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电公司适应新常态 逆境中求生存
在前不久召开的系统负责人会议上,黄河公司董事长谢小平强调,2016年公司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适应新常态,逆境中求生存。
电力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出台的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包括年初的中发9号文和年末的配套文件),正是送给2016和“十三五”电力的珍贵礼物,必将影响深远。谢小平在该公司负责人会上深刻解读了这些指导性的文件。
2016年,新的电力需求和供给的背后,依然是我国经济的新常态。新常态给电力提出新的时代的要求,电力需求将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将难以回到高速增长模式。黄河公司在低碳、清洁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依然以开发清洁能源为主要项目。
2016年,是“十三五”启动之年,也将是黄河公司经营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更加复杂的一年。国家层面已出台的 6 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将推动电力行业新一轮深层次变革,发电侧和售电侧竞争将更趋激烈。黄河公司就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在1月6日,适时成立了配售电公司,该公司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配售电有限公司,将对西宁市经济开发区开展电力购销及配售电业务。公司是发电大户也是用电大户,配售电公司的成立,是公司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推进售电侧放开的成果。
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电力构成中煤电仍将是绝对主力。在新常态下,电力如何发展更加清洁、低碳?清洁能源利用能否协调发展,补上短板?在电力需求更加个性化的趋势下,电力供应能否更加灵活、智慧?
面对这些问题,黄河公司早有谋划,2013年,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开始并网发电,2015年,全球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并网发电,该公司对水光互补电站边建设、边运行、边研究,“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全球大规模水光互补技术的发展,为后续联合开展大规模智能调度、风、水、光黄河流域联合控制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6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跨区域送电通道规划提出,为在青海海西州、海南州两个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风、水、光互补项目奠定了基础。两个新能源基地的建设是顺应供给侧结构改革,在稳妥化解潜在的电力结构性过剩产能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了电力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新常态孕育新电力,催生新电力。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使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公司适应新常态,落实相关政策,将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