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发布2018年度十大新闻
1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7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布中央关于重组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配备的决定。
点评: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备受业内外人士瞩目的新中核重组顺利完成,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核工业巨型航母以新面貌驶向新未来的新航程。通过重组,中核集团成为集核电技术开发、投资运营和建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性核工业集团,体量更大、品质更优、实力更强,对提升中国核电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核电“走出去”更具冲击力;与此同时,通过采取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等创新发展、深化改革举措,中核集团将逐渐打造成为中国市场上独领风骚的新型核工业集团。
6月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国家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签署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电站、示范快堆项目框架合同。
点评:在2018年中美面临各种经贸摩擦、甚至连以往还算顺利的核领域合作项目也被阴云笼罩之际,中俄在核领域的合作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不仅合作范围在扩大,而且地域也在拓展。作为世界核能领域的先行大国,无论是先进技术研发还是开拓海外版图,俄罗斯都有着诸多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经验。有着“中俄核能合作典范项目”之称的田湾核电工程是中俄两国进一步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国际战略协作,共同推动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随着不断扩容,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世界经济面临寒冬之际“抱团取暖”,已是中俄两国的共识,能源行业同样如此。
3.我国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 大型商用示范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11月19日,由中核集团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在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铀浓缩离心机实现了升级换代,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铀浓缩整体技术水平、经济性进一步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近年来,随着“华龙一号”等自主创新技术接连问世并投入应用,中国核工业从以往在世界民用核领域的“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成长势头日益明显,而铀浓缩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趋势。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在技术水平及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实现了重大提升,全部机组一次性启动成功,对促进我国铀浓缩产业从“并跑”进入“局部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的工业化应用,以及相应形成的新一代离心机完整的铀浓缩研发和产业体系,提升了核燃料生产自主化能力,为中国核能发展燃料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铀浓缩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为以中国核电为龙头的“走出去”提供了又一维度。
4.中核集团与四大高校合作推进先进核能技术研发
7月28日至8月15日,中核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四大高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以“小核心、大协作”的理念协同推进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点评:产学研合作是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要聚众智、汇聚力,要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
刚刚完成重组不久的中核集团,便以只争朝夕之势,瞄准各个代表未来核能发展方向的重点领域,连续与国内高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展现出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核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协同推进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强烈意愿和迫切努力。近年来,无论是在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还是在四代核能技术高温气冷堆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中,中核集团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都发挥了显著作用。面向未来,建立国家先进核工业“产学研用”体系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工业加速发展,早出多出成果。
5.中核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两奖项
12月9日,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在京揭晓。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问鼎中国工业大奖。中核集团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核电重水堆生产钴 60 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程”项目荣膺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这将助推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为我国从核大国走向核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点评:素有中国工业“奥斯卡”之称的中国工业大奖代表着我国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包括“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和“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三个层次奖项。此次中核集团旗下两家企业有幸一举斩获两个大奖,加上2007年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获得的“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至此,中核集团已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全垒打”。
此次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因其在“华龙一号”研发中取得的突出成绩,早已誉满海内外;而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核电重水堆生产钴 60 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程”项目在打破国外长期垄断与控制方面取得的辉煌业绩同样令人瞩目。通过自主创新持续彰显中核力量,是中核集团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
6.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问世
12月6日,我国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正式发布。该平台由中核集团研发,适用于多种反应堆控制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通过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部分关键指标达国际领先,有助于我国核电技术整体出口。从此我国打破了国内核电DCS系统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点评:自主创新一词,由于“中兴事件”的刺激,在2018年显得尤为亮眼。而始终坚信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的中核集团,一向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技术。对于有着反应堆“中枢神经”之称的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DCS),中核集团多年前即已进行布局,凭借丰富的核电工程设计经验及军工数字化仪控装备研发技术积累和设备制造供货经验,自筹资金,全面启动安全级DCS平台研制项目,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大功告成,从此摆脱国内核电DCS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又一次通过掌握关键技术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7.中核集团扶贫干部胡仁禄 因公殉职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
10月22日22时58分,中核集团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派驻甘肃定西市临洮县窑店镇滩汪村驻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胡仁禄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胡仁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核工业人心系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11月2日,中核集团党组决定,追授胡仁禄同志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点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为了更加宝贵的追求与价值,殚精竭虑为扶贫工作耗尽最后一分心力的中核集团扶贫干部胡仁禄,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自己义无反顾的抉择。
2018年以来,从为脱贫攻坚部署3年作战图,到首次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可见一斑。作为历来勇担国任的央企,中核集团对于扶贫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从兰铀公司施工部副经理变身为当地帮扶队队长,胡仁禄完美地实现了角色转换,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又令人为之扼腕。
与此前在医疗扶贫中殉职的核工业总医院医生史明一样,胡仁禄也是猝然倒在扶贫一线,没有来得及与家人告别,没有来得及与同事道别,甚至没有来得及留下遗言。然而他的精神将常驻人间,激励核工业人在扶贫工作乃至其他工作中执着前行,负重耕耘。
8.中国同辐在港上市 开启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新篇章
7月6日,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领军企业——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同辐,1763.HK)在香港成功上市,实现了中核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新的突破,开启了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对于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行业进步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快推动让“核”造福社会,让民众健康获得高科技医疗保障。
点评:2018年一部火遍全国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生动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对于医疗健康的迫切需求。而对于通过核技术应用促进百姓健康生活有着先天性优势、有着“核药龙头”之称的中国同辐来说,年内成功在港上市,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将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服务造福社会、服务大众。
其实,作为核领域的“轻工业”,核技术应用产业有着远远超出医疗意义的发展空间,粗略估计,未来有着以万亿元计的市场价值。伴随着成功上市,中国同辐已经瞄准了这一潜力市场,将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各方面能力与实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核技术应用产品和服务供应集团,进而分享国际市场“大蛋糕”。
9.我国首次实现 自主先进核级锆合金材料工业规模生产
11月24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满足三代核电要求的锆合金材料——CF3核燃料组件N36锆合金材料首批批量化产品成功下线通过验收,其综合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并启运发货用于CF3核燃料元件制造。这标志着我国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的“卡脖子”环节,在走向大规模应用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点评:在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后,我国终于突破了核级锆材(N36锆合金材料)制备的核心技术环节,成功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N36锆合金工程化制备技术,不仅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再下一城,而且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再添一道支撑。
作为重要的战略材料,锆有着“原子时代的第一号金属”之称,而锆合金材料作为构成燃料组件的“骨骼”和“皮肤”,又被称为核反应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长期以来,国内核电站燃料组件用锆合金材料基本依赖进口,锆合金材料已成为制约我国核燃料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此次实现批量化生产的N36锆合金材料,能够满足三代核电要求,意味着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关键材料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从而更增添了推动核电“走出去”的信心。
10.中核集团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入商运
中核集团旗下三门核电站1号、2号机组分别于9月21日、11月5日投入商运;田湾核电站3号、4号机组分别于2月15日、12月22日投入商运。至此,中核集团控股运行核电机组达21台,年发电量超1100亿千瓦时。
点评:核电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对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质量、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从“国之光荣”到“国之重器”再到“国家名片”,中核集团先后建设了压水堆、重水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AP1000全球首堆等多种堆型核电机组,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继2017年年度发电量首破千亿千瓦时后,中核集团2018年年度发电量超过1100亿千瓦时,其中核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6.98%,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核电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20年发电量占比或翻两番。当前也是“走出去”提速的好时机,国际上有着发展核电的巨大需求。已经完成重组的中核集团正在抢抓机遇,实施从国内核电基地到海外核电阵地的庞大布局,力争实现新时代新跨越。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宋海良任中国能建董事长 汪建
2020-08-27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
2020-07-22
- 国务院国资委宣布聘任杨亚为国
2020-07-06
- 43岁!原大唐副总任维任西藏自治
2020-04-11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 · 国家电网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开展“做好先行官、架起连心桥”主题党日活动
- · 华能党组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暨2019年安委会第一次会议 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 ·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定开展向“时代楷模”张黎明同志学习活动
- · 中铝刘祥民任国家电投副总,国家电投迎密集人事调整
- · 南方电网首个具备绝缘子全项检测能力实验室通过验收
- · 王斌任电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燕明进入领导层
- · 大唐集团主要领导变动:董事长陈进行到龄退休
- · 三峡集团召开湖北能源干部大会 宣布湖北能源领导班子调整决定
- · 华能集团胡建民会见加拿大萨省电力公司CCS产业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