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国家的“金色名片”——北京院文物保护领域发展纪实
2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他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提高国民素质,就要传承和汲取文化根脉中的道德力量,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文物,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金色名片”,所以一定要护好擦亮。所谓“擦亮”,就包含着对于文物的保护以及合理适度利用。
六十多年来,北京院凭借着一流的技术实力、卓越的工程业绩和优秀的人才队伍在水电勘测设计领域享有盛誉,但人们对北京院在文物保护业务领域的业绩和贡献却知之甚少。其实,早在1997年,北京院就开始涉足文物保护工程治理业务,经过二十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今天的北京院已经成为了擦亮国家“金色名片”的专业队、国家队。
推进联合互补 加大业务拓展
北京院将先进的岩土工程治理理论和文物建筑保护理念相结合,先后完成了段祺瑞府影壁墙地基加固工程、永定门城楼复建地基处理工程、老山汉墓病害调查及边坡治理工程、大葆台汉墓病害调查及治理、云居寺石经山抢险保护工程和大足石刻宝顶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等几十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项目,在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007年,北京院成功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及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同时拥有勘察设计和施工资质,使得北京院在文保领域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文物保护业务,北京院还与具有较强互补共赢关系的相关单位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北京院已经与中国遗产院、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和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和互补配合关系,并共同完成了香山静宜园永安寺修缮工程、延庆烧窑峪摩崖造像加固工程等项目。就在2016年1月份,北京院文物保护业务捷报频传,不仅成功中标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石窟加固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所承接的云居寺石经洞抢险保护工程还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选为2015年度“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工程”。
在文物保护工程市场化、规范化的趋势下,北京院还在积极寻求与文物结构、本体保护等领域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打破专业和区域界线,加大业务开拓力度,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互惠共赢。
树立品牌形象 优化营销策略
目前,文物保护行业市场化的进程在进一步加快,从项目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各生产环节中,还必须尽可能关注业主体验、关心业主需求,进而展示企业工程业务水平,确立企业产品质量形象,扩大企业业内影响力。从以顺利、合格完成项目为生产目的,向以项目生产作为依托,树立公司品牌、增强业主认同感和信任度、增强与业主互动关系为目的的经营策略转变,是北京院在文物保护业务领域走过的一个必然历程。
在大足石刻水害治理工程方案中,北京院运用三维设计和汇报技术,使业主和文物专家对方案的整体部署、实施过程等有了非常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得到了各方一致认可。将这种体验式的营销方法通过各种专业手段应用到工程中的做法,正在更广泛地应用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的各流程中。力求让非专业性客户群体,包括业主及其他相关方切身体验到规划、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案,进而增加其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认可。目前,北京院已通过市内外几十个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与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文委、延庆县文物管理所、重庆市文物局、大足石刻研究院等多个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加快自主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力度一直以较高的水平持续增长,但是随着文物市场的日臻规范,工程造价日趋透明,劳动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同行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北京院把“加快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快文物保护业务发展的突破口,致力于推进技术升级,包括技术手段的升级,模块化、工法的总结、复制、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北京院在危岩体保护方面,大胆尝试采用深造锚头、表面平整,并收集钻孔产生的原岩粉末以不同比例掺合调制水泥浆涂抹锚头的方法,较好地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文物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在地基处理方面,已开创性的采用扩孔树根桩解决古建筑的地基加固问题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大足石刻水害治理工程中,将把帷幕灌浆等传统施工工艺根据文物古迹保护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良,应用到文物古迹水害治理中去。这些施工技术和方法,都是文物保护业务最前沿和尖端的。
新形势下,北京院将继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将先进的岩土工程治理理论和文物建筑保护观念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作业人员能力,做精做细岩土工程业务,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队伍建设 构建管理体系
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施工行业是一个以高素质人力资本为主导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紧紧把握这个核心点,构建有利于人力资本发挥和增强人员凝聚力的人力管理制度体系,是北京院文物保护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近年来,北京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文物保护业务人才队伍。通过实施“师带徒”、“精英计划”等人才培养方法,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并将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与公司发展壮大的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大量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北京院尤其注重在工程实践中锻炼人才,以“干好一个工程,培养一批人才”为理念,培养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文物保护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加强文物保护,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日渐重视及相应配套政策的出台,文物保护工程治理业务必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北京院将继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为擦亮国家的“金色名片”贡献更大的力量。
云居寺石经山抢险加固
南小街439号院加固工程
辽金城垣博物馆结构加固
老山汉墓防渗水工程
大葆台汉墓遗址保护设施养护工程
大足石刻调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