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扎根电建的菲律宾兄弟
身材魁梧,肤色黝黑,长年戴着一顶红色安全帽;成熟稳重,踏实谨慎,做起工作来仔细认真,他的名字叫马文·萨明,是山东电建沙特阿美MGS燃气增压站二期项目外籍安全经理。入职五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迅速成为项目部招聘引进的同期外籍员工中的佼佼者,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项目员工之间,在阿美标准与中国籍员工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多次获得项目部优秀外籍员工荣誉及阿美业主的高度肯定。
加入电建,人生的转折点
时间回到2008年1月份,为了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27岁的马文只身一人离开了热爱的家乡和亲人来到沙特,从此踏上了长达12年的逐梦之旅,当地知名建筑公司Mohammad Al-Mojil Group是他梦的起点,恶劣的气候、工作的磨砺,使马文迅速成长,虽然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马文从来都没有放弃,性格使然,他始终坚信所有困难都是纸老虎,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2014年10月,山东电建在沙特的首个油气工程——MGS燃气增压站项目开工建设。为加强现场安全,项目部在沙特当地亟需一批素质硬、本领强的安全管理人员。有着丰富安全管理经验的马文在经过严格面试和个人情况了解后,成功应聘到项目安全员的职位,成为公司沙特项目史上首位外籍安全检查员和菲律宾籍员工。
MGS燃气增压站项目是沙特国王萨拉曼亲自关注的重点工程,地处沙特腹地,条件艰苦。项目初期,人员动迁尚未完成,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较少,马文便独自一人在现场执行安全检查。白天,他忙碌的身影挥洒在现场各角落,常常是中午匆忙收拾完饭盒后,下午便继续投入到50度高温的现场作业监督中;晚上,他则在办公室加班编制安全培训资料,直到深夜完成后才回到宿舍休息。起初虽然很难兼顾办公室和现场的工作,但凭借着刻苦顽强的毅力,马文硬是咬牙将现场管理得井井有条。短短3个月时间,他便迅速获得现场施工团队同事们的信任和尊重,还收到了阿美业主和项目部颁发的表扬信。出于对马文的信任,项目领导要求马文积极推荐其他像他一样优秀的菲律宾员工。
临危受命,凭实力证明自己
现场大部分劳工不会讲英语,中国管理人员和他们日常交流十分困难,沟通成为制约现场施工的一大障碍。这个时候,马文的语言优势便发挥得淋漓尽致,掌握四种语言的他,能熟练地在英语、菲律宾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中自由切换,加上专业水平过硬,什么问题到了他那儿,总能顺利得到解决。凭借在沟通协调和行政工作上的优势,马文不仅顺利通过了阿美安全主管面试,还与项目部签订了新的Job offer,被正式任命为项目安全主管。他几乎开发了所有现场特定作业活动的安全分析(JSA),这些成果很快便被用在公司沙特吉赞项目和国王港项目作为指导。他不仅通过了阿美石油公司的工作票接收人培训课程,还获得了冷作业、热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及在役管线或设备操作作业(EOLB)全部4种工作类型的接收人许可证。拥有阿美在役管线作业授权的工作票接收员可谓是凤毛麟角,马文临危受命,被指派前往KMO起点站工作。KM0起点站属于阿美老厂区域,由阿美运营部门管理,安全管理极为苛刻。马文积极与阿美运营部及防损部沟通交流,制定了所有基本的安全程序和所需的工作安全分析,并严格执行阿美防损部管理规定,确保按照沙特阿美体系执行安全程序,配合现场安全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得益于在KM0热开孔及56寸管理冷接施工中的出色表现,马文再次被提拔为安全经理,并一次性通过阿美项目管理团队的批准。
风雨同舟,用担当坚守一线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马文不得不推迟他的休假计划,与中国同事们共同奋战在项目部抗疫第一线。外籍人员是防疫的重点关注群体,宰牲节前几天,马文便在专题会上向领导提出,在节前向所有外籍人员重点宣贯疫情防控政策、行为规范、防疫意识。为切实提高外籍员工的防疫效率和质量,马文根据每个外籍人员工作区域及风险因素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网格,层层压实责任,每天晚上,马文都会通过Whatsapp群传达项目部防疫工作状态,再三叮嘱防疫措施,调节大家的紧张情绪。
有的员工思想懈怠,在工位上不戴口罩,马文见到后,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起到了良好的纠正效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项目现场的同事“回不去”,部分员工因驻外超期时不时开始发牢骚,但驻外早已满一年的马文却从未在同事面前显露过。虽然回菲律宾的航班尚未关闭,但考虑到回去休假后回来的可能性非常低,现场也还有很多他放不下的工作,势必会对现场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经过深思熟虑,马文对家人进行了安抚,选择继续坚守在岗位上。有中国同事问他:“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了,想不想家里人呀?”他说:“当然会想!但是疫情尚未结束,这个时候如果我走了,现场工作会受到影响,作为安全经理,我必须留下来,这是我的责任!”是的,他也是一位普通人,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心心挂念他的小家,只是他无时无刻不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每次谈及他的家庭,马文总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兴奋地打开手机相册,向中国同事们挨个介绍他的家人,柔软的目光里尽是温柔,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和机遇,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中国同事们都把我当成家人看待,给我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我相信,只要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等这个项目完工以后,我还要带着妻子儿子去故宫、天安门看一看,品尝一下地道的北京烤鸭!”谈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时,马文满怀期待和憧憬。
五年风雨,玉汝于成。这位菲律宾兄弟始终扎根电建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外籍员工的奋斗姿态。正是无数像马文·萨明这样优秀的外籍员工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时期,与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同呼吸共命运,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中外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夏日风情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水天之恋
- · 安全生产不是什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