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招聘 > 招聘公告 > 正文

【招贤纳士】南瑞学院诚聘海内外高端人才

  2018-02-15 13:09: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54年南京动力专科学校电气装备科,于2000年3月并入南京师范大学。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1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16年电气工程学科获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学院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目前拥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气电互联综合能源工程实验室。2017年3月南师大与南瑞集团共建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南师大和南瑞集团将从打造教学新区、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联合开展科研合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共同推进南瑞学院的全面建设。

 

 

 

 



人才引进类别


1.第一类:院士;

 

2.第二类: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一)、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入选者(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万人计划”入选者(杰出人才、领军人才);

 

3.第三类:特聘教授(校特聘教授、省特聘教授、省“双创计划”人才、讲座教授);

 

4.第四类:“千人计划”入选者(青年千人计划项目)、“万人计划”入选者(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5.第五类:其他高层次人才;

 

6.第六类:优秀博士或博士后;

 

7.  第七类:其他人才。





人才引进基本条件

 

1.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师德高尚,具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发展潜力;

 

2.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本科为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毕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历中至少有一个是非南京师范大学学历或有外校的博士后经历2年;

 

3.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或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工作3年以上的人才优先;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6.身心健康,能满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需要。

 

 

 

 

 

 

 

 

 

 



各类别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第一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一)引进条件

1.国内两院院士;

2.身体健康。

 

(二)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组织团队协作攻关,并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积极策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前沿课题,并取得重大学术成就或经济社会效益;

3.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带领团队成员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以院士为核心,组建学术团队,按照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和相关招录程序配备工作助手(5-7名),并以团队形式配套科研启动经费;

2.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工作用房;

3.薪酬标准协商确定;

 

4.购房补贴或安家费面议(发放方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下同)

 

 

第二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一)引进条件

1.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一)、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入选者(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万人计划”入选者(杰出人才、领军人才);

2.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二)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组建学术团队,并取得国际一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积极策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前沿课题,并取得较好的效益;

3.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带领团队成员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组建学术团队,按照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和相关招录程序配备工作助手(3-5名),并以团队形式配套科研启动经费;

2.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工作用房;

3.“千人计划”入选者(创新人才长期项目)每年年薪50-100万元(人民币,下同),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一)、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每年年薪不低于50万元,以上人员具体薪酬,一人一议;“千人计划”入选者(创新人才短期项目)每月月薪3-5万元,按实际工作月份发放;

4.为“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短期项目)提供公寓住房;服务期内,为其他人才发放200万元购房补贴或安家费;

 

5.协助安排配偶工作,为子女入学提供帮助

 

 

第三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I. 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一)引进条件

1. 自然科学类年龄45周岁以下,人文社科类年龄50周岁以下;

2. 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及以上职务或其他相应职务,国内应聘者一般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务;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或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或主持人;人文社会科学类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一)或自然科学类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得者;以及其他学术造诣深厚、取得过学术界公认特别突出成果的人才。

 

(二)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并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积极策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前沿课题,并取得较好的效益;

3.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做出重要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 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

2. 除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外,每年发放12万元奖励性绩效工资;

3. 服务期内发放100万元购房补贴或安家费。

 

II. 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

引进条件、职责参照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选聘办法的规定,待遇根据个人情况参照校特聘教授(除第2条外)标准执行。

 

III. 南京师范大学讲座教授

(一)引进条件

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重要学术成就,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1个月以上。

 

(二)工作职责

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讲座教授聘期内津贴标准为在校工作期间每月2万元(学校支付1万,学院从其流动编制费中支付1万),学校为其提供公寓住房,每年报销普通舱往返机票一次

 

 

第四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一)引进条件

1.“千人计划”入选者(青年千人计划项目)、“万人计划”入选者(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二)工作职责

1.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并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瞄准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和项目,争取新的突破;

3.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做出重要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工作用房;

2.提供必要的科研启动费;

3.“千人计划”入选者(青年千人计划项目)每年年薪30-50万元,服务期内发放100-120万元购房补贴或安家费;“万人计划”入选者(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每年年薪不低于20万元,服务期内发放100万元购房补贴或安家费;以上人员具体薪酬,一人一议

 

 

第五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1)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文科权威期刊论文(以我校确定的权威期刊为准,下同)8篇,其中至少有3篇为一级权威期刊论文;理工科被SCI、SCIE或SSCI收录论文6-9篇以上(视不同学科而定:物理、化学9篇,其中至少有3篇TOP期刊论文;数学、地理、生物7篇,其中至少有2篇TOP期刊论文;工科6篇,其中至少有1篇TOP期刊论文);艺术、体育学科权威期刊论文6篇,其中至少有1篇为一级权威期刊论文。在本领域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理工科)或本领域国内顶尖学术刊物(文科)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者,论文数量要求可作适当放宽;

2)应聘教授岗位者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应聘副教授岗位者须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因在海外学习或工作时间较长(3年以上)而未能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者,条件(1)中相应高级别论文数量要求适当增加。

 

(二)工作职责

1.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积极争取高级别的科研项目;

3.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提供一定数额(理工科10-20万元,文科3-5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2.服务期内发放购房补贴或安家费,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的标准分别为60、40和30万元;

 

3.聘期内博士参照副教授最低岗位标准享受薪资待遇

 

 

第六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一)引进条件

1. 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2.业绩须符合下列条件

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文科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至少有3篇为权威期刊论文;理工科被SCI、SCIE或SSCI收录论文4-6篇以上(视不同学科而定:物理、化学6篇,其中至少有4篇被SCI期刊收录;数学、地理、生物5篇,其中至少有3篇被SCI期刊收录;工科4篇,其中至少有2篇被SCI期刊收录);艺术、体育学科核心期刊论文4篇,其中至少有2篇为权威期刊论文。在本领域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理工科)或本领域国内顶尖学术刊物(文科)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者,论文数量要求可作适当放宽。

 

(二)工作职责

1.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好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 聘期内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艺术、体育学科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

3. 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1. 提供一定数额(理工科5-10万元,文科2-3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2. 服务期内发放20万元购房补贴或安家费;

 

3. 首个聘期内享受副教授最低岗位标准薪资待遇

 

 

第七类人才引进条件、职责和待遇

 

(一)引进条件

1. 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下;

2.业绩须符合下列条件

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文科权威期刊论文2篇;理工科被SCI、SCIE或SSCI收录论文2-4篇以上(视不同学科而定:物理、化学4篇;数学、地理、生物3篇;工科2篇);艺术、体育学科权威期刊论文1篇。在本领域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理工科)或本领域国内顶尖学术刊物(文科)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者,论文数量要求可作适当放宽。

 

(二)工作职责

1.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 聘期内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目,艺术、体育学科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

3. 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贡献。

 

(三)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

 

提供一定数额(理工科2-5万元,文科1-2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创新科研团队引进条件

 

1.创新科研团队应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高端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有望突破核心技术和产业技术跨越的优秀创新团队;

 

2.团队带头人或核心成员中,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主持人、首席专家、领军人才一般不少于3名;

 

3.创新科研团队应具有在研项目,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空白,科研实力达国内外领先水平。

 

创新科研团队引进方式

 

1.采取载体引进、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物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优先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国内带项目来创业的各类领军人才与团队;

 

2.重点考察团队带头人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团队核心成员的水平;

 

 

3.引进国内创新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应将人事关系及档案转至我校,全职工作。引进海外创新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应保证每年至少累计有6个月时间在我校工作。

 

 

创新科研团队支持政策

 

1.产业化前景较强,实力达国内一流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通过专项论证给予特别支持,具体额度面议;

 

2.对创新科研团队实施人才特殊政策,不同学科、不同团队,弹性管理;

 

 

3.科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标准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中国 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1号

南京师范大学 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邮政编码:210023

联 系 人:蔡琳晖

联系电话:025-85481220

电子邮箱:61185@njnu.edu.cn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

2020-08-22

国家电网公司4家直属单位公开

2020-05-06

国家电网公司3家直属单位公开

2020-05-06

浙能集团2020年应届生招聘开启

2019-10-27

深圳能源“招贤榜”已出,速看!

2019-10-27

热点排行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2016年校园招聘录用人选的公示
  • · 神维公司2018年第二批及2019年社会招聘公告
  • ·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2019年系统内公开招聘公告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2017年第二批 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公示
  • · 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单位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招聘!
  • · 国家能源集团珠海码头2019年系统内招聘公告
  •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关于2016年校园招聘录用人选的公示
  • ·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2018年补充用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告
  • · 大唐漳州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启事
  •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2018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公示
推荐阅读
  •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开选聘公告
  • · 深圳能源“招贤榜”已出,速看!
  • · 华能集团所属在京单位2019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 90人
  • · 国家能源集团招聘5000+人,本科可报!福建69人!
  • · 重磅!国家电网发布2019年高校招聘考试大纲!
  • · 史上最全!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64家所属单位公开招聘毕业生!
  • · 招聘啦!国家电网公司又有17家单位等你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