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行业分析 > 正文

中煤协: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4年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

  2018-05-07 16:04:12    来源: 别凡 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今天(3月2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了《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


从需求侧看,受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依然较大。报告预测,由于煤炭供应格局变化,未来铁路运输压力将加大,对运力配置提出新挑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发言时指出,当前全国煤炭供需实现总体平衡,尽管个别时段、个别地区出现供应紧张,但总体平稳。局部供应紧张,一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二是因为运输能力制约。随着去产能逐步深入,我国将加快煤炭运输南北大通道建设,以及通道之间的“毛细血管”建设。


姜智敏进一步表示,接下来的煤炭去产能工作,要科学把握去产能力度,提高产能利用率,对去产能的力度和进度进行科学论证。同时,今年要转向结构去产能,僵尸企业将会成为今后去产能主力。此外,还将适当提高南方去产能力度,关闭30万吨以下煤矿以及安全、技术、环保水耗等不达标的煤矿。

 

 

 

一、行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成效。2017 年,煤炭行业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 1.5 亿吨目标任务;


(二)煤炭开发布局不断优化。煤炭生产重心向晋陕蒙等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2017 年,14 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 94.3%,同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国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主体。2017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 7000 处以下。其中,年产 120 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达到 1200 多处,产量占全国的 75%以上;

 

(四)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中煤能源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中煤平朔、山西大同煤矿、晋能集团 3 家煤炭企业与大唐、中电国际、江苏国信等发电企业合作共同组建苏晋能源公司,推动了煤电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甘肃省推动企业重组,组建能源化工投资集团,竞争力明显提升。

 

(五)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煤炭行业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卓越煤矿瓦斯治理中心等相继成立。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快速发展。


神华宁煤 400 万吨/年间接煤制油、神华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项目等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实现平稳运行,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低阶煤分级转化、煤电/煤化工废物协同处置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六)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017 年,全国原煤入选 70.2%,同比提高 1.3 个百分点;矿井水利用率达到 72%,同比提高 1.4 个百分点;

 

(七)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2017 年,煤炭经济运行监测与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制度、最低和最高库存制度、调峰和应急储备产能制度、社会责任企业制度等市场化、法制化机制逐步确立,为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维护行业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2017 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煤炭产量增加。全国原煤产量自 2014 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 35.2 亿吨,同比增加 1.1亿吨,增长 3.3%。

 

 

1.jpg

 △ 2006-2017 年全国煤炭产量

备注:从全年煤炭产量月度变化情况看,全行业在积极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同时,着力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减量置换,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煤炭有效供给质量。全国煤炭产量在 4~9 月份保持较快增长,10、11 月份受火电、焦炭等下游产品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煤炭产量增速放缓,11 月份产量负增长,12 月份增速由负转正。

 

 

(二)煤炭进口增加、出口下降。2017 年全国共进口煤炭 2.71 亿吨,同比增加 1547 万吨,增长 6.1%;出口煤炭 817图 万吨,同比下降 7%;

2.jpg

 

 

△  2017 年全国煤炭出口量

 

备注: 煤炭净进口 2.63 亿吨,同比增加 1609万吨,增长 6.5%。2017 年各月度进口波动较大,5~7 月份进口量减少,8、9 月份明显增长,10~12 月份下降。

 

(三)煤炭运输量大幅增加。2017 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 21.55  亿吨,同比增加 2.53 亿吨,增长 13.3%。

 

 

3.jpg

 

△  2017 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

 

备注:前 10 个月铁路发运煤炭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 16.6%;11、12 月份发运量增速明显放缓,11 月份当月同比增长 0.3%、12 月份下降 4.7%。主要港口发运煤炭 7.27 亿吨,同比增长 12.9%。

  

(四)煤炭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2017 年全社会存煤继续下降。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 6100 万吨,同比减少 2284万吨,下降 27.24%。

 

 

4.jpg

 

△  2017 年重点煤矿及统调电厂煤炭库存量

 

备注:全国统调电厂存煤 10712 万吨,同比增加 295 万吨,增长 2.8%,可用 18 天。

 

(五)煤炭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比例”的定价机制,为保障煤炭有效供应和价格平稳奠定了良好基础。

5.jpg

 

 

△ 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变化情况

备注:2017 年 5500 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平均价格 568 元/吨,在绿色区间。市场煤价格震荡波动,CCTD 秦皇岛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 639 元/吨下降至 6 月 12 日 565 元/吨,之后逐渐回升至 9 月 18 日的623元/吨,年末价格 617 元/吨,比年初下降 22 元/吨,降幅3.4%;全年均价 611.7 元/吨,比 2016 年上升 138 元/吨,增长 29.2%。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全年均价 1356 元/吨,比 2016 年上升 569 元/吨,增长 72.4%。

 

 

(六)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回落。自 2012 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7 年投资总额 2648 亿元,同比下降 12.3%,降幅比上年收窄 11.9 个百分点;

 

(七)行业效益增加。2017 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9%,利润总额 2959.3 润亿元,同比增长 290.5%。

 

(八)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平稳。2017 年 12 月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 7.7 点,景气程度总体处于正常区间。

 

6.jpg

△ 2015 年以来煤炭市场景气指数走势图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供需走势,从供给侧看,


一是全国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全国 30 万吨以下的煤矿数量仍有 3209 处、产能约 5 亿吨,其中,9 万吨及以下的煤矿数量 1954 处、产能 1.26 亿吨,淘汰落后、提升优质产能的任务依然较重。


二是区域供需矛盾凸显。随着煤炭去产能步伐加快,南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退出较多,原煤生产逐步向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的晋陕蒙地区集中,区域供应格局发生变化,对运力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煤炭铁路运输的压力加大。


从需求侧看,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将进一步拉动能源需求,随着国家治理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继续下降,但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依然较大。


从近几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气候因素、煤炭转运能力及市场预期对短时煤炭供需平衡的影响越来越大,值得高度关注。

 

附件:

 

2017 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2017 年

2016 年

同比(%)

 
             

1

全国煤矿数量

处

6794

7866

-13.63

 
             

2

千万吨级煤矿(生产)

处

36

     
             

3

千万吨级煤矿(在建和改扩建)

处

34

     
             

4

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

个

47

     
             

5

全国原煤产量

亿吨

35.2

34.1

3.3

 
             

6

全国煤炭产能利用率

%

68.2

59.5

8.7

 
             

7

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

亿吨

34.45

33.38

3.23

 
             

8

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

亿吨

24.8

23.2

6.7

 
             

9

煤炭产销率

%

96.19

96.09

0.10

 
             

10

煤炭铁路运量

亿吨

21.55

19.02

13.30

 
             

11

亿吨级企业产量占全国比重

%

32.61

31.78

2.61

 
             

12

千万吨级企业产量占全国比重

%

68.23

66.92

1.96

 
             

13

大型煤炭企业回采工作面单产

吨/个、月

80487

80324

0.20

 
             

14

大型煤炭企业掘进工作面单进

米/个、月

156

145

7.59

 
             

15

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

亿元

2959.3

757.8

290.51

 
             

16

大型煤炭企业利润

亿元

1451.9

320.6

352.87

 
             

17

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人员效

吨/工

6.681

6.022

10.94

 

率(井工)

 
           
             

18

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人员效

吨/工

95.09

93.78

1.40

 

率(露天)

 
           
             

19

大型煤炭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

万元/人

6.27

5.98

4.85

 
             

 

2017 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续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2017 年

2016 年

同比(%)

 
             

20

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

%

96.08

95.90

0.18

 
             

21

大型煤炭企业掘进机械化程度

%

54.12

53.63

0.49

 
             

22

大型煤炭企业从业人员

万人

294.85

300.52

-1.89

 
             

23

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2648

3020

-12.32

 
             

24

百万吨死亡率

人/百万吨

0.106

0.156

-32.05

 
             

25

大中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综合

千克标准煤/

11.60

11.82

-1.86

 

能耗

吨

 
         
             

26

大中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电耗

千瓦时/吨

21.20

20.40

3.92

 
             

27

原煤入洗率

%

70.20

68.90

1.30

 
             

28

煤矸石综合利用处置率

%

67.30

64.20

3.10

 
             

29

矿井水综合利用率

%

72.00

70.60

1.40

 
             

30

土地复垦率

%

49.00

48.00

1.00

 
             

31

瓦斯抽采利用量(井下)

亿立方米

48.9

48

1.88

 
             

32

煤层气抽采利用量(地面)

亿立方米

44

42

4.76

 
             

33

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

亿千瓦

3

1.8

66.67

 

机容量

 
           
             

34

煤矸石及低热值煤综合发电装

万千瓦

3600

3500

2.86

 

机

 
           
             

35

煤制油产量

万吨

350

200

75.00

 
             

36

煤制烯烃产量

万吨

690

650

6.15

 
             

37

煤制乙二醇产量

万吨

190

160

18.75

 
             

38

煤制气产量

亿立方米

30

15

100.00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与展望

2020-08-03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2018储能盘点:电化学储能项目投

2019-02-02

2018年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市场投

2019-01-24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8年

2019-01-18

热点排行
  • · 2019年上半年火电发展报告丨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明显
  • · 2018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发布!
  • · 2019年1-5月光伏装机同比减少7.16GW!中电联发布1-5月电力工业运行报告!
  • · 中国水电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 智能电表换“芯” 三强争夺市场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BP世界能源展望》2019中文版发布
  • · 国际水电协会《2018水电现状报告 行业趋势及思考》:永续发展 引领世界
  • ·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 · 中国电力中长期发展趋势六大判断:需求侧资源与新型储能迎来发展机遇期
推荐阅读
  • ·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18年上半年能源形势、政策及展望
  • · 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全球电网企业排位分析
  • · 中国售电公司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电改多模式探索试点格局已经形成
  • · 2018年我国电力行业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分产业累计用电量分析
  • ·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清洁能源成美丽中国新动能,实现新作为,能源人还要爬坡过坎
  • · 全国十强用电大省经济&电力运行简况
  • · 2017年全国电力版图
  • · 重磅 | 广东电力市场2017年年度报告
  • · 中国火电行业发展报告之火电市场去产能情况
  • · 全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盘点排行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