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信息化: ERP 还是 MIS ?
2003-10-24 16:03:24 来源:中国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随著我国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深入,电厂也逐步进行市场化转型,其管理也需要更为科学的信息决策系统来支撑。针对电厂的信息化,有两种声音,一是对原有M IS进行改造,一是全盘上马E RP,到底孰优孰劣?从本期起,本版分上、下两篇刊发发电厂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观点,敬请关注。
作为一个发电企业,在安全性、可靠性约束条件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它的主要目标。因此,电厂的管理重点从传统的计划生产,逐步过渡到基于科学调度和竞价决策的市场化生产。
传统M IS系统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电厂M IS是根据电厂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体系,它基本上与电厂的行政管理体系结构相符合,各部门将其生产经营的各种数据通过不同的方式录入计算机,通过一定的处理,供各类人员查询和统计,把用户的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上,实现了无纸办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传统意义和功能上的电厂M IS只能起到一个数据收集的作用,实现生产、运行、管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展现的功能,但存在几个主要的问题:
1. 数据基本上是一种相对的静态,数据分析的功能很少,缺少有效的决策支持,电厂领导在决定申报电量和电价时,不可能亲自去查阅大量基本数据,更何况这些数据可能散布在电厂各个部门,于是决策多依靠经验判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 对设备的管理通常局限在设备的台账、检修记录、消缺记录等单一静态的记录上,设备从发现缺陷到检修消缺的管理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以及对流程的监督考核管理。
3. 缺乏 总体数据规划、数 据(应用)整 合,存 在或多或少的“信 息孤岛”,部分数据有冗余和二意性,不能融合到整个管理信息平台上。特别是电厂的生产实时信息,如D CS、 SCADA、 SIS,水调水情监控等信息,不能充分地为M IS所用,不能为决策和数据挖掘服务。
4. 功能上缺乏与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接口和相关的辅助服务功能,只实现了单一的接收信息和报价的功能。
电厂M IS的目标和需求
传统的电厂M IS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电厂需求,作为独立的发电企业,电厂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厂迫切需要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引入电厂M IS,来强化管理流程。通过数据整合的技术,将电厂生产的实时系统数据引入到M IS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同时要求在传统电厂M IS系统的基础上,能完成根据设定的条件和数学模型,对生产和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让数据流起来,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非线形多元矩阵、人工神经元网络、决策树等辅助决策模型对数据流进行处理。从而得出各类优化目标下的辅助决策,甚至给出推荐的上网电量和电价。减少盲目性,提高竞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能通过灵活的流程定义,将设备检修、消缺等典型工作进行规范,增加设备资产管理方面的功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跟踪,通过项目管理、物料管理,采购管理、人员管理,来提高设备检修的效率,减少设备检修的时间,达到对设备资产运行状态的动态考核。
因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厂M IS建设,从技术层面上看,需 要综合采用企业信息门户(E IP) 技 术、企 业应用整合(E AI) 技术、企业 设备资产管理(E AM) 技术、工作流 (W ork Flow) 技术、决策分析模型等来构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能将发电企业的全部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在E RP的思想指导下,运用可定义的工作流,对生产调度、设备运行等业务模块进行规划;采用合理的决策分析模型,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设备折旧、物资消耗、报价策略进行分析,完成一个发电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运用ERP思想规划电厂MIS
ERP (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作为新一代M RPⅡ,其概念由美国G artner Group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仅经过几年的时间,E RP已由概念发展到应用,并被认为是当前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最初E RP的思想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制造业,它一般分为财务、仓库、采购、分销、制造等模块。从广义来讲,电厂也是一个生产企业,它同样存在原材料的采购、存储、消耗,产品的生产销售、财务的结算。即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在企业的流动。将E RP的管理思想和软件结构用于电厂M IS的建设中,是解决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的新需求的可行方法。E RP是市场竟争全球化形势下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方案。它以M RPII为核心,进行企业业 务流程重组(B PR),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供需链管理(S CM )。
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它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还包括<
作为一个发电企业,在安全性、可靠性约束条件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它的主要目标。因此,电厂的管理重点从传统的计划生产,逐步过渡到基于科学调度和竞价决策的市场化生产。
传统M IS系统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电厂M IS是根据电厂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体系,它基本上与电厂的行政管理体系结构相符合,各部门将其生产经营的各种数据通过不同的方式录入计算机,通过一定的处理,供各类人员查询和统计,把用户的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上,实现了无纸办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传统意义和功能上的电厂M IS只能起到一个数据收集的作用,实现生产、运行、管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展现的功能,但存在几个主要的问题:
1. 数据基本上是一种相对的静态,数据分析的功能很少,缺少有效的决策支持,电厂领导在决定申报电量和电价时,不可能亲自去查阅大量基本数据,更何况这些数据可能散布在电厂各个部门,于是决策多依靠经验判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 对设备的管理通常局限在设备的台账、检修记录、消缺记录等单一静态的记录上,设备从发现缺陷到检修消缺的管理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以及对流程的监督考核管理。
3. 缺乏 总体数据规划、数 据(应用)整 合,存 在或多或少的“信 息孤岛”,部分数据有冗余和二意性,不能融合到整个管理信息平台上。特别是电厂的生产实时信息,如D CS、 SCADA、 SIS,水调水情监控等信息,不能充分地为M IS所用,不能为决策和数据挖掘服务。
4. 功能上缺乏与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接口和相关的辅助服务功能,只实现了单一的接收信息和报价的功能。
电厂M IS的目标和需求
传统的电厂M IS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电厂需求,作为独立的发电企业,电厂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厂迫切需要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引入电厂M IS,来强化管理流程。通过数据整合的技术,将电厂生产的实时系统数据引入到M IS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同时要求在传统电厂M IS系统的基础上,能完成根据设定的条件和数学模型,对生产和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让数据流起来,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非线形多元矩阵、人工神经元网络、决策树等辅助决策模型对数据流进行处理。从而得出各类优化目标下的辅助决策,甚至给出推荐的上网电量和电价。减少盲目性,提高竞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能通过灵活的流程定义,将设备检修、消缺等典型工作进行规范,增加设备资产管理方面的功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跟踪,通过项目管理、物料管理,采购管理、人员管理,来提高设备检修的效率,减少设备检修的时间,达到对设备资产运行状态的动态考核。
因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厂M IS建设,从技术层面上看,需 要综合采用企业信息门户(E IP) 技 术、企 业应用整合(E AI) 技术、企业 设备资产管理(E AM) 技术、工作流 (W ork Flow) 技术、决策分析模型等来构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能将发电企业的全部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在E RP的思想指导下,运用可定义的工作流,对生产调度、设备运行等业务模块进行规划;采用合理的决策分析模型,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设备折旧、物资消耗、报价策略进行分析,完成一个发电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运用ERP思想规划电厂MIS
ERP (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作为新一代M RPⅡ,其概念由美国G artner Group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仅经过几年的时间,E RP已由概念发展到应用,并被认为是当前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最初E RP的思想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制造业,它一般分为财务、仓库、采购、分销、制造等模块。从广义来讲,电厂也是一个生产企业,它同样存在原材料的采购、存储、消耗,产品的生产销售、财务的结算。即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在企业的流动。将E RP的管理思想和软件结构用于电厂M IS的建设中,是解决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的新需求的可行方法。E RP是市场竟争全球化形势下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方案。它以M RPII为核心,进行企业业 务流程重组(B PR),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供需链管理(S CM )。
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它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还包括<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247亿!国家电网最先发力,能源新
2020-06-16
- 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苏
2019-09-13
- 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
2019-06-13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
2019-02-24
- 谋求整体上市?国网信通拟以“云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