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力改革 电价下降空间不大
2003-02-28 11:40:4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A-
A+
电力18讯: 大洋网讯 《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2002能源与电力行业景气分析及2003年走势预测》报告的课题组专家曾智泽指出,电力体制改革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本次改革涉及大面积人、财、物的分割和调整,未来两三年将是一个磨合与过渡期,电力行业的平稳发展将在这段时间经受考验
专家观察
日前,国家计委经济所专家曾智泽在其《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2002能源与电力行业景气分析及2003年走势预测》中指出,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为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和城乡同网同价范围的进一步拓宽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和中国经济政治环境不断趋好、经济强劲增长,将引致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出口加快,从而有力地推动电力需求的稳定增长。2002年用于基础设施的1500亿元国债,也将对电力需求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
不过,随着中国节能降耗力度的加强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高耗电行业用电将趋缓。另外,受进口产品增多的影响和内需仍显不足的制约,一些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用电增长将减缓。
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不低于8%。我们预计,200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速在8%左右,用电量将达到17300亿千瓦时左右;发电量增速为8.5%上下,全年发电量达17600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
竞价上网水电优势明显
曾智泽说,实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和全国联网后,水电表现出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其发电量和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以燃煤发电为主,预计到2050年,燃煤电厂发电量仍然要占50%左右。不过,尽管燃煤电厂的发电量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绝对数还将继续提高。
在水电与火电单位千瓦造价方面相比较,水电大约为7000-10000元, 30-60万千瓦国产机组的火电为5400-6300元,进口66万千瓦机组为7200-8200元,水电比火电高约40%。
尽管水电的建设成本高于火电,但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控制要求的提高,如果考虑到火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要求所需资金(约占总投资的1/3),单位千瓦火电建设成本比水电低的优势差不多丧失殆尽。
而水电站的长运营期和低运行成本却是火电站远不可及的。目前,国内水电公司运行成本一般是0.04-0.09元/千瓦时,火电厂由于需要源源不断地购买和运输大量燃料,而这方面的费用约占火力发电总成本的60%-70%,致使目前火电运行成本高达0.19元/千瓦时左右,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还将上升。
由于核能、风能在我国尚属新技术,对外国技术依赖性很大,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在发电公司实行竞价上网时,水电公司的优势最为明显。
西部水电低成本竞争
曾智泽分析认为,过去由于各区域电网没有实现联网,电力市场自由竞争无法实现,而水电公司多数地处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当地用电增长潜力小,因此低价竞争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电力体制改革后,随着全国联网和“西电东输”项目的建成,西部地区水电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将真正得到体现,东西部发电商经营条件和回报的地区差异性也将逐步消除,从而会促进水电的发展。
另外,在新的电力体制下,我国将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供电价格由双方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协商。这对低成本的水电公司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力销售量,以及通过减少供电环节,提高售电价格,而且通过直接掌握一部分终端的电力消费者,减少未来对电网公司的依赖,减少在丰水期的弃电,使水电公司的电量销售更有保障。
水电开发尚需政策支持
然而,建设水电特别是大型水电投资大,工期长,资金回收慢,风险较大。如建设期有水文、地质方面的自然风险,移民费增加、物价变动带来的造价风险,运行期还会遇到水文、移民、电力市场回报等方面的风险。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水电建设力度不足,造成水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率只有20%左右,尚有80%的水力资源等待开发,其中水力资源总量占全国82.5%以上的西部地区开发利用程度更低。所以,一方面,我国水电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国水电开发利用的潜在优势要真正变为现实,还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电价上涨与民生息息相关
电价与各行各业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与其自身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相关,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关于本次电力体制改革对我国电价的影响,业内专家分析,从长期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电力运行效率的提高,电价将下调;但短期内除广东、浙江、上海等电价<
专家观察
日前,国家计委经济所专家曾智泽在其《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2002能源与电力行业景气分析及2003年走势预测》中指出,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为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和城乡同网同价范围的进一步拓宽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和中国经济政治环境不断趋好、经济强劲增长,将引致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出口加快,从而有力地推动电力需求的稳定增长。2002年用于基础设施的1500亿元国债,也将对电力需求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
不过,随着中国节能降耗力度的加强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高耗电行业用电将趋缓。另外,受进口产品增多的影响和内需仍显不足的制约,一些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用电增长将减缓。
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不低于8%。我们预计,200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速在8%左右,用电量将达到17300亿千瓦时左右;发电量增速为8.5%上下,全年发电量达17600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
竞价上网水电优势明显
曾智泽说,实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和全国联网后,水电表现出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其发电量和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以燃煤发电为主,预计到2050年,燃煤电厂发电量仍然要占50%左右。不过,尽管燃煤电厂的发电量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绝对数还将继续提高。
在水电与火电单位千瓦造价方面相比较,水电大约为7000-10000元, 30-60万千瓦国产机组的火电为5400-6300元,进口66万千瓦机组为7200-8200元,水电比火电高约40%。
尽管水电的建设成本高于火电,但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控制要求的提高,如果考虑到火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要求所需资金(约占总投资的1/3),单位千瓦火电建设成本比水电低的优势差不多丧失殆尽。
而水电站的长运营期和低运行成本却是火电站远不可及的。目前,国内水电公司运行成本一般是0.04-0.09元/千瓦时,火电厂由于需要源源不断地购买和运输大量燃料,而这方面的费用约占火力发电总成本的60%-70%,致使目前火电运行成本高达0.19元/千瓦时左右,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还将上升。
由于核能、风能在我国尚属新技术,对外国技术依赖性很大,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在发电公司实行竞价上网时,水电公司的优势最为明显。
西部水电低成本竞争
曾智泽分析认为,过去由于各区域电网没有实现联网,电力市场自由竞争无法实现,而水电公司多数地处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当地用电增长潜力小,因此低价竞争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电力体制改革后,随着全国联网和“西电东输”项目的建成,西部地区水电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将真正得到体现,东西部发电商经营条件和回报的地区差异性也将逐步消除,从而会促进水电的发展。
另外,在新的电力体制下,我国将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供电价格由双方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协商。这对低成本的水电公司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力销售量,以及通过减少供电环节,提高售电价格,而且通过直接掌握一部分终端的电力消费者,减少未来对电网公司的依赖,减少在丰水期的弃电,使水电公司的电量销售更有保障。
水电开发尚需政策支持
然而,建设水电特别是大型水电投资大,工期长,资金回收慢,风险较大。如建设期有水文、地质方面的自然风险,移民费增加、物价变动带来的造价风险,运行期还会遇到水文、移民、电力市场回报等方面的风险。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水电建设力度不足,造成水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率只有20%左右,尚有80%的水力资源等待开发,其中水力资源总量占全国82.5%以上的西部地区开发利用程度更低。所以,一方面,我国水电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国水电开发利用的潜在优势要真正变为现实,还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电价上涨与民生息息相关
电价与各行各业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与其自身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相关,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关于本次电力体制改革对我国电价的影响,业内专家分析,从长期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电力运行效率的提高,电价将下调;但短期内除广东、浙江、上海等电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提升输配电价
2020-02-22
- 《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
2019-09-14
- 发改委持续加码,下一阶段重点形
2019-09-14
- 《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
2019-03-21
- 2018年电改综合改革、售电侧改
2019-03-03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