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科技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动汽车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信息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杨房沟故事】雅砻江作证

  2020-12-07 21:47:22    来源:水电七局 卢微
A- A+
电力18讯:

带着冰雪的清欢和泥土的芳香,从巴颜喀拉野性的磅礴中孕育,雅砻江如同一把利斧,开山劈岭,于万山之中,浩浩荡荡地奔流而下。

而在流经木里县雅砻江镇杨房沟时,相逢了一群懂水熟电的电建人,他们在这里扎根五年,破山开路,拦河筑坝。

杨房沟,从此不再寂寞。

肖厚云:第三个“孩子”

抵达杨房沟水电站营地的时候,天还没黑,只见云落在山尖上,又淌进山沟里,一股碧绿的江水在深邃的峡谷中缓缓流淌,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这样的“美景”,我们觉得美得出奇,居然在杨房沟待了五年的肖厚云眼中,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原来肖厚云的工作场所是在地下厂房,几乎是‘两头看不见太阳’,也就难怪了。

肖厚云,杨房沟地厂工区常务副主任,37岁,1米83的个头,眼镜下面藏着一双笑起来就眯成一条线的眼睛。总是篮球场上的前锋,而工作中他同样也冲锋在前。

“这个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我们要在一个长度为500米的圆内上下交叉开挖出长度约12.3公里的隧洞,而且施工高峰期,80余个工作面同时作业,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有时候前一秒还在预判危险源,后一秒就在掉落石块。”说起最初的厂房开挖浇筑工作,肖厚云还会习惯性的抠头发。


肖厚云(右)与建设者讨论施工

“你别看这会厂房干净整洁,建设期我们都挤在这里,冬天冷得直打哆嗦,电焊、布料都在同步进行,整个厂房只有一条通风道,灰尘、烟雾、噪音‘汇聚一堂’,真是让人喘不过气也睁不开眼。”为此,施工人员的标配就是防毒口罩和耳塞,但即便这样还是很难受。现在,环顾眼前崭新、整洁的“地下宫殿”,已经很难想象当时环境的艰苦,但建设者们所有的付出将永远被这里铭记。

谈起家庭、孩子,肖厚云沉默了,他有两个孩子,但是陪伴的时间少之又少,在他看来,电站已经成为他的第三个“孩子”,“我喜欢看着自己参与修建的电站一天一个样,就像家里的两个孩子也在茁壮成长。”肖厚云露出了最自信、最美的笑容。

赵亚鹏:师父是救命恩人

采访赵亚鹏的时候,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大大的眼睛,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阳光又可爱!

94年出生的赵亚鹏,刚毕业就来到了杨房沟,“我是16年7月22日来的,在这里待了4年零3个月。”满脸自信的脱口而出。


赵亚鹏检查设备安全情况

雅砻江流域两岸悬崖峭壁,雄奇险幽,而杨房沟水电站位于流域中游河段上高山峡谷区,边坡两岸危岩体众多,治理安全风险极高,施工难度极大。赵亚鹏所在的安全环保部自然压力巨大。

“杨房沟水电站一年中不是防汛就是防火,中途没有歇气,汛期的时候,我就跟着师父到山上值班,记得有一次下雨,爬右岸陡坡,我一脚踩滑,师父一把把我拽住……”回忆起这一幕,赵亚鹏仍然心有余悸,“师父不仅救了我,还教会我很多知识,书本上没有的。”

但也因为有此经历,更加注重细节,升职为大坝工区的安环部主任,他将师父教予他的注意事项,也细细、时时提醒着后面来的新员工。

“我喜欢笑,也喜欢开玩笑,大家都叫我‘小朋友’。”因为安全防控压力大,“小朋友”赵亚鹏就承担着休憩时间,让整个团队轻松和谐的“开心果”角色。

原本计划今年结婚,因为疫情不得已推迟,打算明年补上,此时的赵亚鹏期待的不止是明年电站将实现首台机组发电,还要去三亚度蜜月。

邓娜:小身板蕴藏大能量

作为对接的通讯员,邓娜是所有受访者中,我最熟悉的一个,我都喊她“娜娜”。

93年出生的娜娜,五官小巧,热情大方,16年5月跟随着丈夫来到杨房沟,一来便喜欢上了这里的天气,蓝天白云,不像家乡陕西,风沙大。

这样的喜欢一直持续到2018年女儿希希的到来,“一两岁了,玩玩具时候,假装拿着玩具当电话,想我们回去陪她,但真正电话视频的时候,她就一脸不高兴,连喊都不喊我……”说到这里,娜娜终于没有绷住,泪水止不住的流。


邓娜一家三口

“不过现在好多了,我们夫妻都在这里,有时候也会接她过来待一段时间,砂石工区领导也支持,总是嘘寒问暖,替我们考虑。”

“那你现在不后悔吗?不枯燥吗?”“不后悔!这些年来学到了很多,收获很大,枯不枯燥的,我倒也没觉得。”

水电人很苦,但是他们更愿意苦中作乐,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邓娜就跟着学霸丈夫一起看书,丈夫李祥已经考过了二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虑到分局转型,去年还去参加了矿山的增项,娜娜也考过了二级建造师,增项矿山,注册安全工程师还剩最后一科,打算突击一下考过。

有舍有得,人生就在于舍得二字。

闲暇之余,娜娜还会跟工区的小伙伴在抖音上学做吃的,生煎包、青团、酱饼、火锅,大家一起做,一起聊天,好像日子也就这么开心的过去了。

姜良宇:身为“长子”的责任

95年的姜良宇并没有与实际年龄相仿的面容,1.86米的个头给人沉稳、踏实!

姜良宇主要在安装工区负责质量管控,在他看来,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


工作中的姜良宇

今年10月18日,杨房沟水电站首台(1号)机组转子成功吊装就位,发电机转子是水轮发电机组重量最大的核心部件,其直径13230毫米,共56个磁极,组装高度2760毫米,重量约960吨,整体吊装重量约1045吨,起吊高度约8米。作为水轮机专业出身的姜良宇,很激动,很兴奋能参与其中。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是家里的长子,工作很苦,但是待遇比我想象的更好。”姜良宇每个月的工资几乎三分之二都会打给家里,也希望在老家找一个女朋友,这样可以更好的照顾到家里。

为人长子,身上的责任更重,他也将这份责任带入工作,在杨房沟工作两年多,已被提为质量部主任。

“那你今后怎么打算,继续干吗?”“当然。”这个回答姜良宇一刻也没犹豫,“今后有可能还要去藏区建电站,那里的条件可比这里艰苦多了,但如果需要,那我就去!”他没有被我问倒,相反,这些问题似乎早已在他心里有了答案。

王天星:施工员转型“养鱼”

90年出生,毕业于西安理工水利水电专业的王天星,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会跟“鱼”打上交道。

2016年6月,王天星从白鹤滩水电站转战杨房沟水电站,在辅助工区负责技术、质量、安全、档案,关键还要“养鱼”。


王天星检查钢筋间距

原来,辅助工区从2016年12月开始,至2018年6月,历时一年半,修建的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投入运营,该站服务于杨房沟、卡拉、孟底沟和楞古4个水电站,由综合楼、鱼苗培育车间、鱼种培育池、仿生态鱼种培育池等组成,占地约4.44万平方米,不仅是雅砻江流域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也是全国首个采用仿生态野化训练鱼类的增殖站。

“与其他鱼类增殖站不一样,我们采用仿生态,除了育苗、养苗,还得对鱼进行“野化训练”,让鱼儿在放流后更适应环境,存活率更好。”

四年时间,已经共放流80万尾鱼苗,今年放流的近30万尾鱼苗全是自己培育的,不仅数量超过上级要求,而且鱼苗体格更强壮。

“这样不断学习,与作业一线打交道,让我的业务更扎实,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王天星现在已经从基层施工员成长为工区安全副总监。

无论是一个闸门,还是一方混凝土,电站里的每一处都装满了这群电建人的故事。

建设的艰辛在他们眼里早已不存在,如今看着眼前这个矗立在雅砻江上有序建设着的“杰作”,每一个人再谈论起那时受的苦,眼里都透着满满的甜。

这次采访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从他们真挚的语言和坚毅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无论在哪一个岗位,历经了如何艰辛的岁月,电建人的心中只有两个字:不悔。

以江为伴,坚守初心。雅砻江作证,致敬这群坚守在杨房沟水电站的电建青年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夏日风情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水天之恋
  • · 安全生产不是什么难题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