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广东院:转型发展的“广东院经验”
中国能建广东院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稳步深化改革,推动业务转型,坚持创新发展,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广东院累计签订总承包合同额为“十一五”的5.16倍,总承包业务涉及火电、输变电、清洁能源、网信、智能电网、非电等板块,已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业务;累计签订国际合同额为“十一五”的4.02倍,项目遍布亚、非、欧,国际经营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落实国际业务优先。在组织结构上,创新应用了国际业务“拳头”理论,赋予分公司国际业务经营生产权限,由主要跟踪国际发电业务转型为同时跟踪发电、电网、网信、非电等多线业务,夯实国际工程公司发展基础。在市场开发上,一是规划引领,通过能源规划咨询服务培育和发掘潜在项目机会;二是投资驱动,以EPC+F,EPC+I等形式获取承揽总承包业务的优先权;三是培训搭桥,挖掘多层次技术培训合作机会,搭建高层交流的桥梁,打造企业品牌。
打造网络信息、工民建等非电业务增长引擎。广东院网信业务遍及南网五省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盈利模式。以配网咨询、规划及工程设计为主,逐步有选择地开展配网工程总承包。总承包方南网综合基地、鼎和大厦、质子医院等大型工民建工程,在非电领域取得了突破。
勘察设计咨询业务加快转型。一是将传统的电力规划扩展为综合能源规划;二是切入产业链前端,将更多规划咨询项目开发成设计或总承包项目,延伸价值链条;三是在特高压输电、核电、清洁燃煤等前沿技术领域与时俱进。
总承包业务向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转型。目前,广东院已拥有1000兆瓦火电、600兆瓦火电、300兆瓦火电(燃煤和9FB燃机)、500千伏输变电等总承包业绩,并兼具清洁能源、网信、特大型综合建筑群等专业的总承包业绩。完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严控项目风险,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探索产投融商业模式,实现较高比例综合收益。广东院探索产融结合模式,采用产业基金为风电、光伏项目利益相关方搭建资金平台。2015年,综合开发完成了河源光伏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广东院重点关注政府主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等。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结合,寻找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PPP项目。
广东院将继续贯彻中国能建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工程公司,为开拓中国能建发展新境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