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叶奇蓁院士:改变中国能源结构核电不可替代

  2013-04-28 12:09:47    来源:中国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在今天下午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表示,核电是改变当前中国能源问题不可替代的方式,具有后发优势。

  叶奇蓁认为,当前中国能源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供需总量平衡问题;二是资源不够,约70%以上的发电量是靠煤电,造成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三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电东输造成了能源运输问题;四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数量相当大,存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改变能源结构,核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叶奇蓁看来,核能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原因在于核电不仅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而且是高负荷因子大功率密集型的能源,相对于煤电更具有较强经济竞争力和替代能力。同时,核电运输量很少,百万千万级的火电站每年运输300万吨煤,一天1万吨,而核电总共只有每年30吨,从而解决了能源的运输问题。

  “我国核电有后发优势。”据叶奇蓁介绍,我国核电多半建立在90年代以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建设和运行核电的经验,我国核电建设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及2级以上的运行事件,核电站排出物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个量级以上,没有对环境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全部核电机组运行水平均在国际中上水平。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心中有

2019-09-30

仅靠煤改气拉动 三年后中国天

2018-11-24

能源辣评| 因为制氢,煤炭和风电

2018-08-29

胡评:能源局光伏发电补贴继续不

2018-06-20

热点排行
  • · 如何理解国网的“三型两网,世界一流”?
  • · 在守正创新中主动担当作为
  • · 年终岁尾把好安全“三道关”
  • · “一个引领,三个变革”见证国网清晰的战略途径
  • · 安全不能“搞忽悠”
  • · “麻痹”毁了我半生
  • · “三型两网”是“世界一流”最大的力量源泉
  • · 为警电共建员工特档叫好
  • · “三型两网”树立国家电网崭新形象
  • · 陈一舟:环保部缘何严罚绿色电力开发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