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普洱供电局:向习惯性违章说“不”
6月20日,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大队队员在西盟供电局进行安全督查。
6月20日,天刚微亮,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班班长陈志雄来到景谷二级电站定检停复电操作现场,他要对当天作业中的“三违”现象和各级人员履职、作业文件执行等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像这样的现场驻点监督,从去年7月初至今年6月底,他已经督查了153项,足迹遍及云南省普洱市10县(区)。据了解,自去年6月以来,普洱供电局成立了由职能部门骨干组成的安全生产监督组,对10县(区)供电单位进行安全管控,并对作业现场和供电所安全管理开展重点督查和驻点监察,其中,查处习惯性违章就是重心。
从考核问责到引导激励
违章行为从每周7.4项减少到2.4项
去年6月,普洱供电局系列“重拳”之一就是加大违章的惩处力度,在提高违章成本和严密的安全监督网等高压态势下,短时间内习惯性违章行为明显下降。然而这样的惩处没有持续显效。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部主任李荣算过这样一笔账:长时间下,现场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家麻木了,总之要被考核,现场你说你的,他干他的;另一种就是抵触情绪,要么请假,要么现场和你对着干。还有一个问题,局本部和县公司安全监督人员的两级监督机制,不仅造成资源重复,也造成监督人员身心疲惫的结果。
如何摆脱困境培养遵章的习惯?普洱供电局迫切地感到要改变盯现场、人盯人的战术,培养县公司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才是治本的关键。
思路既出,接下来就是行动了。
“盯着都时好时坏,自己主动暴露问题还能给绩效加分,这样行得通吗?”和另外9个县公司一样,镇沅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胡晓华心里也曾怀疑过。但疑惑归疑惑,根据普洱供电局新修编的奖惩机制,镇沅供电公司建立了对应的奖惩实施方案,把生产单位、供电所每一项任务“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月度累计,纳入绩效管理加分并与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结合起来。近3个月的“自主管理”,镇沅供电公司生产部门相互比拼的劲头足了,违章少了,大家干活的激情增加了。
进入6月,普洱城农网建设和改造项目也进入雨季施工艰难期,在即将开工的220千伏唐胜变电站三期工程现场,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带电运行站施工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所以每一个环节我们自己先查先控制,不必等安全监督人员到现场后来帮我们查。
通过对“主动暴露问题”通报表扬、绩效加分外,普洱供电局还采取转移重心的方式:“查违章”不再是主角,与作业单位共同优化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安全才是目的;针对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这个“缺项”将被作为次月普洱供电局安全监督的重点。
“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到引导大家自主发现问题消除习惯性违章的行为,这样的安全管控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部风险体系管理专责陈建勇说,这不仅让监督者一改“黑脸”或“老好人”形象融入管理,也促使作业者的安全意识由内而外得到转变。
据统计,一年来,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大队共开展监督1671项,违章行为每周从7.4项减少到2.4项,县公司“两票”合格率、现场作业规范率和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从违章通报到典型案例
现场问题从1.09项下降到0.77项
这一年来,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部专责倪华工作很忙,每月一期的“典型违章案例库”编发让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在问题的描述上,责任单位、作业、违章现场、风险分析、后果、措施等都必须全面具体,找到薄弱点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倪华说这个典型案例库下发后各生产部门要在一周内培训率达到100%。
“需要学的内容太多,结果什么都没有学。”李荣开门见山道,因为缺少时间学,最后布置的工作落实不了。对此普洱供电局从管理上开始做减法,从减少每周一次“违章通报”到每月精选编发一期“典型违章案例库”,增强可操作性。
如果说从考核、问责到引导、激励,是普洱供电局整治安全管理责任制“脱节”的措施之一,而为基层员工“减负”则是该项工作的第二个措施。“我们把班组作为培训主体,建立局、班组到个人的每月一考和每季度抽考机制,提高考试合格率。”普洱供电局安全监察部事故事件管理专责黄群诗明显感到“大家对安全的态度在不断转变”。
在精准扶贫任务最重的西盟、孟连两县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施工点,两个县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周除了协调工程推进任务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责任田”奔波在作业现场落实安全责任。“分片承包,现场监督”,胡晓华每个月要安排好镇沅供电公司领导班子的月度责任区的中等作业风险现场检查内容。
“责任落实不到位,就会存在违章隐患。”普洱供电局电话跟踪“谁在管控?主要风险在哪?控制措施主要做什么?”这是普洱供电局实施整治安全管理责任制“脱节”的措施之三——调整“谁违章考核谁”的监督模式为一岗双责“谁安排谁监督谁检查”的管理模式。
“抽查也分两级,一个是县公司分管副总,一个是作业安全监督人员,都清楚了,就说明各级人员履职到位,现场作业安全在控。”李荣感到局、县两级监督计划,不仅缓解了资源重复、监督人员疲劳工作的现状,同时摒弃“二传手”,有效避免了层层“丢包”管理不闭环的“盲区”,强化了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截至6月底,普洱电网现场问题从1.09项下降到0.77项。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们认为反习惯性违章还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要如履薄冰地继续努力。”普洱供电局副局长杨堂华在最近的安全事故反思会上再三和大家交底。
查找管理差距和短板,“深化职责、制度、流程、作业标准、考核协同应用,强化各层级、各业务科学管控、有机衔接。”这是精益管理中管理优化的目标。科学奖惩、系统管理、挖透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有的放矢,这是普洱电网安全管理探索的方向。
(文/图 方皖新)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