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政策监管 > 电力监管 > 正文

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不间断结算试运行一周年 多项举措取得扎实成效

  2022-12-30 00:00:00    来源:国家能源局 
A- A+
电力18讯:

  2021年12月1日,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启动不间断结算试运行。一年以来,市场运行历经春节、冬奥电力保供、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历经高峰负荷、新能源消纳,疫情防控等重大考验,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山东能源监管办在国家能源局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主动作为,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等部门和市场运营机构、市场成员密切协作,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推动了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在优化配置资源、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引导用电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市场体系健全,交易品种丰富

  山东电力市场体系包括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零售市场。电力中长期市场以年度、月度、多日为周期,并从时序上延伸至日前、实时的现货市场交易。电力现货市场主要包括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采用全电量申报、集中优化出清的方式开展。交易品种上,涵盖了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多类交易品种。目前,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和零售市场协调运行的完整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中长期市场保障电力长期平衡、稳定市场预期,现货市场发现电力价值,引导供需及资源优化配置,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调动灵活调节电源的积极性,零售市场实现价格向终端用户的传导,便捷零售用户入市交易。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

  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以来,发用两侧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交易。发电侧,直调公用燃煤机组、地方公用电厂、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不含扶贫光伏)、独立储能电站参与交易;用电侧,全部工商业用户均进入电力市场,可由售电公司代理或作为批发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暂未直接参与交易的电力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试运行过程中,山东建立并不断完善独立储能参与市场的机制,坚持“按效果付费”,独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调用的市场机制初步形成。在国内首家推动独立储能电站以自调度模式参与现货市场,示范作用明显。

  截至2022年11月底,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超过2.9万家。其中,发电企业728家,电力用户27667家,售电公司873家,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攀升,2022年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预计超过3800亿千瓦时。全省共有6家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总装机50.3万千瓦,实际最大放电电力48.8万千瓦、最大充电电力49.9万千瓦。

  三、市场机制不断优化,新能源参与效果显著

  山东省是新能源大省,截至11月底,省内发电装机总容量1.8亿千瓦,其中并网新能源装机644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35.6%,新能源并网装机总量在全国位居第二位。因灵活调节性电源相对缺乏,新能源装机迅猛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鼓励新能源参与市场,根据新能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山东积极探索新能源参与市场方式。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可选择两种参与市场模式:一是按自愿原则参与中长期交易,全电量参与现货市场;二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10%的预计当期电量参与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以来,部分集中式新能源场站,特别是集中式风电积极参与交易,选择全电量参与现货市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自主参与现货市场交易促使新能源企业主动提高风功率预测系统准确度,推动新能源场站运维管理模式从分散式到集约式转变,并精细化开展运维检修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企业自身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价格指挥棒作用显现,系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两个关键点,实用实效,促进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试运行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日内最大峰谷差价达到1.5元/千瓦时,在低负荷时段和新能源发电高峰时段,现货低价引导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给新能源发电腾挪空间;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高电价充分激励各类电源顶峰发电,充分挖掘保供潜力,减少或消除电力缺口。同时,推动分时价格信号由批发侧向零售侧传导,引导用户在低价时段多用电,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在用电负荷高峰、电力供应紧张时段,用高价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峰用电,提高发电企业顶峰出力的积极性。

  一年以来的试运行情况表明,现货市场价格“指挥棒”作用明显,高价差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电力分时价格,主动参与削峰填谷和顶峰压谷,促进电力保供和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初显。

  五、零售市场机制透明,用户选择日趋多样化

  零售市场是批发市场形成的价格信号向用户传导的关键环节,山东打造了面向用户全线上签约的“电商化”零售平台,各售电公司在零售平台发布合同,为用户提供多样的零售套餐,用户可在平台自主进行合同选择和签订,可按月更换零售套餐,有效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显著提升零售市场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目前,山东电力交易中心零售交易平台累计发布零售套餐6573款,电子签章应用率超过80%。10月份开始试行可调节负荷分时零售套餐,签约用户自主将5%负荷由高峰时段转移至光伏发电集中的中午时段。

  六、维护公平秩序,市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为保障电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山东能源监管认真履职尽责,将市场监管融入到市场建设全过程中,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与省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山东省电力市场监管办法》,明确市场主体份额上限等约束,保障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加强市场力监管,会同电力调度机构构建了电力市场事前、事后市场力监测监管机制,并纳入技术支持系统实时监测,在一次能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落实市场稳定运行保障措施,采用履约保函等方式防控结算风险。强化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监管,监督指导市场运营机构开展电力市场风险防控,及时处理异常交易行为,保障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监督电网企业、交易机构加强信息披露,做好市场政策解读和告知,不断提高市场运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

  下一步,山东能源监管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以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一周年为新的起点,总结工作经验,把握正确方向,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推动山东电力市场从“走得稳”迈向“走得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陕、宁、青电网企业政府性基金

2019-02-24

国家能源局2017年度全国光伏发

2019-02-17

独家|江苏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电

2018-08-04

解读《2018年四川电力交易指

2018-05-03

西北能监局发布宁夏电网新能源

2018-04-26

热点排行
  • · 山东能监办现场督查爆破拆除落后小火电
  • · 华东能监局推进资质许可统计平台建设
  • · 东北能监局公布综合评价不合格企业名单
  • · 西北能源监管局认真落实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 · 华东能监局督查上海电建施工质量安全
  • · 华东能源监管局开展发电业务许可现场核查
  • · 福建能源监管办组织开展天然气保供督导调研
  • · 山西能源监管一体化平台可行性研究获审
  • · 华东完成十三五电力规划重大问题研究
  • · 华北能源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