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旗舰篇】水电六局:走进非洲的多种角色
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是中央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骨干力量,中国电建承担了重要使命,并将非洲作为走出去的主战场。水电六局在赤道几内亚承担并良好履行了多种角色,得到国内建筑业的高度关注。
工程建设的实施者
中国电建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年间,国际化水平位列建筑类企业前茅。随着中国电建在非洲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日益加深,非洲市场为中国电建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目前在非洲有在建项目588个,分布在37个国别市场。
水电六局在参与赤道几内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九年中,建成了赤道几内业的标志性工程——吉布洛水电站,并通过巴塔电网改扩建工程、吉布洛上游调节水库等项目群,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赤道几内亚基础设施的主力,也使得“中国印记”深深融入赤道几内亚人民的工作生活中。
吉布洛水电站作为赤几的三峡工程,历时三余载建成投产,为赤几开启了使用清洁能源的新纪元,是赤几迈向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赤几总统奥比昂对此电站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誉为“应该载入赤道几内亚史册,如同1968年赤道几内亚获得独立事件一样。”
截至2015年底,电站累积安全运行47个月,达到国际安全运行水准,累计发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为巴塔、涅方、蒙戈莫、埃贝比因、阿尼索克、艾维娜雍等赤道几内亚主要城市输送了生产生活用电。
中国电建不仅建成了赤几第一座水电站——吉布洛水电站,并顺利移交赤几政府,而且实施了惠及百万赤几人民的大陆电网新建和改造工程,彻底结束了赤几靠燃油发电的历史,成为赤几政府提高国际地位、维护政治稳定、改善人民生活的有力保障。
目前,中国电建在赤几承担了包括培训、运行、采购等12个项目,合同总金额为12.3亿美元。
中非友谊的传承者
中非建交60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变,非洲也在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赤道几内亚的社会发展进程跨越前行,中非人民的友谊面临新时代义利观的考量。作为中国电建集团麾下的主力,水电六局坚持 “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方针,践行平等互信、以诚相待、人心互通、务实高效的理念。
中国电建在赤几生根运作近10年,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秉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理念,坦诚面对并妥善处理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双方都能从真诚友好和互利合作中受益,共存共赢。
赤道几内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虽晚,但政府致力于推广全民普及教育,在各省县村都设有不同的学校。由于长期受无电困扰,国民基础教育颇受局限。
中国电建对此进行了深度调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助学措施,助学范围从小学的教学用品、孩子们喜爱的足球、电脑,到中学的无偿用电、校舍翻新,直至捐建技术学校、开辟赴中国留学的绿色通道。
吉布洛水电站和大陆地区城市电网改扩建工程的建成投产运行,彻底改变了赤几儿童的人生:儿童们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影,收看到了赤几国家电视台的节目。吉布洛水电站发出的电能,通过巴塔电网改扩建工程,供给到赤几大陆地区的城市和乡村,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方式。目前,吉布洛水电站周边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乡村学校。
根据赤几没有电力技术培训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国电建捐助赤几政府建成赤几唯一的一所电力技术培训学校。
经过多方奔走,促成了中国与赤几开展电站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合作,为赤几选拔出的优秀青年进行为期2—5年的培训。
2013年5月,首批35名留学中国的学员正式毕业上岗,成为赤几历史上最优秀的水电站运行管理人员。2015年6月,23名赤几学员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成为赤几首批水电专业管理人员,并全部返回赤几参与到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
中国电建的友谊之举,善意之心,通过点滴善举向赤几政府、赤几人民传达,2010年,通过赤几当地慈善组织捐款200万西法,捐助索马里难民。此举既支持了赤几当地的慈善事业,也彰显了中国电建的广阔胸怀
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中国电建以“走出去”战略为引领,为了“走的更远,走的更好”,从单纯的竞争性项目向战略引领和项目超前统筹转变,释放中国企业的特色优势和比较优势,融入所在国的战略发展大盘,以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承包商,为所在国产业链条进行补链、延链、固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赤几一直在探求摆脱贫困的方法,近年来,更为提升国际地位、推进工业化进程进行着不断的尝试。中国电建将在赤几做成“小国家、大市场”的战略目标与赤几“小国家、大国际”的发展规划精准契合,在为赤几提供绿色、清洁、可再生电能的同时,中国电建对赤几境内最大的维勒河进行了全流域的考察,向赤几政府提供了翔实的调研报告,站在赤几发展的角度,论证深度开发维勒河流域水电资源在应对后石油时代,发展本国电力工业、提高赤几国际地位等方面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使其列入赤道几内亚2020经济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梯级开发维勒河,向周边国家输送清洁电能,建立支柱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该规划的实施,将为赤道几内亚国家和地区带去巨额的税收,直接、间接创造经济效益,实实在在为当地民生造福。而水电六局则通过高端战略融入,超前挖掘市场、超前掌握和利用市场项目信息,带动中国设备、技术、标准“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在吉布洛、巴塔电网、上调水库等水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推行属地化管理,雇佣赤几当地百姓参与工程建设,使他们通过工程项目,掌握了设备操作、电工、焊接、钻孔、混凝土浇筑、钢筋制作与安装、木模支立等技术,改善了生活,增加了就业机会。与赤几当地高校保持合作,为当地大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就业岗位,从2009年开始,每年暑假,都招收当地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参与项目管理或现场施工生产。除发放正常的工资以外,还额外奖励一部分表现优异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赤几政府没有国家中心实验室,为了赤几政府能对所有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依托中水电吉布洛建设中完善的工程实验设备,筹建赤几国家实验室,推行先进的中国水电行业标准和规范,并捐赠给赤几政府。
为帮助赤几政府提升国家基础项目管控能力和水平,资助1.5亿西法支持能矿部项目评审委员会。
中国电建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水电施工技术带到赤几,让发展中的赤几人民分享到类科技进步的共同成果,分享中非友好合作的成果。
赤几人民对此感念至深,赤几国家电视台录制了吉布洛电站专题宣传片,在马拉博等主要城市公共场合,在中非电力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反复播出。赤几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期刊大幅度报道中国电建对赤几国家和人民所做贡献。
法国国家电视台主办的《非洲之声》等欧洲主流媒体也对此进行了长久的关注,进行了持续报道。
水电技术转让、当地佣工技术培训,破解了赤几人才不足的发展瓶颈,提高了赤几政府对核心技术产业的自主管理程度。中国的发展经验、适用技术、资金等相对优势,为赤几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