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查 | 新能源汽车冰与火之歌:在马路上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作者/王宇
编辑/赵宇航 华夏能源网独家原创 近日,中汽协发布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在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还仅维持在50万辆左右。 具体来看,在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6.8万辆,同比增长81.7%和82.1%。 在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普遍放缓的大前提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创下新高,其销量增速已经成为车市最大亮点。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53万辆。 不过,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但是如今却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在道路上,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感依旧很低。 相比热火朝天的增长数据,行驶在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车好像不太多。 比起前两年,新能源汽车确实是眼下最火爆的产业之一。但现阶段,关于新能源汽车种种新闻炒作还是要远大于消费者的热情。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在北京各地走访调查,希望能总结出新能源汽车上路的实际“表现”。 新能源汽车已经初具规模,但总量偏少 华夏能源网(hxny100)记者通过梳理及走访,发现,现阶段北京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费群体大致可分为终端消费者,共享出行企业,各大产业园区通勤、执勤用车,政府采购公务用车等四大类型。 备注:因为政府采购用车和园区自用新能源汽车无具体数量统计,所以记者根据实际情况,将政府采购以及园区自用按8%和7%估算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然偏少 综合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6万。 单从16万辆这个数字来看,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初具规模。 但为何北京还会出现“新能源汽车存在感低”的问题?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北京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整体市场中占比很低。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564万辆,抛去新能源汽车数量,这就意味着,北京市燃油车保有量初略估计已达到548万辆。 548万辆对比16万辆,这样的差距在明显不过,感受一下这个体量的差距: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保有量对比 这样悬殊的比例,新能源汽车想要短时间内在道路上“刷存在感”,难度很大。 差异化绿色车牌刚刚启用 除去新能源汽车本身保有量的问题。记者认为,想要在道路上认出哪辆是新能源汽车型,有着相应难度。 不过,2018年,我国已经启动新能源专用牌照政策。该政策即我国为了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的一种国家政策手段。 根据规定,此类牌照只得悬挂在纯电动汽车之上,现阶段,插电混动车型无资格悬挂新能源专属号牌。在北京启用新能源汽车专属号牌之前,上海、江苏、杭州等地都已执行新能源汽车专属号牌政策。 北京市1月2日才开始启用新能源汽车专属号牌,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悬挂牌号和燃油车一致,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存在感低的一大原因。 不过,很明显共享汽车的身影越来越活跃了。 来自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数据,共享电动车运营数也已突破1.5万辆。(需要注意,记者在实际调查中,gofun出行企业内部人士给出的北京地区共享电动汽车数量为1.44万辆,这与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数据有所出入,但这并不影响整体市场结构。) 此外,北京地区各大产业园区、物流园、公园等区域,其通勤、执勤用车都已更换成纯电动汽车。 在北京街头,其部分政府用治安巡逻用车也开始出现电动车型。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大产业园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正在经历第一个拐点 虽然眼下“存在感”还比较低,但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已经迎来的第一个拐点。这个重要拐点更多体现在消费者意识上的转变。 消费者购买需求由被动转向主动 在走访北京地区的销售终端中,北汽新能源五道口店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去年一整年到店咨询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多,成交数量相比以往也多了不少。” 该店资深销售经理向记者提到:之前选择纯电动汽车的消费群体大多是无硬性条件购买燃油车,或被迫选择电动汽车的客户居多。 但是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观。很多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汽车的客户,开始考虑纯电动汽车。主动放弃燃油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客户开始出现。 潜在客户群正在“由点向面”扩张 通过走访多家销售终端后记者了解到,原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大多集中生活在北京地区,其用车需求也大多在北京。但从去年开始,消费者从本地人口扩展到全国各地,基本每天都有非本地消费者进店咨询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体验中心(金港店)销售接待人员也向记者表示,特斯拉作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其消费者愈发呈现出分散态势。在特斯拉引入国内之初,购买群体集中在北上广深,但如今很多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容忽视。 很明显,新能源汽车销售范围也在“由点到面”进行扩散。 购置车型仍以微型、小型电动车为主 但购买倾向正在向高级别车型转变 在实际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如今终端消费者购买倾向集中在微型、小型电动车之上。 北汽4S店销售经理向记者表示:“进店咨询低端电动车的客户还是偏多,像EU400这类型中、大型纯电动汽车,消费者认可度还是偏低,销量也并不高。” 这位销售人员坦言,北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是集中在微型、小型电动车之上。 数据统计自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备注:由于比亚迪秦车型官方销量包含EV以及PHEV车型,所以秦EV并未出现在排名之中。 可以看出,在2017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之上,微型车占据了“半壁江山”。经过实际调查以及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的确集中在A0、A00级车型之上。 这直接说明,我国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其目的多还是用于短途出行。 这和欧美国家有着明显差异。在欧洲,A0以及A00级别纯电动车型占比很小。而在美国市场,92%以上纯电动车都是A0级别以上车型。 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纯电动汽车也再向高续航、高级别车型靠拢,其种类开始多样化。轿车、SUV、MPV等各类车型都开始衍生出纯电动版本。 在终端销售市场,记者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是逐步向高品质紧凑级、中大型电动车靠拢的。未来,如果同级别纯电动汽车售价能和燃油车持平,其各项技术指标也基本达到燃油车水准,那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共享出行服务商异军突起 新能源汽车在终端市场正在经历一场“跨越式”发展。但是在这市场之中,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即是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购买大户——共享出行服务商。 记者通过gofun出行了解到,截至目前,仅仅gofun一家企业在市面上投放的共享电动汽车数量就已经达到1.5万辆。 数据显示,我国在线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超过8万辆。 备注:关于共享汽车数量网络数据差异较大,此统计表格为华夏能源网根据网络资料梳理后,粗略统计而得,仅供参考。 在共享经济火热的今天,这些出行服务公司所采购纯电动汽车数量,是绝对吸引车企的香饽饽,它们大手笔的采购终是个体消费者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在我国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之后,这些来自出行服务商的订单,更是各大车企眼中积分的重要来源。 其实在通过实地调查后,记者发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初步成型。现阶段,终端销售和共享出行服务商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两大对象。 但是在2017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办法后,政府也开始大规模采购新能源汽车。 未来谁能把握住这些“大户”,谁就能把握市场,在新能源时代抢得先机。
-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