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 气决“泉”达——西北院总承包的陕西甘泉县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纪实
83天!从2017年4月8日全面开工建设,到6月29日并网发电,甘泉县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全容量一次性成功并网发电。
83天!这个位于陕西甘泉县纸坊村的一道川地,83天前还是种了多年、每亩地年收入只有700元的玉米地。
83天!方方面面都觉得,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太多“情况不明”的状态下,完成这项任务,怎么看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西北院人就这么干了!而且干成了!!据最新统计:自6月29日发电以来,截止7月31日,陕西甘泉县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已经发电2997680度!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目标。
甘泉县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陕西省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前,政府组织专家组要针对这一批四五家光伏电站进行检查验收,召开“启委会”。地点定在黄龙县,各家的资料、报告都备齐了等在会议室。可当专家检查完我们的项目后当即决定,“启委会”就在这里开,在“样板工程”开!这样才最有说服力。
改了30版的图纸
2017年春节后刚刚上班,甘泉光伏项目的业主方就来到了西北院。项目业主是一家民营企业,与民企开展类似的合作,开了西北院经营的先河,经过几轮的讨论,最终握手成交。“扶贫”项目的特点也是促成此番合作的重要推手,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项目建设地提供240万元扶贫资金,扶贫范围涉及50个村,贫困户800户。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项目建设地提供240万元扶贫资金,扶贫范围涉及50个村,惠及贫困户800户。成为西北院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的最佳诠释!
项目设计负责人段青说:“这个项目唯一的特点就是急!时间紧任务急,资料缺。”
2月19日,段青带领团队第一次来到现场开展前期勘察,春寒料峭的高原深沟里自此的一段时间里就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针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实地勘察的结果却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由于设计上拿到的地形图与当地的地形地貌严重不符等原因,他们发现项目前期的勘察设计方案及可研方案几乎都要重新修改。
段青说:“项目工期紧张,为完成设计任务,我们专门组建了6个人的设计团队,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板块。加班加点伴随着整个项目工期,几乎所有的图纸都要重新设计,前前后后改动了30版,包括3种平面布置图、8种土建图纸、19种电气图纸、10种通信图纸、1种暖通图纸等等”。
业主拿地不规整、地形呈翅膀状,一次又一次倍增的设计难度,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每个阶段的设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设计是这个项目的前提,设计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配合前方,一有情况,段青总是想尽办法赶来解决问题,让我们很感动。”项目经理王涛说。“有天晚上9点多,要向段工请教几个设计问题,我拨通了段工的电话,嘈杂的声音里还有婴儿的哭声,简单沟通后,我就匆忙挂掉了电话,后来才知道,因为太忙段工平常根本无暇照顾襁褓中的孩子,那天孩子病了段工正抱着孩子在儿童医院就医……”
占地1000亩的工程
3月6日,项目经理王涛带着一帮90后的小伙子来到现场,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黄土台塬和山沟里坐落的人家。
陕北的初春依旧很冷,零下的温度,冰封的土地,完全无法动工。小伙子们开始找房子、置办办公用品,安置项目部。3月10日,甘泉县政府举行了甘泉县2017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甘泉光伏扶贫项目正式进入实施环节。由于当地天气、人员等限制和影响,4月8日项目才正式动工。工地地形复杂,南高北低,施工难度很大。鉴于业主要求、当地地形地貌特殊、项目自身扶贫特性等因素,20兆瓦总容量的项目被设计为两大部分:农光互补区15兆瓦,农业大棚区5兆瓦。原征地因种种原因不断调整,最终项目实际征地超过1000亩。常规的施工工序在这里就显得那么“繁琐”,桩基浇筑、支架安装、光伏板安装、电气安装、设备调试、通信对点、并网验收、启委会、倒送电,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是惊心动魄、步步为营。
眼看着对点、装机浇筑完成,要开始进行支架和光伏板安装,但由于光伏物料紧缺,支架和光伏板没能到货,工地上200多工人无法开工。考虑到物资到货后,必须第一时间赶进度,现场的工人也不敢裁减。630越来越近,建设公司采购部的翟莎主任知道情况后即刻安排采购部所有人出去催货,盯赶工、盯装车、盯运输,所有的运输司机和采购部工作人员、生产管理部工作人员临时建立采购应急微信群,第一时间在群里沟通交流,汇报物资运输进度,司机出发后,每隔一个小时共享一次定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揪起来了,等待着物资到位。
5月26日大棚区支架和板子全部到位,该项目采用耐候钢支架,除了抗氧化防腐作用强之外,重量也比之前的热镀锌钢材重很多,加上大棚区的前支架高度近3m,后支架高度仅7m,作业难度非常大。但是大家顶着大太阳,在高温、高空中完成总容量为5兆瓦大棚区域的支架及光伏板安装。6月27日,经历33天时间,整个大棚区成型,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泛着一层层耀眼的光芒,显得格外美丽。
箱逆一体化设备的运用是该项目的又一大亮点。它是将箱变和逆变器组合为一体的设备,此设备的应用,一方面,免去了传统模式下土建基础工的施工流程,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项目节省了很大的成本;另一方面,一体化设备投运,可以提高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时间,缩短工期;同时,一体化设备内部接线精准,也使得后期运营更加可靠。
压力、感动、感谢!
并网前的一周时间里,王涛是睡在项目部的,他不敢合眼,生怕有一个小细节出问题,连着好几日,紧盯每一个工序,确保调试完毕后,才松了一口气。
项目部的小答,早已定好的婚期是“五一”,4月29日还在工地忙碌。结婚三天后留新婚的妻子独自在家,又返回了工地。
“启委会”是发电前由业主、建设方、监理等共同组成的验收委员会,是决定能否按期发电的“大考”。
6月27日,按照原来的计划和相关通知,启委会要在黄龙县集中召开,业主方将所有会议资料全部拿到黄龙县,等待着会议召开。验收方却在6月27日当天来到项目地突击检查,检查完毕后,检查组的领导们将本项目高度评价为“样板工程”。鉴于此,检查组人员宣布第一次启委会在甘泉项目现场召开。甘泉项目部的领导和同事们既喜又忧,喜的是“样板工程”的认可,忧的是资料都已送到了原定开会的黄龙县,那就随俗为变,马上重新整理打印资料。项目顺利通过了此次会议的考核,为全面并网验收又节省了一天时间。
外送线路的成功接入也是保证项目顺利并网的重要保障。
线路全程16.2公里,需要翻山越岭,绕过弯弯曲曲、层层叠叠的台塬和深沟,为了抢占630,参战各方拼尽全力,顾不上吃饭喝水,就差住在现场了。奇迹总是眷顾辛苦付出的人们,在与地方电力施工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常规3个月才能完成的线路工程,他们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
项目的成功并网,离不开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西北院各级领导多次到现场亲自督导,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采访项目经理王涛时,他用3个词概括了整个建设工程中的感受,那就是:“压力、感动、感谢”。“压力”,来源于项目是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第一次国企与民企的合作,最主要的是时间紧张,很多工作无先例可循;“感动”,发生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从设计人员到采购人员再到施工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倾力付出令人动容;“感谢",感谢工程建设工程中给予项目高度重视且给出指导建议的领导们,感谢为项目成功并网付出努力的同事们。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