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先行“储能”——中国能建江苏院拓展新型业务谋发展
近日,中国能建江苏院(以下简称“江苏院”)正式进军储能市场,7月6日签订了“中天科技如东本部6兆瓦时分布式储能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合同”,7月7日又闻喜讯,确认中标“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基于盐穴压缩空气智能电网储能系统项目”。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江苏院在储能系统逐步兴起的当口把握住了良机。
储能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它折射出整个能源行业的变革与格局生态的调整,并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能源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江苏院开展了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永久会址智能电力规划、中国能建集团园区智慧能源系统研究、苏州示范区主动配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秋藤~高旺220千伏线路电缆隧道工程、南京地铁七号线外业勘测任务……为点燃新一轮发展引擎,江苏院积极介入智慧能源、储能、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智能配电网、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等新领域,培育新业态,为未来描绘新的蓝图。
把脉政策形势 探索业务新方向
当今能源形势瞬息万变,传统的勘测设计市场和总承包市场开发的难度不断增大,国内电力建设投资规模下降,竞争却日趋激烈,收费标准持续降低,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如若故步自封,则意味着停滞不前。
在向工程公司转型的过程中,江苏院科学分析研判眼前形势与困境,深入探究能源供给和消费领域,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紧跟行业领头羊,力求在常规业务之外打开一条新的发展通道。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指出,到2020年,国家全面启动能源革命体系布局,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根本扭转能源消费粗放增长方式,实施政策导向与约束并重。“这意味着,传统的煤机燃机项目向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并且刻不容缓,”江苏院发电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葛新锋谈到传统电源业务的转型,“我们一方面要坚守大容量高参数的煤机设计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省内外或海外的燃机设计工作,并努力实现H级燃机的业绩突破。紧随行业发展的脉搏,逐步将光热发电、多能互补(含小型燃机分布式能源)、各类储能项目纳入发展规划。”
微妙的局势变化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同样存在。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估算,五年时间内将有上万亿资金注入可再生能源市场。这块庞大的蛋糕,参与者能分得多少,消化多少,“这取决于企业能否在行业的变革中找准新的业务增长点“,江苏院新能源工程公司王磊表示。面对新能源市场的转型,江苏院必须紧跟政策、主动出击、突破壁垒。近年来,土地资源集约型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取代逐渐减少的大型地面光伏,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陆上风资源的减少也推动了海上风电项目的进程,这些领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除此以外,在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方面,江苏院经过持续多年针对配网高端业务的密切跟踪和技术营销,如今已在园区智慧能源、主动配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增量配电网、无线专网、智能充电塔等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在非电领域也有突破性进展,稳步推进南京地铁七号线的外业勘测,完成了跨海路桥钢管桩试桩任务,还中标了一批防洪评价及补偿专项设计业务。
利用区域优势 挖掘优质资源
拓展新型业务,江苏院首先立足省内,借助区域优势,挖掘省内优质资源。
以中标的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为例,作为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依托的正是江苏金坛盐盆的盐穴资源条件。据介绍,金坛盐盆是我国东部地区综合指标最佳的大型盐矿,借助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能充分利用地下盐穴资源,以压缩空气为主要机制实现能量存储转化。
据称,通过这种新型技术,用电低谷时可吸纳“弃能”,使之转化为空气分子的内势能,而当用电高峰到来之时,分子势能释放使之做功发电,可大幅改善发电用电的时空结构。这种“补峰应急”与“调频稳压”技术,大大优化了电力资源配置。
“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负荷发展及可再生能源开发情况,我们有条件构建基于盐穴空气储能发电系统的微电网工程,远期具备百万千瓦级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源开发规模,可打造面向江苏全省的大型调峰电源基地,形成金坛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江苏院发电工程公司总经理葛小丰介绍。
同样在省内,常州、苏州是江苏院开展主动配电网工程的试点城市。目前,苏州主动配电网工程示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正在创新顶层设计;而在常州,已建成了全省第一座“不停电”的智能充电站——常州武进高新区凤林路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
所谓“不停电”,突出表现在充电站的离网运行模式。“如果充电站进线因故退出运行,造成全站失电时,就由储能系统及光伏发电提供应急电源,为充电站内应急用电负荷及部分充电桩供电,保障充电站正常运行;当充电站进线恢复供电之后,再由储能系统存储所需电能。” 江苏院配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苏麟解释。
在设计过程中,江苏院创新尝试了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接口、预制舱式储能系统、站内分布式能源管控后台等技术,实现对源(光伏发电)、荷(可控负荷)、储(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利用。江苏院配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苏麟介绍之所以选择常州,因为“该城市配电网网架较为完善、自动化程度较高,已有大量分布式电源实现并网发电,推进智慧能源有助于平抑分布式电源所带来的功率冲击、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形成多能互联、清洁发展、智慧城市的社会新形态。”
另在无线专网领域,江苏院首次涉足的江苏电力1.8G LTE无线专网试点项目在南京、苏州、常州等三个试点区域建成投运。高耸的无线通信铁塔悄然竖立,与电力铁塔相映成辉,承载着用电信息采集、负荷控制、配电自动化、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分析、多媒体固移融合会议交互新能源接入实时监测等业务应用。
据悉,试点地区无线专网能够将电力通信网的“神经中枢”骨干网络与电力用户联接起来,实现面向电源、电网和负荷侧的全业务、全覆盖,电力通信基础网络的全面彻底贯通,被誉为“应对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一次重要突破”。
与此同时,随着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关键技术的日臻成熟,江苏院也逐步将业务拓展至省外。在西藏、内蒙、冀北等地,该院关于配电网、配电自动化、主动配电网等项目均开花结果。尤其是得益于近年针对冀北地区的持续关注、深入合作与长期技术营销,该院近期已完成秦皇岛10千伏宁海大道智能开闭所设计,争取集成服务总包,这是该院在省外主动配电网建设领域的首次试航,此外还正积极拓展在秦皇岛地区分布式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的设计、总包业务。
精于“低头做事”,勤于“抬头看路”
承接新型业务,势必要经历新旧观念的冲击、新旧角色的转换、新旧技术的更迭,“既然选择顺势而动,奋勇出击,我们就要牢牢把握最先进最前沿技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深入能力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江苏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升华说道。
江苏院密切关注重要技术发展动态,灵活掌握能源建设的技术需求,在常规项目的争取和执行同时注重技术积累,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不仅精于“低头做事”,更勤于“抬头看路”。
新型业务所涉及的技术,如智慧能源、主动配电网、储能、微电网、光热、海上风电等技术等在设计市场上都较为前瞻,科技含量很高。“我们未雨绸缪、早作储备、提早介入,以现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能力提升与技术营销,参与国网、南网、中能建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标准制定,相信这些领域将来势必成为众多市场主体竞争的热点。”江苏院配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苏麟满怀信心。
为推进前瞻性项目的实施,江苏院系统规划,合理调配,分别组建了园区智慧能源、储能电站、主动配电网、光热发电、多能互补等专项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探索不同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注重专业技术传承,培养跨专业技术能力,加强核心骨干队伍建设。
如在不同地区设置驻点,因地制宜收集区域资源,抢抓机遇,开展就地化服务工作,这批专门设立的办公室既是办事处也是根据地,以“人员常驻、服务上门”的形式围绕业主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服务,践行全员营销的号召。
在集中投标争取业务阶段,为攻克新型业务的技术壁垒,江苏院通常集结调动多个专业的技术骨干,“让技术人员介入到市场开发过程中”,联合成立专项投标工作组,研磨消化招标资料,精心编制投标文件、分析内外形势、找准市场机遇,为承接新型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交流,组织培训、充分调研。先后组织参与分布式光伏与精准扶贫论坛、参与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探讨、参观SNEC中国光伏展览会、联合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研讨前沿技术及设备研发,邀请资深专家开展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专题培训,与中国能建集团、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开展智慧能源项目合作交流。
“我们要求每一位员工以责任意识与‘工匠精神’应对新的挑战。”江苏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升华说道。江苏院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质量服务为依托,围绕“清洁、高效、智能、互联”目标,开展符合国家能源政策与电改方向的市场业务,在新型业务领域再建新功。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