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推进标准化建设
煤炭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煤炭产能不断扩大。但2012年以来,在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水电等清洁能源挤压下,煤炭告别暴利时期,步入“寒冬”。煤炭行业出现较大困难,煤炭产业如何发展再次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煤炭作为支柱产业,在较长时间内其它产业无法代替。保证基础能源安全,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必须把煤炭产能控制在合理区间。产能过高导致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对企业造成伤害,产能低了,造成价格过高,下游产品成本增加,市场价格波动。因此,必须保持总量基本平衡,把产能控制在合理区间,现阶段全国煤炭产量应稳定控制在40亿吨左右;全国煤炭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必须下决心加以整顿;煤矿安全事故总体下降,主要体现在新建大型煤矿;资源整合关小建大,已经取得成功经验。
二、推进标准化矿井建设,必须从国家层面统一布局
从全国看,由于各地办矿标准不一,煤矿的建设水平和装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各类矿井的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特别是在煤炭市场价格连续下降的情况,大中型煤矿企业普遍面临较大困难。面对这样一种形势,国家再不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统一的门槛,对走在前面的标准化现代化矿井将是一个重大创伤。长此以往,能源安全和安全生产也面临重大挑战。
三、可持续标准化建设,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一)必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就是以“红线意识”为引领,把确保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要标准,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无保障的落后产能必须彻底淘汰。
(二)必须制定国家统一标准。煤矿生产方式的改变、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全国一盘棋,必须要求低产能矿井彻底退出。这既是规范煤炭市场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更是能源安全的需要。
(三)必须宏观调控煤炭产能。必须从国家层面充分考虑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从煤炭资源的开采、储备等方面做好规划,把煤炭产量稳定在合理水平,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备用煤田、新探明的煤田坚决不能动用。
(四)必须回归煤炭价值。要把煤炭价值的回归作为一种新常态,把煤炭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让产业集中度高、技术领先、生产安全的煤炭企业保持一定利润空间,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施精细化管理、延伸产业链条,是保障基础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梁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白马股”亨通光电头顶两百亿
2020-08-03
- 埃森哲:区块链商业价值全扫描
2020-06-21
-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 大逆转!4500亿元,国网大幅提高20
2020-03-24
- · 大逆转!4500亿元,国网大幅提高2020年电网投资!
- · 国家电网决心退出房地产业务,“巨无霸”房企鲁能将成历史?
- · 半年报看电企利润:发用电量下滑,利润为何上涨?
- · 银星能源股价从20米高台跳水 650万股打板客”关灯吃面 1天亏损18%!
- · “煤炭第一港”将让位 新王曹妃甸港接棒 将如何开疆拓土 秦皇岛港黯然失色
- · A股“大洗澡” 能源上市公司业绩频爆雷
- · 赖小民的华融帝国
- · 董大姐很不满!银隆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侵占公司超10亿 已起诉、报案
- · “531”新政持续影响光伏行业,33家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
- · 叶简明被控行贿王三运后 华信再卷入另一国企大案 还牵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