今年赢利有二十多万元。”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家住石北村67岁的老汉刘存喜高兴地说。
刘老汉的话不无道理。以前许多边远山村,有电灯不亮,通电机器不转,成了农民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块心病。“十一五”期间,国网唐县供电公司针对农村部分偏远地区供电线路长、线径小、末端电压低的问题,投入资金近7600余万元,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和农网完善化工程建设,实现了农网与城市电网的一体化管理,形成以唐县公司220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110千伏电压等级为支撑,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为基础的农网构架,基本实现“手拉手”环网,中压配网主干线路已基本形成架空线路绝缘化、开关无油化、配变节能化。现在,灯亮了,机器转起来了,电器可以用了。更喜人的是农民办起了一批加工厂,经济活起来了,用电量大幅度上升。
目前,该公司所辖区域内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2台,容量36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7台,容量283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12座,主变23台,容量174.25兆伏安; 35千伏线路 22条, 长度185.5千米,10千伏线路79条,长度1473.78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3309台,低压线路2455.5千米。“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资金4.6亿元加快电网建设,增容35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4万千伏安,改造35千伏线路14.8公里;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项目,新增10千伏配变437台,容量8.41万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512公里,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458.7公里,完成了51个帮扶村建设和9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9.65万户的智能表改造任务。2015年1~11月,唐县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6%,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2个百分点,综合线损率完成6.51%,降低1.01个百分点,线路跳闸比5年前降低31%。“十二五”期间,售电量首次突破7亿千瓦时大关。
优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
“说实话,五年前那时候对供电服务的监督力度还不是太大,现在不一样了,优质服务也实行指标量化考核,‘95598’设置投诉监督,现在又开通了6420007服务热线电话,这都体现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国网唐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田光辉看来,这十年当中感触变化最大的还是优势服务水平的提升。
据田书记回忆,五年前装表接电规定在7天以内完成,而现在只要客户符合装表条件,3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当年客户缴费时营业站只有柜台坐收一种方式,但现在已经有包括银行代收、网上银行、移动终端等在内的12种方式。以前抄表只能走街串户,现在抄表人员实现足不出户远程抄表,用户自己还可以在电表上查询购电度数。五年前农网改造期间,农村用电可靠性低,但升级改造完成后,全县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据了解,该公司在11个供电所推行无周日服务、便民咨询台、拓展缴费渠道、“四心服务”、首问责任制等8项便民服务措施,让客户办理业务感受到舒心、愉悦。相继开展了便民服务进山村、“零距离”服务进社区、党员服务“红色快车”、优质服务保春灌、进村入户服务夏秋等多项服务,共向客户发放便民服务卡16.2万余张。先后完成了劳动节、国庆节、抗战胜利70周年、高考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保电任务,累计完成线路抢修517次,安排一线保电人员5600余人次,收到了当地政府和客户的高度称赞。
依法治企 经营管理取得新成效
“供电公司负责人经常来我厂询问用电情况,现场解决用电问题,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在县政府组织的140余名行风监督员巡查中,唐县中大铸造厂负责人由衷的称赞说。
“十二五”期间,国网唐县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坚持走访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详细了解用电需求,认真征询对供电服务等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施各项措施,持续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该公司紧紧把握唐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保定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积极关注新项目的投产,对新增用户主动做好前期服务,完善、简化、优化业扩报装流程,缩短业扩报装时间,加强客户工程管理,提高安装质量,促进项目早日投产。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电采暖等能源替代技术,通过增供扩销竞赛的方式激励全体员工多渠道挖掘电量增长点,达到全员开发市场、携手增供扩销的效果。
据了解,为加强用电管理,该公司开展营业普查,累计普查13次,规范用电行为430余户,查处违章56户,追补电度3.6万千瓦时。着力进行降本增效。该公司坚持勤俭办企业,全面推广标准成本,大力压降人工、生产、营销、管理等各项成本和非生产性支出。实行管理降损与技术降损并举,全面摸排高损线路及高损片区,推广高损10千伏公用线路、0.4千伏低压台区实时线损监控。加强同业对标工作,对落后指标提出整改措施,力争指标进位。据悉,该公司2015年同业对标重点指标在全省排序中位列III型企业40个县公司综合排名第二。配合完成各类检查工作,先后迎接了省、市公司供电所财务收支检查、职务消费检查,市公司“八项规定”督导检查,省公司工程建设及营销专项检查,“三公经费”检查,北京立信事务所“子改分”资产清查审计。开展星级供电所创建工作,共评定“三星级乡镇供电所”2个,分别是北罗供电所和白合供电所;上报市公司验收“四星级乡镇供电所”1个(仁厚镇供电所)。
人才强企,人员素质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该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公司人才强企战略,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把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为职工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共组织的培训共计56项,参培人员1200余人次,全员培训率完成98 %的任务目标。
“十二五”期间,该公司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以技师、高级技师考评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推动力的职工技能开发机制,拓宽员工晋升通道,激活职工成才成长的内在动力。先后有80人取得了通用工种高级职业资格,15人取得电力行业中高级工职业资格,同时又有138人报名参加2015年度职业资格考试及专业技术资格认定。
为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该公司先后筹资4.5万元购置书籍完善“职工书屋”,“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摄影、书法等多个群众性协会,精心打造学习型供电企业,在公司迅速掀起了学技术、比技能热潮,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到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队伍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员工,公司有两项“五小”创新成果荣获保定供电公司创新成果竞赛三等奖,财务专责王春肖被河北省电力公司评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发建部项目专责贾坤霞荣获保定供电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近百名基层职工成为岗位的能工巧匠。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