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力公司构建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2015-05-08 16:47:3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5月6日,笔者从国网江西吉安供电公司张挂的一个事故隐患预警牌上看到,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治理责任人、治理期限和督办人等信息一应俱全,这是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做法之一。
为了有效防范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保持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国网江西电力积极探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新方式,以建机制、查隐患、抓治理、防事故为主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责任落实、管理规范、闭环动态、持续改进”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据了解,国网江西电力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涉及7个环节,即“发现―评估―报告―预警―治理―验收―销号”。发现环节推行标准化、差异化、常态化排查,扩大隐患排查的工作面,提升隐患排查的准确度,其中,常态化排查将隐患排查与风险辨识、专项检查、日常工作和安全评价相结合,做到人人查、时时查、处处查隐患;评估环节建立以部门为核心的多重动态评估机制,由专门部门引导,采取集中评估、现场评估和专项评估等方式进行隐患确认,提高事故隐患评估定性的准确性。报告环节推广省市县三层级隐患信息循环运转机制,确保信息上传下达迅捷畅通;预警环节通过推行挂牌预警、电子预警、书面预警“三位一体”的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时时提醒专业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消除隐患或将隐患危机程度控制在正常生产可控范围内。
治理环节是关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该公司以现场警示揭示隐患、工程项目消除隐患、强化管理减少隐患、政府参与控制隐患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治理通道,及时有效治理各类隐患。同时,还创新推行了“一事一卡一流程”模式,即针对每个隐患可能引发的事故,对应建立了一个档案卡、一份应急处置流程,使各岗位人员明晰各自职责分工和注意事项;此外,验收环节实行“分级”验收,销号环节执行痕迹管理,这些都不乏创新做法。
国网江西电力安质部负责人介绍,隐患排查治理从发现到销号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省公司还编制了典型隐患库,这不仅可以弄清楚单个隐患处理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结果的统计、分析,能从日常的、动态的事故隐患排查中查找出共性问题,举一反三解决同类型、家族型问题,从而大大降低同类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真正落实到位,形成常态,国网江西电力推行了包括强化计划管理、通报治理进展、交流典型经验、实行绩效考核等系列监督管理措施。此外,还在人员培训、信息保障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整个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彭海燕 李瑞)
5月6日,笔者从国网江西吉安供电公司张挂的一个事故隐患预警牌上看到,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治理责任人、治理期限和督办人等信息一应俱全,这是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做法之一。
为了有效防范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保持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国网江西电力积极探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新方式,以建机制、查隐患、抓治理、防事故为主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责任落实、管理规范、闭环动态、持续改进”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据了解,国网江西电力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涉及7个环节,即“发现―评估―报告―预警―治理―验收―销号”。发现环节推行标准化、差异化、常态化排查,扩大隐患排查的工作面,提升隐患排查的准确度,其中,常态化排查将隐患排查与风险辨识、专项检查、日常工作和安全评价相结合,做到人人查、时时查、处处查隐患;评估环节建立以部门为核心的多重动态评估机制,由专门部门引导,采取集中评估、现场评估和专项评估等方式进行隐患确认,提高事故隐患评估定性的准确性。报告环节推广省市县三层级隐患信息循环运转机制,确保信息上传下达迅捷畅通;预警环节通过推行挂牌预警、电子预警、书面预警“三位一体”的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时时提醒专业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消除隐患或将隐患危机程度控制在正常生产可控范围内。
治理环节是关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该公司以现场警示揭示隐患、工程项目消除隐患、强化管理减少隐患、政府参与控制隐患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治理通道,及时有效治理各类隐患。同时,还创新推行了“一事一卡一流程”模式,即针对每个隐患可能引发的事故,对应建立了一个档案卡、一份应急处置流程,使各岗位人员明晰各自职责分工和注意事项;此外,验收环节实行“分级”验收,销号环节执行痕迹管理,这些都不乏创新做法。
国网江西电力安质部负责人介绍,隐患排查治理从发现到销号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省公司还编制了典型隐患库,这不仅可以弄清楚单个隐患处理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结果的统计、分析,能从日常的、动态的事故隐患排查中查找出共性问题,举一反三解决同类型、家族型问题,从而大大降低同类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真正落实到位,形成常态,国网江西电力推行了包括强化计划管理、通报治理进展、交流典型经验、实行绩效考核等系列监督管理措施。此外,还在人员培训、信息保障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整个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彭海燕 李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