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蒙能集团薛昇旗接受媒体采访
2019-02-02 21:24:0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月29日下午,历时5天的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内蒙古人民会堂胜利闭幕。自治区政协常委、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昇旗在参会期间,接受了新华网和《内蒙古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以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新华网)
蒙能集团薛昇旗:加快基地式规模化 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
1月27日上午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昇旗建议,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
薛昇旗认为,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
一是要科学规划风光资源开发,布局新能源综合大基地。
划定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红线时,要与新能源开发统筹规划考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推进。可以在阿拉善、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赤峰、呼伦贝尔等地规划建设一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高参数绿色火电调峰与配套储能支持相结合的大基地项目。同时可结合矿区沉陷区、排土场以及生态恢复治理等方式开发新能源,降低整体投资成本。
二是要努力提高能源输送能力,加大新能源外送能力。
规划构建内蒙古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向东南沿海及京津冀鲁等地的多维能源输送通道,在已建成的锡林郭勒盟至山东、锡林郭勒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扎鲁特至青州五条通道已规划的1100万千瓦新能源的基础上,再规划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以上,逐步规划建设储能规模300万千瓦以上。积极寻找蒙俄、东南沿海等受端电力市场,规划阿拉善外送蒙古国及华中、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呼伦贝尔、赤峰等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通道。
三是要着力构建智慧能源系统,为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提供保障。
发挥新能源综合基地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建立新能源大基地集中智慧设计、建设、运行大数据平台。着力推进风能、光能、气象、厂站运行、新能源用户等各类新能源数据整合,建立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智慧供用能方式。推进多种形式大容量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实现新能源与储能融合的多能互补和能源综合利用。
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占全国50%以上。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为4831~7012兆焦/平方米,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2位;年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是全国高值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区新能源装机3648万千瓦,占全区电力装机容量的31.01%。计算风电场平均装机容量10.3万千瓦;计算光电站平均装机容量3.48万千瓦,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1月29日下午,历时5天的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内蒙古人民会堂胜利闭幕。自治区政协常委、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昇旗在参会期间,接受了新华网和《内蒙古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以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内蒙古日报》
薛昇旗委员: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委员薛昇旗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数字经济。此次自治区两会,他带来的提案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薛昇旗说:
“当今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而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这对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薛昇旗认为
当前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协同互通、贯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上的地位优势和潜在实力,主动作为,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推动力,以融合应用为抓手,助力转型升级。
薛昇旗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他说,近年来,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吸引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知名电子、通讯、互联网、云计算企业落户内蒙古。同时,建设了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实力的重点项目,我区新一代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薛昇旗建议
要着力推进实体经济企业的业务、管理数字化;要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标准和接口,打破信息壁垒,为数据共享铺平道路;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技术创新,通过多种方式的叠加,促进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
1月29日下午,历时5天的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内蒙古人民会堂胜利闭幕。自治区政协常委、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昇旗在参会期间,接受了新华网和《内蒙古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以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新华网)
蒙能集团薛昇旗:加快基地式规模化 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
1月27日上午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昇旗建议,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
薛昇旗认为,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
一是要科学规划风光资源开发,布局新能源综合大基地。
划定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红线时,要与新能源开发统筹规划考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推进。可以在阿拉善、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赤峰、呼伦贝尔等地规划建设一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高参数绿色火电调峰与配套储能支持相结合的大基地项目。同时可结合矿区沉陷区、排土场以及生态恢复治理等方式开发新能源,降低整体投资成本。
二是要努力提高能源输送能力,加大新能源外送能力。
规划构建内蒙古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向东南沿海及京津冀鲁等地的多维能源输送通道,在已建成的锡林郭勒盟至山东、锡林郭勒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扎鲁特至青州五条通道已规划的1100万千瓦新能源的基础上,再规划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以上,逐步规划建设储能规模300万千瓦以上。积极寻找蒙俄、东南沿海等受端电力市场,规划阿拉善外送蒙古国及华中、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呼伦贝尔、赤峰等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通道。
三是要着力构建智慧能源系统,为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提供保障。
发挥新能源综合基地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建立新能源大基地集中智慧设计、建设、运行大数据平台。着力推进风能、光能、气象、厂站运行、新能源用户等各类新能源数据整合,建立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智慧供用能方式。推进多种形式大容量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实现新能源与储能融合的多能互补和能源综合利用。
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占全国50%以上。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为4831~7012兆焦/平方米,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2位;年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是全国高值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区新能源装机3648万千瓦,占全区电力装机容量的31.01%。计算风电场平均装机容量10.3万千瓦;计算光电站平均装机容量3.48万千瓦,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1月29日下午,历时5天的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内蒙古人民会堂胜利闭幕。自治区政协常委、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昇旗在参会期间,接受了新华网和《内蒙古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进自治区新能源高效发展,以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内蒙古日报》
薛昇旗委员: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委员薛昇旗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数字经济。此次自治区两会,他带来的提案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薛昇旗说:
“当今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而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这对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薛昇旗认为
当前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协同互通、贯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上的地位优势和潜在实力,主动作为,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推动力,以融合应用为抓手,助力转型升级。
薛昇旗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他说,近年来,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吸引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知名电子、通讯、互联网、云计算企业落户内蒙古。同时,建设了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实力的重点项目,我区新一代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薛昇旗建议
要着力推进实体经济企业的业务、管理数字化;要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标准和接口,打破信息壁垒,为数据共享铺平道路;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技术创新,通过多种方式的叠加,促进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
评论











最新评论(0)
编辑推荐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