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正文

化解产能丨煤价短期波动难撼中国去产能节奏

  2016-10-18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最近,煤价上涨十分引人关注。为了确保煤炭稳定供应和相关企业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的预案,并接连启动了二级响应和一级响应机制,科学增加先进煤炭产能投放量。对于此举是否意味着煤炭行业去产能节奏放缓,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新闻通气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煤炭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去产能、控产量不仅信心不容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未来,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去产能,不能让价格波动动摇去产能决心。

  多重因素刺激上涨

  今年3月以来,煤炭市场走出了一波明显上涨的行情。以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例,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的动力煤报收于550―560元/吨,这一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38.75%。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煤炭供需关系改善,个别地区煤炭供应偏紧,既是前期去产能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些客观因素影响的结果。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减少2.5亿吨,下降10.2%;截至8月,原煤产量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降幅超过10%。与此同时,高温少雨天气因素促使火电用煤大幅增加、违法违规生产得到有效遏制、个别地区雨天铁路断道影响了部分煤矿运输、严格治理超载等短期因素亦不容忽视。

  针对当前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示将通过适度微调政策,尽量使煤炭生产运输流通和用户各方利益兼顾,实现良性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炜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煤炭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更多受市场力量影响,因此短期价格波动及平抑市场的举措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应过度敏感、甚至借此怀疑中国去产能的必要性和决心。“煤炭去产能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过急过缓都不好。这也是相关企业实现生存、转型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发改委的举措和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他表示。

  改革不会走“回头路”

  那么,人们应如何看待“去产能”背景下的“增产量”现象呢?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的口子并没有开,这表明目前增加产能只是较为灵活的措施,并未降低去产能的要求。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特别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的市场需求很难有绝对增长的空间。他举例指出,目前全国各类煤矿产能总规模全部形成有可能超出60亿吨,扣除净进口2亿吨,国内煤炭的市场空间仅在34―36亿吨。“煤炭去产能控产量不仅信心不容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否则,煤炭价格有可能再度下滑,煤炭行业的脱困发展将难以实现。”该负责人强调。

  “一方面,去产能并不是缩减产量那么简单,背后牵扯到煤炭资源利用、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一些煤炭资源类企业开采难度日益增大、开采成本很高,已不符合经济转型方向,需要及时淘汰。”王炜瀚说,中国去产能不可能走“回头路”,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立足相应的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通过科技手段使之重新符合市场需要,进而探索出一条高效、绿色发展之路。

  多措并举加快“去产能”

  曲折反复不足惧,中国改革定力强。多位专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去产能”在特定时点和个别领域会与“降成本”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牵制关系,但是更要看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五大任务在根本上的统一性和相辅相成。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事实表明,在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之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必须转向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为主线,以增加有效供给为目的的结构性改革上来。实际上,中国政府更看重这些创新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政策的重心也必定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的创新。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改革的决心不会动摇,作为改革任务之一的去产能也无疑将保持定力。而就未来煤炭去产能的措施而言,集中使用坏账准备金、加大核销不良资产力度、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环保标准、加快煤炭资源利用途径研发等则成为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共同建议。

  与此同时,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和可喜的改革进展也让世界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国经济的希望。9月以来,渣打银行、巴克莱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恒生银行等多家海外机构纷纷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指出中国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增长动能正在改善,市场对人民币、国企改革、去产能以及经济再平衡的信心均有所增强。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白马股”亨通光电头顶两百亿

2020-08-03

埃森哲:区块链商业价值全扫描

2020-06-21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大逆转!4500亿元,国网大幅提高20

2020-03-24

热点排行
  • · 叶简明被控行贿王三运后 华信再卷入另一国企大案 还牵扯出...
  • · 上海电力新能源再下一城1.17亿参股东海风电
  • · 重磅!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布局又落一子 国投生物吉林有限公司成立
  • · 累计装机容量突破20亿 电力投资规模连年下降
  • · 国家电网特高压投资增4500亿 撬万亿盛宴
  • · 联合光伏大手笔收购海润光伏93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 · 中国电建7家设计院能力和业绩大比拼!
  • · 新能源公交车获财政扶持 下游锂电池需求有望激增
  • · “一带一路”或成变压器产业大机遇
  • · 中海油气电集团旗下7家公司申请破产!
推荐阅读
  • · 大逆转!4500亿元,国网大幅提高2020年电网投资!
  • · 国家电网决心退出房地产业务,“巨无霸”房企鲁能将成历史?
  • · 半年报看电企利润:发用电量下滑,利润为何上涨?
  • · 银星能源股价从20米高台跳水 650万股打板客”关灯吃面 1天亏损18%!
  • · “煤炭第一港”将让位 新王曹妃甸港接棒 将如何开疆拓土 秦皇岛港黯然失色
  • · A股“大洗澡” 能源上市公司业绩频爆雷
  • · 赖小民的华融帝国
  • · 董大姐很不满!银隆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侵占公司超10亿 已起诉、报案
  • · “531”新政持续影响光伏行业,33家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
  • · 叶简明被控行贿王三运后 华信再卷入另一国企大案 还牵扯出...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