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安全如何保证?这个平台将解决所有问题!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再令世界刮目相看:产销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球领先,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在运行方面,各类新能源汽车完成行驶量达7.08亿公里。
但这些成绩背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上半年国内外共发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9起,涉及车辆总数达98辆。
作为承载人们机动出行的清洁工具,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究竟该如何保证?
日前,国家工信部官员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已初步建成,目前具备1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步监控和管理能力,可以开展安全监管、数据分析、车辆管理和补贴核算等工作,并于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初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多级监管,未来会扩大到安全监管、数据分析、车辆管理、补贴核算等领域。
实际上,为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我国早在2016年就已出台政策,要求企业和地方须建立监测平台并接受国家监测平台的监督。2017年11月,又给出明确目标:2018年3月1日后,企业监测平台应建立与国家监管平台的通讯对接,向国家监管平台实时上传车辆信息。
近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监测报告》,首次公布全国范围的新能源汽车监测数据。
报告显示,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统计,截至2017年底,平台共计收录纯电动车246590辆,具有动态响应数据的车辆87168辆,纳入平台监控的纯电动车辆总计80003辆。
分车型来看,纯电动乘用车44052辆,电动客车24982辆,物流配送车10595辆,其他专用车8辆,货运车23辆,电动环卫车343辆。
从地区来看,北京市占据了半壁江山,截至2017年12月1日,监控平台可监控电动车辆为41208辆。自2013年以来,可获取里程新能源汽车累计运行总里程44244万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报告披露了2017年纯电动汽车运行故障率的统计数字。
从电池故障率来看,DC-DC部分的故障率最高,比例高达38.2%,其中状态报警占20%,温度报警占18.2%。此外,制动系统故障以8.4%的比例位居第四。
在单体电池故障中,三种高频故障分别为:单体电池过压报警故障数占5.2%(欠压报警故障数占0.7%、一致性差报警故障数占3.6%),温度异常报警故障数占2.5%,电池高温报警故障数占1%。
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需要着力提升质量稳定性。DC-DC部分的高故障率表明,目前的三电技术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制动故障较高的原因除了需提升相关零部件质量外,也反映了目前电动汽车因搭载电池过多,带来的整备质量偏大的问题。
即将投运的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控和管理平台,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监督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为解决相关难题构建实时监控网络。
据专家介绍,没有这一平台之前,纯电动汽车面临难以查找故障点、处理起来复杂危险等众多难题。现在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控和管理平台的动态数据,可以对车辆实时监控,并给出明确的故障代码,从大量实际统计数据入手,就能甄别出不同类别的真实情况,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显微镜和放大镜。
-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