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管理 > 企业风采 > 正文

水电七局•华东院“创新生态圈”点亮雅砻江

  2018-11-13 08:04:08    来源:水电七局 程芳秀 刘希民
A- A+
电力18讯:

10月29日,随着首批亲鱼被“播种”进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培育池,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华东院联合设计施工的“创新生态圈”——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正式投入运营,开启“服役”生涯。  

从2016年12月开始场平,至2018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历时一年半,杨房沟水电站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前瞻性做好流域内生态保护,通过增殖流放,全面维护雅砻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全景

开发保护齐并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上个世界80年代经济发展之初,我们发展模式是优先发展经济。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水利水电建设领域的生态问题更是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水电建设的任务不仅仅是完成项目,还要最大限度实现开发与保护并进。

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初期,杨房沟总承包部常务副经理陈雁高就提出以“环保优先”为基础,质量创样板、文明施工标化建设创亮点”的要求和目标,致力于在深山幽谷中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生态精品工程。

雅砻江,全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长1571千米,干流规划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由此可见,这个鱼类增殖放流站对于雅砻江整个生态环境的意义。

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将服务于杨房沟、卡拉、孟底沟和楞古4个水电站,由综合楼、鱼苗培育车间、鱼种培育池、仿生态鱼种培育池等组成,占地约4.44万平方米,不仅是雅砻江流域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也是全国首个采用仿生态野化训练鱼类的增殖站。预计最大养殖规模年流放量约250万尾,在建设期间的放流规模就已达到10.4万尾。

 

建设中的鱼类增殖放流站

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做好开发与保护并进,才能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创新机制破陈规

众所周知,杨房沟水电站作为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项目,被业内誉为“第二次鲁布革冲击”,引领了我国水电建设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实践,主体工程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同时开辟了国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的先河。

显然以前先施工再环保的老旧发展模式,已经匹配不上EPC项目高大上的特质,必须推陈出新求新生。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和谐共进”理念的引领下,杨房沟水电站创新机制,突破常规套路,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期间通过增殖放流进行生态补偿,前瞻性地做好流域生态保护,其做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尚属首例。

对于鱼类增殖放流站的施工设计,项目辅助工区主任夏志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主体工程施工前,先用两个月时间打造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对夏志强不按套路出牌的提议,大家持一致反对意见,理由是耗时过长影响工期,加上没有先例保证不了效果。

想要求得清渠,唯有寻求活水。经过数十次的“鏖战”,各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支持夏志强的“冒险行为”,相携“寻求活水”。

 

夏志强为记者介绍鱼类增殖站

为了使安全环保环境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工区不仅将环保理念放在胸中,更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个环节每个人的职责,真正有效落实安全环保人人有责。牵一发动全身,建设上每走一步都与生态环保有着密切关系。

从大处着眼,细节着手,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杨房沟工程建设不得不提的闪光点。

科技创新作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个生产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上,更是在职能管理中。管理作为顶层设计,不仅维持企业组织的存在,同时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科技给管理带去了新的活力,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站采用科技手段创新管理的方案,将科技运用到各个职能管理中,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提高了现场管理效率。

为加强对施工作业区的环境监控,鱼类增殖站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仪,实时显示环境状况指数。启用门禁系统方便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管控,并将人员进出的实时情况反映到管理中心。在此基础上,可实现考勤管理以及新员工的进场安全培训教育,做到了安全培训全员无死角,工程安全生产平稳受控。

为实现养殖生产自动化管理,鱼类增殖站增加了养殖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养殖水的含氧量、PH值、蓝藻、叶绿素等多种指标进行实施监测,并实现远程传输,自动报警,自动增氧和自动投喂料等功能,大量节约了养殖成本,实现了养殖自动化。

为优化增殖站物资管理,辅助工区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一套智能仓储管理软件,物资验收入库后实行扫码领用发放,自动盘库、自动生成报表,减少了仓储人员配置,往常需配置3-4个人的仓库,现在仅需一个人即可极大的节约仓储成本。“太前卫了,在这里领取材料就像在大型超市购物一样。” 外来参观人员看了以后均为这套系统竖起大拇指。

 

物资扫码领用

总之,通过将科技手段运用到现场生产中,用科技手段创新管理,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也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鱼类增殖放流站还增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生物净化等设施。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用水,循环利用,既保护水源环境又提高了利用率。通过在仿生态鱼池种植沉水水生物、挺水水生物及生物膜将养殖污水进行生物净化,保证水环境“历久弥新”。

雅砻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设成果是水电七局与华东院重视环境保护和流域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杨房沟建设者身体力行的回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雅砻江流域最大的鱼类增殖站已经建成并投产使用,水电七局在雅砻江上又书写了一个传奇。惊涛正拍岸,万尾鱼正跃,期待水电七局在雅砻江流域的下一个惊世之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热点排行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
推荐阅读
  •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厂 “相城工匠”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