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政策监管 > 政策文件 >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有“四个新”

  2019-09-14 19:14: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
 
 
 

答记者问

 
 
 

记者:

 
 

与传统监管方式相比,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新”在哪里?

 

陈洪宛

 
 

与传统监管相比,新型信用监管机制主要体现出“四个新”。

 

一是监管理念新,要求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与传统的断续式监管模式不同,信用监管是贯穿市场主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在事前监管环节,通过市场主体“做承诺”“重教育”“用报告”,提高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在事中监管环节,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事后监管环节,强调用好失信联合惩戒的“利剑”。

 

二是监管方式新,要求根据不同信用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传统监管模式对所有监管主体平均用力,监管成本高,市场主体压力大、受干扰多。而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是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从而提高了监管效能,让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是监管手段新,要求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信用评价为依据实施精准监管。与传统监管方式相比,信用监管更加强调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有效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为监管部门开展精准监管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信用监管也强调要充分发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等各类信用评价的作用,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精准刻画,为监管部门开展差异化监管提供依据。

 

四是监管机制新,要求跨地区、跨部门和全社会协同监管。与传统监管各自为战的模式不同,信用监管强化了地区间、部门间协同监管,包括信用监管机制协同、业务协同、信息化系统协同。同时也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作用,整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信用监管的强大合力。

 

记者:

 
 

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是精准的信用评价,这方面进展如何?

 

陈洪宛:

 
 

分级分类监管是信用监管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信用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而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格监管,从而做到“让守信者降成本,让失信者付代价”。

 

信用评价是分级分类监管的基本依据。信用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我们有条件并且很方便地对企业做出即时的、全覆盖的信用评价,以支撑分级分类监管。今年以来,我们已完成涉天然气、涉煤炭、道路客运等重点领域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推送至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以及金融机构,供其参考应用。同时将评价结果按区域通报至所有省区市,对受评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近期,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又组织相关机构完成了第一期3300万余家全量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工作,为全面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提炼各地方各部门在开展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方面的有效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实施推广。同时我们也鼓励部门和地方在更多领域探索创新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为全面推广信用监管奠定基础。

 

记者:

 
 

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过程中,在加强信用立法方面有何考虑?

 

陈洪宛:

 
 

信用立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是各项信用机制有效落地的关键保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立法工作。总的来看,当前加快信用立法,使信用制度建设有实质性的法律支持已有了一些现实基础。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各领域专门法律法规嵌入信用有关核心条款,为今后集成上升为信用基本法做好准备,已有《广告法》《外商投资法》《个人所得税法》《公务员法》等16部法律中写入了信用记录、信用激励与惩戒等条款。

 

从地方层面来看,由于信用建设存在地域不平衡性,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立法,有利于探索解决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国家层面立法提供重要参考与实践经验。目前已有陕西、湖北、上海、河北、浙江等5个省(市)以及福建厦门、江苏宿迁等城市先后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加快研究出台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等法规。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及时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将信用监管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基础。

 

记者:

 
 

指导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推进落实,保障政策落地?

 

陈洪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3个方面推进信用监管落地落实。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牵头部门的作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细化责任分工,完善配套制度,落实信用监管各项政策举措。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协同作用,整合形成信用监管的推进合力。

 

二是开展试点示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失信联合惩戒、信用大数据开发利用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在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炼、交流开展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三是做好宣传解读。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信用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举办政策知识培训班,利用报刊、杂志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宣传报道等方式,深入细致地向市场主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不断营造信用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新华社记者 胡俊超 余蕊)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

2020-08-03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刻汲取事故教

2019-04-23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2018年度

2019-02-01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调整全国

2019-01-09

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

2019-01-05

热点排行
  • · 陕西省电力直接交易规则
  • · 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山西晋城矿区龙湾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 国能发煤炭〔2019〕28号
  • ·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能综通安全〔2019〕34号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甘肃灵台矿区邵寨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 国能发煤炭〔2019〕25号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山西离柳矿区沙曲一号矿井改扩建项目通过核准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9年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安排的通知 国能综通安全〔2019〕7号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山西离柳矿区沙曲二号矿井及选煤厂改扩建项目通过核准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2017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公告 2018年第8号
推荐阅读
  • ·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能综通安全〔2019〕34号
  •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调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人员的通知 国能综通安全〔2019〕3号
  • · 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