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科技 > 新闻 > 正文

建强电网创新科技 促进新能源消纳

  2022-01-1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月10日5时30分,吉林省西部地区气温降至零下22摄氏度。在白城市区外的舍力风电场三期220千伏送出工程现场,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冻土层上开展基坑开挖作业。

  2021年,吉林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突破千万千瓦大关,新能源发电量190.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8%。“十四五”开局之年,吉林新能源产业迎来“开门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快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为吉林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提供电网支撑。

  超前布局 打通网络

  “去年,我们的施工量远超以往。”国网吉林电力建设部建设管理处处长周子龙说。

  2021年,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工程启动,在建新能源项目规模600万千瓦。国网吉林电力投资59.7亿元,加快建设500千伏龙凤、甜水等新能源送出工程,提升西部电网新能源汇集和送出能力;完成中部网架完善工程和500千伏“平安—包家—东丰”第二回输电通道建设,提升吉林电网东西互济能力,新建66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长度1161.46千米,新增变电容量405.1万千伏安,保障了当年新能源项目集中建成后能“并得上网、送得出电”。

  “2021年,我们完成13项新能源并网配套送出工程。”周子龙介绍,“今年上半年,我们要建成投产这样的工程16项。”该公司优化施工组织方式,在更大范围推进“机械化施工”试点,探索“无障碍施工”,全面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随着电网网架持续升级,吉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逐步突破,清洁的电能通过大电网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科技创新 破障前行

  1月10日,吉林迎来新一轮降温,居民集中供热进入一年中的高峰,所有在运行热电机组进入抽汽供热模式。

  “每到冬季,为了同时满足城市集中供热和新能源消纳,电网调度调峰压力都会大很多。”国网吉林电力当值调度长高重晖说。

  截至2021年年底,吉林省新能源装机1010万千瓦,占并网电源总装机的三分之一。年底大风期与供热期重叠,风电、光伏发电因自身间歇性和波动性反调峰特性明显,电网调峰难度加大。

  “我们创新打造‘热-电联合调度’体系,同时借助我们开发的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热负荷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调度更精准,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保证了供热质量。”高重晖说。该公司还开发了多能流综合能力管理与优化控制系统。“这套系统首次将调节措施聚焦于供需两侧。”国网吉林电力调控中心新能源处专责李宝聚介绍,“除调节发电侧电源,我们充分利用源网荷储不同资源的调节,实现优势互补。”

  吉林虽为新能源资源大省,却曾存在负荷空间小、调峰压力大的情况。国网吉林电力坚持科技引领,建起风电调度运行技术支撑体系、大规模风电安全防御和风电消纳技术体系、“热-电联合调度”体系等新能源调控系统,促进省内新能源可持续发展。2021年,吉林电网新能源利用率97.5%。

  如今,吉林再次进入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期。国网吉林电力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依靠科技创新解决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保障吉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消纳和调度精益化水平同步提升。

  巧用“杠杆” 增加消纳

  在2021年的全国绿电交易启动会上,吉林省交易电量5.76亿千瓦时,极大拓宽了支持绿色电力发展、消纳的投资渠道,加快了新能源企业成本回收进度。

  “吉林新能源发展迅速,应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在吉林新能源消纳座谈会上,国网吉林电力相关人员提出建议,省能源主管部门、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机构等达成共识。近年来,该公司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拓宽新能源市场,在东北率先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纳入市场参与交易,还将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纳入市场化交易,形成省内已存在新能源发电方式市场化全覆盖。

  该公司借助市场杠杆推动新能源市场机制创新,创新交易品种,推进省内新能源发电权置换及重点工业客户、应用蓄热式电采暖客户、有用充电桩充电需求客户等适时参与新能源交易。2021年,吉林新能源交易电量77亿千瓦时,消纳空间进一步加大;建立起“风火互保”鼓励外送市场机制,用市场杠杆推动发电企业主动拓展省外消纳空间,实现外送电量118亿千瓦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辛保安:未来5年投3500亿美

2021-01-29

辛保安: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 推

2021-01-29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华能舒印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首届

2019-09-14

热点排行
  • · 2018年度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奖励评审结果公示
  • · 达州公司电除尘设备改造节电率超50%
  • · 朗新明“高铝粉煤灰优化分解利用技术”获重大突破
  • · 山东公司获全国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 · 大渡河公司获2013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
  • · 荆门电厂自制汽缸检修平台节约7万元
  • · 龙源冷却获北京经开区专利专项资金
  • · 国电科环“合同能源管理系统开发”获北京科委支持
  • · 大渡河公司导向浮子式水位计获实用新型专利
  • · 联合动力思达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推荐阅读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