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重工:绿色创新引领科学发展
这是一家年轻的科工板块上市公司,成立六年来,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创造了许多行业第一,多项技术领先全球,占据着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这是一支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团队,怀揣着“创造绿色生产、促进生态文明”的行业梦想,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并已进入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树起了“华电出品、必属精品”的金字招牌。
这是一种不甘人后、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他激励着每一个华电重工人秉持“拼搏进取、严谨高效”的企业精神立身行事,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系统方案提供商”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写在华电重工上市一周年之际
2014年12月11日,随着华电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程念高和华电工程董事长、党组书记、华电重工董事长孙青松同时敲响的锣声,华电重工股票正式在A股市场上市了!一年的拼搏进取、一年的创新发展,华电重工,再一次站在新的起跑点上,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回溯过往,岁月峥嵘。华电重工成立六年来,始终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逐渐形成了以工程系统设计与总承包为龙头,以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为支撑,致力于为客户在物料输送工程、热能工程、工业噪声治理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和海上风电工程等方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从有限公司到股份制企业、再到上市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在五大发电集团中率先实现绿色重工资产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为集团公司建设“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做出了重大贡献。时代在变,科工产业在变,华电重工也一直在变化中前行,尤其是重工上市后的首年,面对国家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面对市场大幅萎缩的不利经营局面,重工人在困境中坚守,在危机中自省,以实践探索发展之路,并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工特色的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战略创新:善弈者先谋其势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 规划的美好蓝图将在中国大地上铺展。面对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华电重工总经理王汝贵指出,华电重工将以两级集团战略为指引,与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建设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全面把握形势,健康稳步发展;积极稳妥经营,巩固经营成果;深化推进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务必使重工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顺利开局。
经济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中国企业已经步入了战略制胜的时代。作为一家刚刚上市的国内高科技工程企业,只有树立战略制胜的理念,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和未来愿景,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拥有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才能使企业抢得发展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在分析了国家政策、市场趋势、实力对比、资源条件之后,华电重工领导班子果断决定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在“中国制造2025”大的战略机遇下,集团公司李庆奎董事长首次提出,要将工程技术产业改为科工产业,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工程技术产业要转型为科技和工程装备产业,不断增强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华电工程也明确了“两科两工”的战略定位以及“行业领先、科技创新、三轮驱动”的发展思路。结合两级集团战略框架,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华电重工初步制定的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公司实现“3588”发展目标,即形成3种业务模式,5个业务方向,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亿元。公司整体实力持续增强,精益管理逐步深化,品牌形象大幅提升,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系统方案供应商。3种业务模式是:系统总包、装备制造、投资运营;5个业务方向是:物料输送工程、热能工程、高端钢结构工程、海洋与环境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
到2020年,国内行业领先的专业占比超过80%,核心业务竞争优势明显,集团外收入比重不低于50%,境外业务比重超过10%;科研投入比重不低于4.5%,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对效益增长贡献度超过60%;建成完善的产业价值链条、稳定的资本融资渠道和高效的执行管控体系,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装备制造、投资运营”三轮驱动协同发展格局,公司的发展有了宏伟而又具体的战略依托。
价值创新:破解新常态下的市场“密码”
2015年,国家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公司下游冶金、煤炭、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受阻,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较大的影响,如何破解新常态下的市场“密码”?如何引领华电重工走出困境、实现逆转?成为摆在华电重工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创新”,华电重工在年初就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确立了“做强存量”与“做大增量”,大力实施“三轮驱动”的发展思路。企业快速发展,存量是基础,增量是关键。随着国家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原有传统优势业务已经不足以支持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空间,必须在做强存量、做大增量上下功夫,闯出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公司提出“三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以效益为核心,加大原有市场开拓力度,立足发挥现有存量资源优势,做强做优物料输送、管道、钢结构等公司原有优势业务;同时,把提升制造基地自主盈利水平,大力拓展海上风电、燃机成套、高端钢结构等新业务,以自有技术为基础,适度投资一批投资风险小、利润回报率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蒽油加氢优质示范项目作为公司提升效益的突破点,通过战略引领,优化存量,培育增量,不断提升效益水平,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产业调整不易,探索新路更难。新常态、新产业、新思路、新作为,面对全新领域,华电重工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前进中求升级。肩负华电集团科工板块重点企业的发展重任,华电重工在坚持与摸索中一路披荆斩棘,以创新的思路带动发展,以黑马之姿崛起于新兴产业强企之林。如今,海洋风电业务成功中标中电投江苏滨海北区H1#1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燃机业务与西门子合作,中标石家庄热电厂九期工程两台9F燃机主机设备供货合同;高端钢结构业务凭借美国新型空间结构技术优势,相继中标多个重点合同;投资运营业务方面,内蒙乌海、山西孝义蒽油加氢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中,这些都将成长为重工未来新的效益增长点。
科技创新: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
“纵观国际一流工程公司,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大量的核心技术。华电重工也是走了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可以说正是创新优势才造就了今天的华电重工。下一步我们要更加注重持续创新、不断超越,抢占行业科技发展制高点,当好华电科工板块基层企业创新“排头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华电重工总经理王汝贵如是说。
目前,全球范围内围绕高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展开,而核心技术和人才是争夺的焦点,技术创新是关键的环节。华电重工立足于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的自主创新,抢占科技高地,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科技管理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队伍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截至2015年11月,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共1128人(博士11人,硕士258人),占比约46.4%,其中公司本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8.4%,具有高级职称的员工达到148人。
科技人才是基础,成果转化是关键。今年以来,公司自主研发的“10万吨/年高温煤焦油馏分油(蒽油)制清洁燃料油技术”、与句容电厂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四卷筒抓斗卸船机”,两项成果分别通过了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水平;新一代四卷筒抓斗卸船机、4000吨/小时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新型排土机开发及应用三个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公司“环保型超大储量数字化圆形料场系统”成果转化项目顺利通过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取得财政补贴100万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公司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破。截至2015年11月,公司系统申请专利101件,其中发明专利33件,实用新型专利68件;取得专利授权50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41件。
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使得华电重工当之无愧地登上国内细分市场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领域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先进技术统领市场发展,目前重工旗下环保型物料输送、电力管道、风电塔筒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被授予“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企业”、“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责任创新:担当绿色使命的领军者
华电重工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凝结了几代华电人引领世界绿色科技的梦想,承载着中国华电“牢记央企使命、致力社会和谐”的责任情怀,倾注着每一位重工人对绿色家园的美好梦想。一年来,华电重工持续加大绿色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作为无形的管理,不断加大宣贯力度,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园地,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承担高科技工程企业绿色使命的征程上,担当起了领军者的角色和使命。
华电重工吸收了国家在工程环保和高科技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文化,在秉承华电集团“诚信、求真、和谐、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宣言”企业文化体系――“创造绿色生产、促进生态文明”的企业使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系统方案提供商”的企业愿景,“拼搏、进取、严谨、高效”的企业精神,“简单、坦诚、阳光、活力”的组织氛围,“客户至上、价值导向”的经营理念,“纳贤育才、共享发展”的人才理念,“居安思危、重在预防”的安全理念,“生态环保、从我做起”的环保理念,“规范自律、风清气正”的廉洁理念等。
通过制作企业文化宣传片,企业文化宣传画上墙,组织企业文化内训师培训、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企业文化征文、书画摄影比赛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贯措施,真正做到了用文化凝聚员工、用文化规范行为、用文化改善管理、用文化提升形象,实现了企业文化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企业文化与市场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此外,华电重工及所属企业还积极参与了“学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守住光明、爱心接力”活动,捐赠善款数十万元,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员工,成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典范。
克难越险,愈挫弥坚,绿色先锋,锐意创新。上市一年来,华电重工用发展实践证明,唯有绿色创新才能赢得提速发展的先机,唯有绿色创新才能把握竞争内核的优势。华电重工作为央企“国家队”中的一员,必须抓住机遇,担当起自主创新主体的历史使命,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当好“排头兵”。绿色无止境,创新无穷期,在朝着实现“科工板块一流上市公司”的征程上,华电重工任重而道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