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山东公司:绿色承诺 沱江为证
一条沱江,由四川逶迤而过,这条年径流量接近三峡总库容的水脉,流域森林覆被率却仅有6.1%,而沿岸多达千家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啻是其中一个关键缘由。面对“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设问,沱江之滨的四川白马示范电站斩钉截铁地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作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份底气,正是来自于由国家能源集团节能山东公司承担的国内首台600兆瓦CFB机组半干法超低排放工程——白马示范电站#2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奔流的江水见证绿色的承诺,一匹清新灵秀的“白马”,已腾跃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画卷中。
图为白马项目#2脱硫塔顶盖吊装就位
世界领先,环保更要走在前
这是一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的电厂。
荣誉墙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同志的题词“消化吸收创新的工程典范”将时间轴拉回到2013年4月14日8时12分——电厂二期工程集控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600兆瓦超临界流化床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标志着我国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世界领先!
如今,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承载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工程示范项目及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设备研制任务的白马电厂再次发声:不仅要在发电技术上领跑世界,在绿色发展上同样要领先示范!在集团“化石能源清洁化”的思路指引下,这个“世界首台”又将以“超低排放”的形式演绎煤电技术的再次进化。
这项沉甸甸又闪亮亮的任务,落在了节能山东公司的肩头。
作为集团旗下从事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的专业化单位,节能山东公司凭借20年的工业烟气治理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经过多轮实勘、研讨与论证,为白马电厂“量身定制”了一套高效、适用的烟气超低排放解决方案——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外配套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在厂用电率整体增加不超过0.6%的前提下,将外排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浓度分别控制在35毫克/标准立方米与5毫克/标准立方米以内,跻身超低排放行列,脱硫、除尘效率更是达到97.8%和99.99%。
在节能山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爱国看来,这项工程既是技改又是科研,是革新更是首创。“作为科改示范企业,我们也在转型发展。风雨兼程中,大家已习惯了迎接挑战、勇攀高峰!”
2019年底正式取得委托通知书、23天后完成一系列外部对接、任务梳理与资源调配并形成跨部门“多兵种”的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机构,2020年2月中旬,节能山东公司首批现场人员尽锐出击,成为疫情蔓延时的最美“逆行者”。
“时间紧迫,我们必须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项目不仅要接得住,更要捧得出!”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祥奎如是说。分管工程的他,从二月到八月,蹲在白马建设工地的日子比在公司办公室和回家探亲的时间加起来还多。重大项目协调小组的组长一栏写下他的名字,建设现场的高塔深沟就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跨部门协作、与业主沟通,我必须从公司角度牵好这个头。”
有着多年设计工代经验的项目经理褚衍亮,不仅对项目整体把控协调有力,对设计图纸与现场建设的衔接也颇有心得。他常常根据施工情况反哺推动设计优化,让现场的一个个施工技术困惑摇身变为一项项工艺创新,赢得业主和参建各方纷纷点赞。“这个小伙子不光业务熟、办事还牢靠,敢干、巧干,我们服他。”中电建四川工程公司的一位施工管理人员坦诚地竖起大拇指。
为保障建设进度和质量,项目部多方协调,“请”来了500吨、320吨履带吊两尊“铁金刚”,在84天内安全顺利完成了近4000吨钢结构的吊装作业,单次最大起吊单一部件重量达40余吨,吊装效率、吊装质量和吊装总量在国内外同类工程中均位居前茅。
在现场,一块“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标牌格外醒目,这是由项目总承包单位节能山东公司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组建的联合党支部树立的。“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精品工程,离不开‘红色’工地。”该区域负责人、节能山东公司工程部经理刘晓的一番话里,透露出的凝聚与振奋让人心头踏实。
复工复产伊始,钢结构供货跟不上建设需求,刘晓每天四趟跑到厂家蹲点监造,按照施工顺序对应排产;吸收塔组装滞后、除尘器花板焊接缓慢,他就与褚衍亮一道协调增配人力、优化结算方法、改进加工工艺,迅速解决了这些“卡脖子”问题;进入夏季,天气热、工期紧,项目部同事们第一时间为施工人员送去防暑降温用品、凑钱为辛苦劳作的他们买些“硬菜”打牙祭、业余时与他们“摆龙门阵”聊聊天,听他们诉诉苦水,帮他们出出主意。一来二去,大家的距离近了,工作配合上也拧成了一股绳。
作为该公司“党建+”工作的一项先行先试,将支部建在工地,让党建深入现场,在白马项目现场得到了充分诠释。
沿着输煤皮带的检修过道拾级而上,北纬29度的炎夏、38度的气温、74%的空气湿度、257级台阶,汗水总在登顶的同时浸透衣衫。而那些项目建设者,早已在忘我拼搏中蔑视着闷热,享受着领跑。
奋桨领航的他们,初心可鉴,而未来,已来!
一炉双塔,技术首创巧作答
如果实现一个梦想,需要功崇惟志的魄力作底蕴,那么建设一座精品,则需要卓越绝伦的技术为蓝本。在项目的设计阶段,用节能山东公司副总经理杨超玉的话最能概括:“要做就做开创性的事,专业就要体现专业的价值。”
该项目所采用的“一炉双塔”脱硫技术方案,是1台锅炉对应2个脱硫塔,并能够实现机组负荷变化时的单双塔稳定、可靠切换,使其无论在抢发电、多创效时的高负荷甚至满负荷运行,还是在丰水期低负荷调峰运行期间都能够实现烟气超低排放,这对处在巴蜀腹地水电“包围圈”中的白马电厂无疑是极为适合的。
但一连串的技术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保证机组全负荷、变负荷下的环保要求,新增的净烟气再循环、预除尘后设置联通烟道、净烟气烟道设置联通烟道的最佳方案是什么?负荷50%时单塔运行,大于50%要双塔运行,那么切换过程中大量有效阀门和关键回路在各阶段将如何调节控制?动作精度是多少?烟气流动改变后对流场稳定性有什么影响?如何保证塔内床压波动最小?每个塔的烟气又能否达标......
“这份试卷题量不少、难度不小。”回忆起当时情景,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潘峰作了这样的比喻。
这是全国第一个在600兆瓦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上采用半干法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技术的工程实践,尤其是核心的一炉两塔稳定运行控制技术,没有任何可参考的先例。但是,无数的事实已证明,从“0”到“1”的过程才最精彩,最值得铭记。
2020年春节刚过,项目就进入了繁忙的设备采购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可因为疫情影响,设备无法及时订货,厂家不能及时返资,眼看进度就要耽搁,怎么办?
朱婷婷与设计团队其他成员一样把电脑搬回了家。不用上班打卡,也省了下班堵车,他们无缝开启了“云设计”模式,沟通催资、视频开会,他们是忙碌在“云端”的工程设计师。时间化整为零,电脑随时“开屏”,惹得设备厂家调侃道“在家防疫是保命,我看你们是拼命呐!”
疫情的阴云败在了设计提速的“筋斗云”下,历时4个月,149卷施工图、1921张图纸分20余批次逐一发往现场,为建设前线提供了及时又充足的“弹药”保障。
在一炉双塔技术研发的冷态试验期间,研发部经理兼设计院常务副院长杨春振的心里一直装着两张表,一张是作息表、一张是进度表——每天6点半起床,次日凌晨1点睡觉,这就是杨春振在试验期间的生物钟。“冷态试验直接关系着白马双塔切换控制系统的开发验证,后面的设计、采购、建设都瞧着它呢!”为了省去往返奔波,他干脆吃住在试验台旁。试验间隙,本可以打个盹,可他又忙公司承担的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去了。
双塔切换控制程序开发成功的当天,杨春振却因为结石疼痛进了医院,得知病灶稳定后,他只休息了半天,又“私自”跑回试验台着手新一轮的优化。他表示:“控制策略虽然试验成功,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上还有很多路要走呢。”
如果你是最好的一个,就算是最后一个到来又有何妨?
如果这是更好的方案,就算赶最后一班车回家又怎样?
白马项目的研发和设计团队不仅“快”,还在快与好之间找准了“度量衡”。他们白天各自专注于绘制方案图纸,下班后就凑到会议桌前,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新一轮“揉虐”:
“系统平立面布置、脱硫塔、除尘器、烟道、基础……等等!这地方分明可以优化!”高秀丽打响了第一枪。
“如果这里改成圆弧,系统高度可以降低1米。”
“返料角度减小1度、烟道可以节省5米。”
“我昨天居然梦见支架有的改,具体是啥来着……”张瑞瑞的认真劲儿把大家都逗乐了,与此同时,笑声也伴随着发自心里的钦佩,化作真诚的目光向她投映而来。
是的,他们会为了雕琢一个细节、推敲一版方案而让“下班”这个词失去意义。餐厅的最后一份菜,车站的最后一班车才是强行让他们暂别工作的理由,一套套投资更省、工效更优的方案、一版版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也由此新鲜出炉……
“有时候想要灵感、出品质,还真得靠足了火候。”工艺负责人马鸿良感慨的说。
八月如火,一线奋战更如歌
八月,是项目所在地内江市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也是白马项目施工的最高峰。当如火的时节,遇到如火的事业,迸发出的是奋不顾身的斗志,炼化成的是使命在肩的担当。
这个夏天,防汛成了整个长江流域共同的挑战。8月12日深夜,内江市突遭强降雨,又逢沱江洪峰过境,排水受到影响,电厂所在区域因地势较低,路面水深齐腰,项目经理褚衍亮带领同事们闻汛出击,与业主单位的“战友”们并肩抢险。瓢泼大雨中,他们覆盖雨布、转移物资,成了一队“乘风破浪的哥哥”。连续几个小时的激烈“水战”后,雨势渐弱,他们才倒出灌满雨靴的泥水,拖着湿漉漉的身躯回到住处,仅仅4个小时后,又披着初霁的朝霞回到现场,投入到新一天的紧张工作中。
在闷热的布袋除尘器仓里,竟然有三支队伍同时忙着滤笼滤袋的安装,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们一支是施工单位中电建四川工程公司、一支是总包单位节能山东公司,还有一支队伍,是电厂员工组成的“业主军”。因为工期紧张,近来老天爷又时不时来个“川剧变脸”,白马电厂果断组织数十员干将,承担起部分建设安装工作,不仅让各参建单位深受鼓舞,更为早日完成改造、发电创效注入了关键力量。真可谓甲方乙方,都是集团的“绿色担当”!
项目建设奋战正酣,负责调试的节能山东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刘争光和调试主管亓江、王德龙早早就驻扎在现场,他们细致编写着调试大纲,逐项熟悉系统,依次检查二次灌浆、控制接线、连锁保护试验的完成情况,为不久的调试工作下足了工夫。刘争光还自掏腰包买来十几箱盐汽水,“搭乘”运送建设物资的履带吊,给高空作业人员来了个“空投”,补水补盐,清凉解暑,略带咸味的盐汽水,大家喝着却甘之如饴。
电仪主管翟明一鼓作气爬上75米高的冷却塔检修平台,利落地打下净烟气环保监测装置第一眼固定孔,引得现场一片叫好;文质彬彬的安全经理周国安有个旁站监护的“硬功夫”,这不,在吊装现场,烈日下他仰脖抬头,不时变换着监护视角,俨然是一名守护平安的“站”警;张洪龙这个项目副经理,大晴天的怎么浑身呱呱湿?原来,他刚进炉膛里检查脱硝喷枪去了。这汗出得,够“资格”喝一瓶刘争光的盐汽水吧……
日头西斜,随暑热一同渐渐褪去的,还有工地上的喧嚣,高高的除尘器塔顶,只有机务主管司志柯削瘦的身影独自穿梭,他将除尘器旋转喷吹装置逐个遮盖好才返回地面。“隔三差五就下大雨,要是设备淋了,还真挺心疼……”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白马在奔驰,在沸腾!纵有疫情、暑情和汛情,也挡不住大家实干巧干的热情——8月12日大件吊装作业全部完成、8月19日两台引风机顺利结束冷态试运、8月24日系统已全体具备通烟条件!
“情况不错!启炉通烟准备扎实!”刚从脱硫塔下来的机务主管张淼欣慰的说,“只不过……”他忽然歇住了话尾,抿了抿灌了一脖子的砼灰和焊渣,“能冲个冷水澡就更好啦!”
这些,只是建设高峰期的点滴片段,梳理那一幕幕情景,无一不铭刻着合力攻坚的振奋与感动。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才将这技改项目雕琢成精工之作,才为这智慧心血留下了精彩注脚。不久前,节能山东公司又中标了白马电厂#1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它传递的不仅是业主的肯定和信任,更是双方对于绿色发展共同的理解与默契。相信不久的将来,白马电厂这座“工业花园”里,定会再添一道超低排放的风景线。
“当你老了,再到白马走一走,看看这里的青山绿水,一定会记得年轻时的无悔奋斗,也一定会为我们在集团发展中奉献的清新一笔而自豪!”赵爱国在与项目部的一次座谈中这样说道。他的话语中,分明透射出源自心底的那一道执守和荣光。
诚如沱江畔镇水安邦的廻澜石一般,白马电厂那魁梧的600兆瓦机组身旁,崭新的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岿然伫立。看!它守护着一方清澈,那是天与水的本色。听!它协奏着一曲和谐,那是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对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