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供电安全管控高科技违章行为无处藏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黄蕾 张俊 报道 夏日的溧水,郁郁葱葱,繁花盛开,莺歌燕舞。美景之中,十余名电力工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溧水区永阳镇10千伏交通路线29号杆支线新建在城影剧院2号公用变改造施工。
“安全生产是供电公司的生命线,任何一点疏忽或习惯性违章,都可能给电网运行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地方经济发展,电力施工任务日益繁重,作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特别是外协施工队伍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现场安全管控工作压力非常大。但我们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的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督察人员李勇坚定地说。
他的胸有成竹来源与手中的两项“安全神器”――二维码电子扫描设备和4G网络实时监控摄像头。
“请大家带好安全帽,排好队过来接受一下二维码扫描。”7月5日早上7点05分,李勇的现场安全督查工作开始,李勇手中二维码电子扫描设备对参与现场施工的10余名南京力诺建设公司施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这个二维码电子扫描设备类似于平板电脑,操作中,李勇只需要将上面的摄像头对准每位施工人员头戴的安全帽上贴有的二维码标识,轻轻的扫一下,每位施工人员是否“合规”便一目了然。
“之所以引进这种人员身份二维码识别系统,是因为以前外协施工队管理上还不够严格规范,特别是在施工任务重、工期紧的情况下,有时还存在使用没有资质人员参与现场施工作业的情况,不过经过这几年逐步健全起来的立体监督管控体系,以及严厉的惩处措施,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基本上杜绝了。”李勇说。
据介绍,原来在南京地区从事电力施工作业的外协单位,所有具有资质的从业人员均已登记在册,相关信息及个人照片均输入了施工人员身份辨识与施工监督信息系统,并且每一位人员都配有各自的二维码条,在施工现场,安监人员只要用仪器对施工人员安全帽上的二维码条进行扫描,就可即时查询到该施工人员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所在单位信息等,能有效杜绝无资质单位挂靠,及无资质人员参与施工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轻则经济处罚、责令施工队停业整顿,重则永久性清除出溧水电建市场,为提高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再添了利器。从2015年开展至今,目前南京地区已有160家施工单位近4800人登记在册。
“我手中还有安全管控的另一种‘神器’,这也是我们2015年4月份创新推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手段。”顺着李勇手指的方向,一台高清晰摄像机正全程地拍摄着施工现场的作业过程,这是为监督施工安全专门配置的4G网络实时监控摄像头。它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利用4G网络摄像机视频装置在拍摄现场施工场景画面,并同步传送至溧水区供电公司安质部的电脑上,留底封存。
“这也是我们大力加强外协施工队伍现场安全管控工作的另一项重要手段。4G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的运用,解决了我们安监人员人手不足、作业点监督检查不能够全面覆盖的问题。对没有能够及时赶赴现场实地督查安全的作业点,我们可以随时调用现场视频画面,来监督检查现场作业是否存在性惯性违章情况。”李勇介绍说,由于留有现场视频监控的影像资料,安监部门可以随时调用检查,谁不按规则来就会被“记录在案”,为加强外协施工队伍管理、考核提供了有力依据,对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控非常有帮助。
据了解,自从去年4月份有了二维码电子扫描设备和4G网络实时监控摄像头这两样“安全神器”,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现场违章次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