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之责――“6.1”长江客轮翻沉救援保电之战
2015-06-12 08:27:1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如果说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那么,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则正在长江大马洲水域这个举国揪心之处,竭尽着自己的长子之责。
一
6月1日21时28分,载有458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湖北监利大马洲水域,因突发龙卷风翻沉。
事发次日凌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开通省、地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并由总经理带队,携卫星单兵立即赶赴事发地点。
与此同时。狂风暴雨袭击监利,导致全县10千伏线路多处受损。
正在组织抢修的国网监利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时收到县政府通过手机发出的事故信息通报,并指定电力抢修人员尽快赶往本县横岭乡长江重庆航道局项目部待命。
全县电力负荷分布图显示,手机信息中提供的这个地点,其实就是长江边上已经废弃已久的一个板式工棚,周围是一片沼泽。
这个地方没电。
为了让这个没有电的地方,立即有电,监利公司紧急行动。
党员突击队紧急集结。
应急基干队紧急集结。
应急物资紧急集结。
抢修车辆紧急集结。
监利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带领的抢修人员是第一支到达事发地点的救援队伍。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尽快对这个板式工棚送电,这里将作为客轮翻沉救援现场的总指挥部。这里,离沉船江面约3公里。
这个在平时只是举手之劳的任务,此刻却异常艰难。因通往此处唯一的电源通道10千伏平桥线新洲支线,有3处被龙卷风拔倒的大树压住,另有15基电杆连排断线。
暴风雨仍在肆虐。
现场人员立即作出决定:用一台2000瓦便携发电机先期提供临时电源,全力组织抢修新洲支线,并为应急发电车进场做好场地准备。
与此同时。
国网荆州、省送变电、武汉、荆门、孝感、咸宁、宜昌供电公司的应急基干队分别紧急驰援,赶赴现场。
6月2日上午9时,从国网湖北电力公司系统调配的5台应急发电车,各种临时应急灯塔,小型发电机及泛光灯等救援设备已全部到场待命,新洲支线正在全力抢修之中……
上午10时以前,现场救援指挥部由2000瓦柴油发电机提供电源。
上午12时,已经恢复通电的10千伏新洲支线与两台400千瓦应急发电车,共同用N-2方式向指挥部供电。
此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到达救援前线指挥部。
在离指挥部10米的地方,现场的电力抢修人员支起了一个6.5平方米的帐篷。这个帐篷,就成了前方的“临时供电所”。这个供电所唯一的任务,就是哪里需要电,电就送到哪里。
他们在通往现场的唯一通道口,为过往车辆的调度竖起了高杆应急灯塔。
他们在救援现场紧急转送通道旁,竖起了高杆应急灯塔。
他们在救援现场的7个作业点,架起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临时电源线。
他们用四组泛光灯,为央视的直播提供了环境光源。
这支身着橙色应急抢修服的国家电网之师,正在为生死未明的同胞掌灯,正在为忧心忡忡的人民掌灯。
二
为了照亮这一片曾经荒无人烟但如今却举国揪心的沼泽,一群国网人和现场救援的战士一样,正在和时间打一场艰难的保电之战。
从6月2日凌晨3点30分出发,监利公司开往新洲线的50名抢修人员,在风雨中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清除了3处树障点,又果断搁置15根电杆连排断线处,另辟通道,重新架起了一条长1500米的联络线。
这个地点,离事发现场有24公里,但这个地点也是前方。现场施工人员收到一条信息:有专家称,客轮翻沉后会有气穴存在,气穴里面可能有生命迹象。
受这条信息的鼓舞,现场施工争分夺秒。15个小时。他们仅用15个小时,完成了需要一周的工作量。他们以血肉之躯,打通了这条通往现场的唯一电力通道。
而在救援现场,12名电力抢修队员,默默守护着正在运行的供电设施。他们三天二夜,吃了4顿饭,他们一直靠周围农户送来的点心,维持着身体的营养。现场值守的王科华告诉记者,他们分班倒值,值守的人在风雨中对设备寸步不离,换休的人到帐篷里休息,里面全是江水,只能蹲着睡觉。
6月2日晚,潘永强、廖加洪两名电力抢修人员经指挥部允许,带一台2000瓦发电机和3组泛光灯进入事发现场,他们的任务是为央视直播提供环境光源。直播任务完成后,他们选择紧守,站立船头,在风雨中不断调整泛光灯的伸缩杆,尽可能将光源投向救援区域,一直坚守到天亮。
三
监利城关。监利公司职工培训基地的办公大楼内的灯光,已经几天几夜彻夜未熄。这是后方援救指挥中心的所在地。这里,指挥着另一场保电之战。
事发当天至发稿时止,救援人员、遇难者家属、各新闻媒体记者人潮如至,监利县城各大小酒店、旅馆已全部爆满。
保电对象被紧急划分为四类,一是国家领导人和新闻发布会所在地的办公用电;二是监利县人民医院应急保电;三是遇难者遗体存放点保电;四是遇难者家属住宿点保电。
座落于玉沙大道的凯瑞洲际酒店是李克强总理入住和救援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场所。在酒店后院内,设有保电值守点。这里摆放着一辆400千瓦的应急发电车,来自宜昌和监利两地供电公司的8名值守人员,日夜坚守于此。
值守员介国说:“这辆应急发电车是6月2日早上8:30从宜昌一个施工现场直接赶赴过来的。”他们在这里寸步不离,已经四天四夜了。
值守人员知道,李克强总理和所有的媒体记者都住在这个酒店,并且这里每天都要举行新闻发布会,保电任务责任重大。
介国说:“6月2号那天晚上,整个酒店大部分客房的灯光彻夜通明,我们不知道哪一盏灯光是总理的房间,但我们保证在故障情况下,1分钟之内能为总理送电。”
市人民医院则是城区保电的第二个值守点。来自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的4名值守员正在现场值班。这里除了电网电源外,医院自备电源和一辆400千瓦发电车相伴而随。现场值班员叶发胜介绍:这种N-2方式,完全能确保医院正常保电。
随着72小时期限越来越近,监利城关殡仪馆的保电工作,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监利政府方面开始大量准备殡棺。为了确保为每一位遇难者存放他们人生最后的尊严,监利公司紧急为殡仪馆增容一台315千伏安配变,并配置了一台500千瓦发电车以备急用之需。
72小时生命之限已经渐行渐远了。央视播告的获救人数依然只有14名。
保证小城不停电,此时已经成了“东方之星”长江大救援的另一个现场:陆续而至的遇难者家属,被接住进这座小城的宾馆、酒店和本地居民的家中。局部保电、分类作业变成了全城保电,全员行动。
50台保电车辆、400名供电员工对城区所有配电设施特巡特维。由国网荆州供电公司赶赴现场的带电作业车,开始对故障线路带电消缺……
置身现场的国家电网人知道,此时不停电,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此时不停电,代表着一个国企,对人民负责的担当。
四
在远方的救援现场,一江哀鸣的浪花,拍打着无言的江岸。
6月4日晚,通往打捞现场的临时浮桥上,刚刚安装完毕的6盏泛光灯,随灯跟守的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默默而立,护送着同胞的灵魂离岸。
6月5日,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应水电武警总队求援,为部队抢修救援现场转运通道,紧急架设照明灯塔。现场保电任务,从搜救转向善后。
截至发稿时,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跨区应急联动响应,救援现场共有湖北公司7家单位参与救援保电,出动应急基干队员和抢修人员569人,应急发电车6台、带电作业车1台、应急通信车1台、运维抢修及其它车辆94辆、照明灯塔3台、应急发电机48台、安装及提供照明设备119台套。
“东方之星”沉船已经吊出水面的消息,扯动着每一个置身现场的国家电网人心中的切肤之痛。他们将冲刺高考的儿女置之身后,选择坚守现场;他们将病重在床的双亲托付他人,选择坚守现场;他们愧对即将临盆的妻子,选择坚守现场。
一个叫王科华的父亲,发给即将高考的儿子一则短信:“你将迎接人生大考,为父要面对国家的考验。”
一个叫刘勇的儿子发给病重的老父一则短信:“儿子为人民尽孝,是为大孝。”
保电仍在进行。
因为他们知道,共和国的长子,注定要和国家一起,共同承受这场灾难的痛苦和洗礼。
一
6月1日21时28分,载有458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湖北监利大马洲水域,因突发龙卷风翻沉。
事发次日凌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开通省、地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并由总经理带队,携卫星单兵立即赶赴事发地点。
与此同时。狂风暴雨袭击监利,导致全县10千伏线路多处受损。
正在组织抢修的国网监利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时收到县政府通过手机发出的事故信息通报,并指定电力抢修人员尽快赶往本县横岭乡长江重庆航道局项目部待命。
全县电力负荷分布图显示,手机信息中提供的这个地点,其实就是长江边上已经废弃已久的一个板式工棚,周围是一片沼泽。
这个地方没电。
为了让这个没有电的地方,立即有电,监利公司紧急行动。
党员突击队紧急集结。
应急基干队紧急集结。
应急物资紧急集结。
抢修车辆紧急集结。
监利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带领的抢修人员是第一支到达事发地点的救援队伍。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尽快对这个板式工棚送电,这里将作为客轮翻沉救援现场的总指挥部。这里,离沉船江面约3公里。
这个在平时只是举手之劳的任务,此刻却异常艰难。因通往此处唯一的电源通道10千伏平桥线新洲支线,有3处被龙卷风拔倒的大树压住,另有15基电杆连排断线。
暴风雨仍在肆虐。
现场人员立即作出决定:用一台2000瓦便携发电机先期提供临时电源,全力组织抢修新洲支线,并为应急发电车进场做好场地准备。
与此同时。
国网荆州、省送变电、武汉、荆门、孝感、咸宁、宜昌供电公司的应急基干队分别紧急驰援,赶赴现场。
6月2日上午9时,从国网湖北电力公司系统调配的5台应急发电车,各种临时应急灯塔,小型发电机及泛光灯等救援设备已全部到场待命,新洲支线正在全力抢修之中……
上午10时以前,现场救援指挥部由2000瓦柴油发电机提供电源。
上午12时,已经恢复通电的10千伏新洲支线与两台400千瓦应急发电车,共同用N-2方式向指挥部供电。
此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到达救援前线指挥部。
在离指挥部10米的地方,现场的电力抢修人员支起了一个6.5平方米的帐篷。这个帐篷,就成了前方的“临时供电所”。这个供电所唯一的任务,就是哪里需要电,电就送到哪里。
他们在通往现场的唯一通道口,为过往车辆的调度竖起了高杆应急灯塔。
他们在救援现场紧急转送通道旁,竖起了高杆应急灯塔。
他们在救援现场的7个作业点,架起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临时电源线。
他们用四组泛光灯,为央视的直播提供了环境光源。
这支身着橙色应急抢修服的国家电网之师,正在为生死未明的同胞掌灯,正在为忧心忡忡的人民掌灯。
二
为了照亮这一片曾经荒无人烟但如今却举国揪心的沼泽,一群国网人和现场救援的战士一样,正在和时间打一场艰难的保电之战。
从6月2日凌晨3点30分出发,监利公司开往新洲线的50名抢修人员,在风雨中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清除了3处树障点,又果断搁置15根电杆连排断线处,另辟通道,重新架起了一条长1500米的联络线。
这个地点,离事发现场有24公里,但这个地点也是前方。现场施工人员收到一条信息:有专家称,客轮翻沉后会有气穴存在,气穴里面可能有生命迹象。
受这条信息的鼓舞,现场施工争分夺秒。15个小时。他们仅用15个小时,完成了需要一周的工作量。他们以血肉之躯,打通了这条通往现场的唯一电力通道。
而在救援现场,12名电力抢修队员,默默守护着正在运行的供电设施。他们三天二夜,吃了4顿饭,他们一直靠周围农户送来的点心,维持着身体的营养。现场值守的王科华告诉记者,他们分班倒值,值守的人在风雨中对设备寸步不离,换休的人到帐篷里休息,里面全是江水,只能蹲着睡觉。
6月2日晚,潘永强、廖加洪两名电力抢修人员经指挥部允许,带一台2000瓦发电机和3组泛光灯进入事发现场,他们的任务是为央视直播提供环境光源。直播任务完成后,他们选择紧守,站立船头,在风雨中不断调整泛光灯的伸缩杆,尽可能将光源投向救援区域,一直坚守到天亮。
三
监利城关。监利公司职工培训基地的办公大楼内的灯光,已经几天几夜彻夜未熄。这是后方援救指挥中心的所在地。这里,指挥着另一场保电之战。
事发当天至发稿时止,救援人员、遇难者家属、各新闻媒体记者人潮如至,监利县城各大小酒店、旅馆已全部爆满。
保电对象被紧急划分为四类,一是国家领导人和新闻发布会所在地的办公用电;二是监利县人民医院应急保电;三是遇难者遗体存放点保电;四是遇难者家属住宿点保电。
座落于玉沙大道的凯瑞洲际酒店是李克强总理入住和救援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场所。在酒店后院内,设有保电值守点。这里摆放着一辆400千瓦的应急发电车,来自宜昌和监利两地供电公司的8名值守人员,日夜坚守于此。
值守员介国说:“这辆应急发电车是6月2日早上8:30从宜昌一个施工现场直接赶赴过来的。”他们在这里寸步不离,已经四天四夜了。
值守人员知道,李克强总理和所有的媒体记者都住在这个酒店,并且这里每天都要举行新闻发布会,保电任务责任重大。
介国说:“6月2号那天晚上,整个酒店大部分客房的灯光彻夜通明,我们不知道哪一盏灯光是总理的房间,但我们保证在故障情况下,1分钟之内能为总理送电。”
市人民医院则是城区保电的第二个值守点。来自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的4名值守员正在现场值班。这里除了电网电源外,医院自备电源和一辆400千瓦发电车相伴而随。现场值班员叶发胜介绍:这种N-2方式,完全能确保医院正常保电。
随着72小时期限越来越近,监利城关殡仪馆的保电工作,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监利政府方面开始大量准备殡棺。为了确保为每一位遇难者存放他们人生最后的尊严,监利公司紧急为殡仪馆增容一台315千伏安配变,并配置了一台500千瓦发电车以备急用之需。
72小时生命之限已经渐行渐远了。央视播告的获救人数依然只有14名。
保证小城不停电,此时已经成了“东方之星”长江大救援的另一个现场:陆续而至的遇难者家属,被接住进这座小城的宾馆、酒店和本地居民的家中。局部保电、分类作业变成了全城保电,全员行动。
50台保电车辆、400名供电员工对城区所有配电设施特巡特维。由国网荆州供电公司赶赴现场的带电作业车,开始对故障线路带电消缺……
置身现场的国家电网人知道,此时不停电,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此时不停电,代表着一个国企,对人民负责的担当。
四
在远方的救援现场,一江哀鸣的浪花,拍打着无言的江岸。
6月4日晚,通往打捞现场的临时浮桥上,刚刚安装完毕的6盏泛光灯,随灯跟守的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默默而立,护送着同胞的灵魂离岸。
6月5日,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应水电武警总队求援,为部队抢修救援现场转运通道,紧急架设照明灯塔。现场保电任务,从搜救转向善后。
截至发稿时,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跨区应急联动响应,救援现场共有湖北公司7家单位参与救援保电,出动应急基干队员和抢修人员569人,应急发电车6台、带电作业车1台、应急通信车1台、运维抢修及其它车辆94辆、照明灯塔3台、应急发电机48台、安装及提供照明设备119台套。
“东方之星”沉船已经吊出水面的消息,扯动着每一个置身现场的国家电网人心中的切肤之痛。他们将冲刺高考的儿女置之身后,选择坚守现场;他们将病重在床的双亲托付他人,选择坚守现场;他们愧对即将临盆的妻子,选择坚守现场。
一个叫王科华的父亲,发给即将高考的儿子一则短信:“你将迎接人生大考,为父要面对国家的考验。”
一个叫刘勇的儿子发给病重的老父一则短信:“儿子为人民尽孝,是为大孝。”
保电仍在进行。
因为他们知道,共和国的长子,注定要和国家一起,共同承受这场灾难的痛苦和洗礼。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