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首届创新创意大赛十强产生!从近150个项目中诞生的团队!
2018-11-20 11:13:45 来源:
A-
A+
电力18讯:由浙能集团主办,集团科技与信息化管理部与集团团委承办,天地环保公司协办的 首届“浙能杯”创新创意大赛 决赛在上周五落下帷幕。
浙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柯吉欣为获一等奖的团队颁奖。
浙能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赵建林为获二等奖的团队颁奖。
大赛的项目展板吸引了人们驻足观看。
透过现场照片都能感受到激烈的角逐氛围。
那么,
让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
首届“浙能杯”创新创意大赛十强队伍!
首届“浙能杯”创新创意大赛获奖队伍及项目介绍
一等奖
项目:
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运行状态远程在线监测及数据分析系统
针对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存在数据采样率不高、采样精度不够、重要参变量缺失等问题,研究励磁机定子过电压机理,内部故障保护判据和实现方法,研制内部故障保护装置,研究励磁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开发出成套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提升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运行监控能力,提高励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师:
文福拴
负责人:
陈新琪
团队成员:
蔡宁宁、王 新、赵力航、汪洋叶、于 颖、赵慧勉、黄旭东、顾范华、林国平、章良健、蒋 坤、陶开华、王 光、吴 龙、郝亮亮
(分别来自浙能技术研究院、浙能集团、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发电厂、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参赛宣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造安全稳定可靠的现代化电厂,持续创造价值,成就企业未来。
项目:
输气管道特高压直流干扰智能防控技术及设备研发
针对油气管道受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极电流干扰以及引发管线腐蚀,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研究直流干扰模拟仿真及管道干扰状况的效果计算,研制管道智能电流环采集装置,研发微型智能恒电位仪等,解决管道受特高压直流接地放电的安全问题。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直流创新团队
导师:
孙永平
负责人:
李 想
团队成员:
许好好、王西明、王 峰、曹 斌、刘亚静、吕海舟、胡瑞颖、张 响、张海超
(分别来自浙能技术研究院、浙能集团、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公司、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
参赛宣言:
在这里,我们共同承诺、共同承担,只为同一个梦想而去奋斗;我们创想无限,活力无限,脚踏实地,拒绝平庸;没有曲高和寡,只有同心同德和知己相伴。
二等奖
项目:
基于自主无线充电及仿生技术的输煤系统智能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针对目前人工巡检输煤系统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研究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全方位无死角仿生巡检技术,重点研究无线自主充电、基于视频音频的仿生巡检、数据深度处理和自学习等技术。通过自学习专家系统建立典型故障数据库,具有故障综合智能判断功能,实现输煤系统巡检的智能化。
公司: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导师:
翁忠华
负责人:
杨 勇
团队成员:
王 杰、杨明花、金崇伟、牟志凌、夏兴丁
参赛宣言:
智能机器人的一小步,智慧电厂的一大步
项目:
基于沼液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精准施肥技术
沼液中有机物浓度和营养成分较高,如不处置或利用,会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在沼液成分与常用化肥对比分析研究基础上,研究沼液的预处理技术和膜浓缩工艺,研究沼液的浓缩液的营养复配技术,实现实验室的育苗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试,支持和推动国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相关政策。
公司: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导师:
叶 强
负责人:
周旭健
团队成员:
楼国军、孙 科、叶 强、张元赏、楼志杰、逯宇辰
参赛宣言: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让我们的环境自然清新。
项目:
光驱动海水淡化技术研发
研究高效纳米复合光热材料的设计调控、优选和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蒸发单元组件吸光、聚热绝热、吸水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制作工艺,研究全套光驱动海水淡化系统集成设计和关键技术,最终实现高效光驱动海水淡化。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师:
鲍 华
负责人:
刘春红
团队成员:
刘春红、陈 彪、寿春晖、骆周扬、董 莹、张 勤、俞华栋
参赛宣言:
将太阳的光辉撒落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时,打开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
三等奖
项目:
研发一种适用于N间隔母差保护的装置
针对中压母线短路电流高易造成短路故障的问题,研究N间隔负荷电流的合流技术,研制CT监控的选判装置,研究母差保护的逻辑优化技术,实现母差保护功能。
公司: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导师:
吕力行
负责人:
裴丽秋
团队成员:
杨洪涛、吴礼军、张茂兵、杨长存、高万鑫、梁东方、周玉秀
参赛宣言:
我们不创造原理,我们只是创意的挖掘机!
项目:
基于烟气消白烟技术下烟气余热实时深度回收技术
针对电厂管式换热器能量浪费大、发电煤耗高、烟道阻力大等的问题,研究烟囱白烟智慧探测判定技术;研究超低排放典型烟气余热实时深度回收、耦合利用技术,研制整装成套智能化烟气余热实时、深度回收设备,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利用。
公司: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宋振明工作室
导师:
王建强
负责人:
金 军
团队成员:
钱晓峰、赵朝阳、朱海明、李哲峰、张 越、徐 伟、施鹏飞、周建伟
参赛宣言:
多学多想,敢做敢创。
项目:
天然气引射回收装置研发
本项目针对目前天然气管道日常运行、检修过程中放空,造成天然气资源浪费的现象,拟利用天然气引射原理,设计研发一套适用于不同压力、流量、管径等运行工况范围的管道天然气回收装置,研究成果可弥补国内天然气行业在对放空天然气回收领域的研究空白。
公司:
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
导师:
季寿宏
负责人:
韩士英
团队成员:
季寿宏、刘承松、韩士英、岳铭亮、邓庆健、曾 伟、王文江、刘 维、黄 海
参赛宣言:
敬业爱岗,大胆创新。
项目:
精处理树脂的体外电再生研究
针对集团各发电厂精处理系统树脂失效酸碱再生导致废水排放增加的现象,研究电再生树脂技术,重点研究电再生参数、电极板选择等,研制再生设备装置,通过电渗析的极化作用对失效树脂进行再生,实现精处理树脂的体外电再生效果。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师:
刘春红
负责人:
张 贺
团队成员:
冯向东、高强生、祁志福、骆周扬、董 莹、沈叔云
参赛宣言:
奋斗,自强不息!
创新,永不止步!
项目:
基于DCS的给煤机煤量计算和PID控制研究
针对电厂给煤机就地控制系统可靠性差、故障频发、维护难度大等现象,通过DSC控制实现给煤机PID控制,研究称重、煤量测量及计算、煤机标定等功能技术,最终替代传统的给煤机PLC控制方式,提高给煤机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
公司: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导师:
胡伯勇
负责人:
唐龙胜
团队成员:
张琴玲、葛 伟、桂 华、张宏宇、史 琨、程胜林
参赛宣言:
潜心技术,勇攀高峰!
浙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柯吉欣为获一等奖的团队颁奖。
浙能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赵建林为获二等奖的团队颁奖。
大赛的项目展板吸引了人们驻足观看。
透过现场照片都能感受到激烈的角逐氛围。
那么,
让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
首届“浙能杯”创新创意大赛十强队伍!
首届“浙能杯”创新创意大赛获奖队伍及项目介绍
一等奖
项目:
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运行状态远程在线监测及数据分析系统
针对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存在数据采样率不高、采样精度不够、重要参变量缺失等问题,研究励磁机定子过电压机理,内部故障保护判据和实现方法,研制内部故障保护装置,研究励磁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开发出成套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提升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运行监控能力,提高励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师:
文福拴
负责人:
陈新琪
团队成员:
蔡宁宁、王 新、赵力航、汪洋叶、于 颖、赵慧勉、黄旭东、顾范华、林国平、章良健、蒋 坤、陶开华、王 光、吴 龙、郝亮亮
(分别来自浙能技术研究院、浙能集团、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发电厂、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参赛宣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造安全稳定可靠的现代化电厂,持续创造价值,成就企业未来。
项目:
输气管道特高压直流干扰智能防控技术及设备研发
针对油气管道受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极电流干扰以及引发管线腐蚀,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研究直流干扰模拟仿真及管道干扰状况的效果计算,研制管道智能电流环采集装置,研发微型智能恒电位仪等,解决管道受特高压直流接地放电的安全问题。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直流创新团队
导师:
孙永平
负责人:
李 想
团队成员:
许好好、王西明、王 峰、曹 斌、刘亚静、吕海舟、胡瑞颖、张 响、张海超
(分别来自浙能技术研究院、浙能集团、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公司、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
参赛宣言:
在这里,我们共同承诺、共同承担,只为同一个梦想而去奋斗;我们创想无限,活力无限,脚踏实地,拒绝平庸;没有曲高和寡,只有同心同德和知己相伴。
二等奖
项目:
基于自主无线充电及仿生技术的输煤系统智能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针对目前人工巡检输煤系统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研究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全方位无死角仿生巡检技术,重点研究无线自主充电、基于视频音频的仿生巡检、数据深度处理和自学习等技术。通过自学习专家系统建立典型故障数据库,具有故障综合智能判断功能,实现输煤系统巡检的智能化。
公司: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导师:
翁忠华
负责人:
杨 勇
团队成员:
王 杰、杨明花、金崇伟、牟志凌、夏兴丁
参赛宣言:
智能机器人的一小步,智慧电厂的一大步
项目:
基于沼液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精准施肥技术
沼液中有机物浓度和营养成分较高,如不处置或利用,会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在沼液成分与常用化肥对比分析研究基础上,研究沼液的预处理技术和膜浓缩工艺,研究沼液的浓缩液的营养复配技术,实现实验室的育苗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试,支持和推动国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相关政策。
公司: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导师:
叶 强
负责人:
周旭健
团队成员:
楼国军、孙 科、叶 强、张元赏、楼志杰、逯宇辰
参赛宣言: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让我们的环境自然清新。
项目:
光驱动海水淡化技术研发
研究高效纳米复合光热材料的设计调控、优选和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蒸发单元组件吸光、聚热绝热、吸水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制作工艺,研究全套光驱动海水淡化系统集成设计和关键技术,最终实现高效光驱动海水淡化。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师:
鲍 华
负责人:
刘春红
团队成员:
刘春红、陈 彪、寿春晖、骆周扬、董 莹、张 勤、俞华栋
参赛宣言:
将太阳的光辉撒落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时,打开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
三等奖
项目:
研发一种适用于N间隔母差保护的装置
针对中压母线短路电流高易造成短路故障的问题,研究N间隔负荷电流的合流技术,研制CT监控的选判装置,研究母差保护的逻辑优化技术,实现母差保护功能。
公司: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导师:
吕力行
负责人:
裴丽秋
团队成员:
杨洪涛、吴礼军、张茂兵、杨长存、高万鑫、梁东方、周玉秀
参赛宣言:
我们不创造原理,我们只是创意的挖掘机!
项目:
基于烟气消白烟技术下烟气余热实时深度回收技术
针对电厂管式换热器能量浪费大、发电煤耗高、烟道阻力大等的问题,研究烟囱白烟智慧探测判定技术;研究超低排放典型烟气余热实时深度回收、耦合利用技术,研制整装成套智能化烟气余热实时、深度回收设备,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利用。
公司: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宋振明工作室
导师:
王建强
负责人:
金 军
团队成员:
钱晓峰、赵朝阳、朱海明、李哲峰、张 越、徐 伟、施鹏飞、周建伟
参赛宣言:
多学多想,敢做敢创。
项目:
天然气引射回收装置研发
本项目针对目前天然气管道日常运行、检修过程中放空,造成天然气资源浪费的现象,拟利用天然气引射原理,设计研发一套适用于不同压力、流量、管径等运行工况范围的管道天然气回收装置,研究成果可弥补国内天然气行业在对放空天然气回收领域的研究空白。
公司:
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
导师:
季寿宏
负责人:
韩士英
团队成员:
季寿宏、刘承松、韩士英、岳铭亮、邓庆健、曾 伟、王文江、刘 维、黄 海
参赛宣言:
敬业爱岗,大胆创新。
项目:
精处理树脂的体外电再生研究
针对集团各发电厂精处理系统树脂失效酸碱再生导致废水排放增加的现象,研究电再生树脂技术,重点研究电再生参数、电极板选择等,研制再生设备装置,通过电渗析的极化作用对失效树脂进行再生,实现精处理树脂的体外电再生效果。
公司: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师:
刘春红
负责人:
张 贺
团队成员:
冯向东、高强生、祁志福、骆周扬、董 莹、沈叔云
参赛宣言:
奋斗,自强不息!
创新,永不止步!
项目:
基于DCS的给煤机煤量计算和PID控制研究
针对电厂给煤机就地控制系统可靠性差、故障频发、维护难度大等现象,通过DSC控制实现给煤机PID控制,研究称重、煤量测量及计算、煤机标定等功能技术,最终替代传统的给煤机PLC控制方式,提高给煤机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
公司: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导师:
胡伯勇
负责人:
唐龙胜
团队成员:
张琴玲、葛 伟、桂 华、张宏宇、史 琨、程胜林
参赛宣言:
潜心技术,勇攀高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