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行业分析 > 正文

《2017年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发布 有效降低油气生产使用成本是当务之急

  2017-03-29 00:00:00    来源:中国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2017年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发布

  有效降低油气生产使用成本是当务之急

  3月20日,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2017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 《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受国内原油产量下降和进口增加影响,2016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5.4%,接近美国历史最高值。

  “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将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可能进一步扩大。炼油能力将重回增长轨道,产能过剩形势更加严峻。成品油供应过剩加剧,可能出现大进大出局面。”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庆哲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将全面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仍是政策调节的重点。

  关注:2016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5.4%

  《蓝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油气产业在再平衡进程中艰难前行,油气市场化改革将向纵深推进。2016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5.778亿吨,同比增长5.6%;原油产量为1.997亿吨,同比下降6.9%,为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原油进口量为3.81亿吨,同比增长13.6%,全年净进口3.781亿吨。受国内产量下降和进口增加的影响,2016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5.4%,比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这一对外依存度水平和美国历史上最高值(66%)非常接近。

  2016年全国炼油产业原油加工量5.41亿吨,同比增长2.8%。全国汽油、煤油、柴油产量共3.237亿吨,同比增长7.8%。其中,汽油产量为1.293亿吨,同比增长6.4%;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198亿吨,同比增长3.5%,增速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煤油产量为3983.8万吨,同比增加8.9%;煤油表观消费量为3022.8万吨,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回落8.8个百分点。汽油、煤油消费增速虽有回落,但由于  乘用车保有量和民航业运输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总体依旧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全国柴油产量为1.792亿吨,同比下降1.3%;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647亿吨,同比下降5.8%,这是中国柴油消费自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工业运行情况欠佳、柴油下游市场需求疲软所致。

  天然气是2016年我国油气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6年全国天然气(含页岩气、煤层气)表观消费量为22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量为7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进口快速增长主要因冬季保供和进入执行窗口期合同数量增多所致。受多地煤改气工程陆续投运、用户基数扩大带动,天然气消费总量有所回升。

  转变:多样化合作模式对石油企业意义重大

  日前,石油原产大国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访华签署了650亿美元的一揽子合作协议,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蓝皮书》指出,“一带一路”区域是中国石油企业最重要的油气合作区,油气投资和产量分别占海外总投资和产量的50%以上。尤其是2016年,中国石油企业总体处于调整期,改变全球撒网寻找机会的做法,发展重点聚焦在更具优势的陆上常规领域和“一带一路”区域,并逐步形成了“1+1、1+2、1+N”等多样化合作模式。

  多样化合作模式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带来多个重大转变:实现了由重资源、重上游,向全产业链合作转变;由陆上单支突进,向两翼齐飞转变;由国企为主,向国企民企共同参与转变;由中国一家独奏,向沿线国家合唱转变。可以预测,中国与“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正在由单个项目的合作,向区域经贸大合作、产业大融合方向转变。

  建议:有效降低油气生产与使用成本

  “与国际同行相比,国内主要油气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相对较高,效率有待提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景春梅说。

  景春梅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主要油企长期承担着 “企业办社会”的责任,“三供一业”压力较大,主营业务与“三产多经”混合经营,需解决数百万人的就业与生活,推高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一些老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含水量过高,产油效率低下,勘采综合成本较高。与国际大型油气企业相比,国内油企人均贡献率明显偏低。从单位员工创造收益来看,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差距较大。2013年,国外主要石油公司单位员工创造的收入是405万美元/人,而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不足95万美元/人。

  “高价进口天然气合约,抬高了国内天然气价格。加之进口受限,低价天然气现阶段尚无法大量进入国内市场,造成国内消费者用气价格居高不下。”景春梅表示,我国天然气使用成本较高,抑制了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

  对于如何降低油气成本,景春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国有油气企业改革,实现主辅分离,移交“三供一业”,降低企业负担。二是提升勘采、炼化等技术水平,促进降本增效。三是强化市场竞争,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妥善处理高价天然气长贸合约。对于已签订的合约,采取分步、分摊消化的方式,由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分担,企业承担主要份额。同时,系统、科学地设计长贸合约条款,选择适宜的价格参照,商定价格调整公式和斜率,合理约定调整周期,提升合约谈判能力。

  而对于如何增强中国的天然气议价话语权,形成以中国为天然气定价中心的“中国气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认为,要分两步走:一是整个天然气产业链进行竞争性市场化结构改革,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由市场决定气价;二是随着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慢慢发展出交易中心,在中国市场上形成定价中心,之后才是往整个亚太地区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与展望

2020-08-03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2018储能盘点:电化学储能项目投

2019-02-02

2018年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市场投

2019-01-24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8年

2019-01-18

热点排行
  • · 2019年上半年火电发展报告丨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明显
  • · 2018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发布!
  • · 2019年1-5月光伏装机同比减少7.16GW!中电联发布1-5月电力工业运行报告!
  • · 中国水电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 智能电表换“芯” 三强争夺市场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BP世界能源展望》2019中文版发布
  • · 国际水电协会《2018水电现状报告 行业趋势及思考》:永续发展 引领世界
  • ·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 · 中国电力中长期发展趋势六大判断:需求侧资源与新型储能迎来发展机遇期
推荐阅读
  • ·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18年上半年能源形势、政策及展望
  • · 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全球电网企业排位分析
  • · 中国售电公司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电改多模式探索试点格局已经形成
  • · 2018年我国电力行业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分产业累计用电量分析
  • ·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清洁能源成美丽中国新动能,实现新作为,能源人还要爬坡过坎
  • · 全国十强用电大省经济&电力运行简况
  • · 2017年全国电力版图
  • · 重磅 | 广东电力市场2017年年度报告
  • · 中国火电行业发展报告之火电市场去产能情况
  • · 全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盘点排行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