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供电局接管高要小水电库区后的喜人变化:今年春耕有点“闲”
10千伏三丫支线改造是高要供电局库区接管最后的一个施工项目。这是去年9月21日,施工人员在新立的杆塔上对刚刚拉设的线路进行紧线和安装防雷绝缘子。 白国颖 摄
库区改造后,电动喷淋设备走进了柑橘园,大大提升了果树灌溉施肥的效率。 欧水开 摄
在河台镇双金村的库区供电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中压接火,低压项目已全部完成。 白国颖 摄
今年早春带着明显回升的暖意,漾开了人们脸上的笑意,也催促着人们早早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河台镇原库区荷包田村村民甘新民两口子来到自家承包的柑橘地干起了农活,还没外出务工的儿子也带着小孩到地里跟着一起体验生活。“上年新铺设了喷淋装置,现在不用满山跑地去浇水了。现在我们两口子都能轻松打理整个果园。”甘新民悠闲地抽着烟,一边闲聊着,一边时不时望向正在灌溉的柑橘园。
这是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接管高要小水电库区后的首个春耕,当地人添置了喷淋浇灌,自动化的操作让这个春耕变得有点“闲”。和甘新民一样,河台镇大多数人都感受到了这股带劲儿的“幸福加速度”。
库区接管改造惠及1380户用户
肇庆高要多山、多水,时间倒回到几十年前,这样的地理位置往往是小水电库区选址的最佳地点。2016年,经肇庆供电局全面调查,肇庆全市共有小水电站578个,年平均发电量为20亿千瓦时。水电站多建在偏远的山区,部分小水电站向附近农村供电。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供电可靠性还是供电质量来说,小水电的作用出现了瓶颈。
1999年电力体制改革实现“两改一同价”后,一些私人经营者从镇政府手中接手小水电站,承揽了经营、运维的所有内容。但库区水电站更多的是负责水电站自身的运维以及抄表收费,对于线路、变压器等用电设施的维护极少。库区的供电线路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搭建的“光身”铁线,导线截面积小,线路经过几十年使用,年久失修,残旧不堪,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打雷要停电、一天停几次、一次停几天。这样的用电现状一直持续到广东电网公司接管改造前。遇到线路故障停电,村民们凑钱换设备是唯一的方式。2017年春节临近之际,高要四六塘库区烧了变压器,更换一台变压器要好几万元,村里只有88户村民,年关时各家的钱袋子紧凑不出钱,最后大家过了一个星期没电的日子。后来还是镇政府出资,才得以换上新的变压器,过上一个有电的新年。
线路残旧、电压不稳定、安全性差等成为水电站自供自管区的突出问题。在肇庆高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河台代表团提出议案,希望当地供电部门接管小水电并进行电网改造,解决库区供电问题。在市政府、镇政府等的支持下,供电部门多次与当地村民、小水电站业主沟通,并与镇府、村委、小水电业主签订四方协议,将前期接管手续理顺。去年9月28日,肇庆河台三丫村的10千伏三丫支线顺利接火通电,标志着肇庆高要区持续3年多的库区电网改造工程全部顺利完成,共1380户村民直接受惠。2014年至今,库区接管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200多万元。
一户用电量超过过去一个村用电量
河台镇三丫村村口,和村牌一样醒目的是旁边那台废弃陈旧的50千伏安变压器。
“以前这台变压器要供整个河台镇7个自然村,近1700多人。我们接管改造后,已经对变压器、线路进行升级改造了。目前,三丫村1个自然村就是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专属供电。”肇庆高要供电局乐城中心供电所所长蒙建军介绍道,最近一次抄表的数据显示,三丫台区56户居民总用电量约为14000度/月,是以前台区每月用电量的近5倍。
走在云福村的村道上,路旁两边的田地里都是一派春耕的景象。“云福村更换的变压器更大,目前是一台315千伏安变压器专供。”蒙所沿途介绍着。
中午时分,走进60多岁老人吕木全的家,是一栋两层高的楼房。环视吕老家,算得上是当地的小康之户,空调、电视、冰箱应有尽有,“我们家电视都换了好几台了,以前小水电供电的时候,电压不稳,有时候才140—150伏,因此烧坏过几次。”
客厅的饭桌上,中午吃剩的饭还在里面保温着。“春耕一到就比较忙了,基本上中午就把一天的饭都做出来,放电饭煲里热着,晚上回来吃现成的,不耽误农活儿。”近期,吕木全购买了一批猪苗,吃完饭他打算去养猪场看看。他的养猪场是2011年办起来的,刚办时为了给猪保温,还得买薄膜回来把猪圈圈起来,每次都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直接改保温灯了。闲不住的吕木全,又把省下来的时间去开拓其他致富之路了。
作为当地第二批改造项目,云福村于2016年完成电网改造。蒙建军介绍,接管前,云福村整个村每月用电量才200来度,现在光是吕木全一户,每个月就达到了500多度。
目前,整个库区接管改造按照广东电网新农网标准建设,根据计量自动化系统监测显示,春节以及春耕期间,村民们家里的电器以及果园里、农田里的用电设备全放开了手脚来用,平时台区负荷率只有20%-30%,春节到现在大都达到了60%—70%。
发出1度电获得1度电收益
三丫水电站是一个80多平方米的机房,一台发电机组正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旁边的另一台发电机早已不见踪影。
据现场工作人员陈沛林介绍,该站原有2台125千伏安的水轮发电机,是1982年建站时购买的,至今都未更换过,一直为当地700户村民供电。站里三个工作人员,要轮流做好水电站值班工作,根本无暇顾及线路维护等问题。
以前,该站每年发电量大约50-60万度,但因线路残旧,线损大,这里发出2度电至少1度要损耗在路上。水电站还得看天吃饭,遇上枯水期,水电站还得反过来从电网买电满足附近村民用电需求。吸网都要1到2万度,而这些电是以非工业用电的高价买进,又以居民用电的低价卖给用户,这里还得折算掉一部分收入。
去年9月,三丫库区完成了接管。从三丫水电站拉设的一组约50米的出线,已接入到南方电网的10千伏三丫支线上,完成了水电站与广东电网的并网接入。三丫水电站发出的电,不再直供给村民,而是直接接入南方电网的用电网络,“原来的线路都准备拆掉了,线路运维和损耗部分也不用我们负责了,年收益马上提高了,以平均上网电价0.48元,年收入大概可以去到30万元。”
自从供电局接管小水电库区之后,他们也打起了盈利最大化的算盘,抓紧步伐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陈沛林指着机房旁边的施工现场介绍,“我们现在正将2台发电机组更换成1台320千伏安的机组。更换后,在同样水力条件下,发电效率将提升20%-25%,预计今年4月份可以完成改造投产。”陈沛林介绍道,这次改造投入60多万,但2至3年就可以回本。
(周婷 林佩燕)
■相关新闻
去年完成小水电自供区接收181个超额完成20%
去年,广东电网公司积极推进独立供电区接收,2个趸售镇(区)改革落地,小水电自供区接收181个,超额完成20%。
2018年中央一号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对此,广东电网公司也定下了今年农电体制改革的任务:2018年要加快解决独立供电区域用电问题,要加快实施县级供电企业“子改分”,切实从体制上解决县级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问题。
当前,广东电网公司范围内仍有322个独立供电区域未完成接收,优惠电价、资产补偿、人员安置等问题制约着改革。接下来,广东电网公司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主导下,创新策略加快进程,加快推进农电体制改革。通过优化县级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以持续深入推进农电体制改革、电力行业扶贫、缓解经营压力、促进人才交流、实施专业管理延伸等方面为扶持重点,全力解决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能力不足问题。
广东电网公司市场部主任谭跃凯介绍,2018年基本解决独立供电区域用电问题,研究存在优惠电价、资产纠纷和补偿诉求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独立供电区域接管策略,推进趸售镇、趸售村和小水电自供区改革,年内接收不少于75个独立供电区域。稳妥推进县级供电企业“子改分”工作,年内完成不少于4家。
(周婷)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