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观点 > 正文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现状:由“亡羊补牢”到“守株待兔”

  2013-09-17 09:58:2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物联网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肩负着再次升级各个产业的重任。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各个行业在物联网的武装下必将焕然一新。物联网虽然对各个应用行业的优化形式不尽相同,但是它的本质还是一样的,都是围绕信息的感知、传递、处理展开的。就目前物联网对大多行业的改造来看,是由“亡羊补牢”到 “守株待兔”的转变。

  2009年自物联网概念的热炒以来,智能安防、智能电网、智能农业等一些列冠以智能的行业也随之粉墨登场。虽然智能安防的查秋毫、智能电网的坚如磐石、智能农业的呼风唤雨看起来智能的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物联网的三层构架展开的,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信息的捕获。我用“守株待兔”来描述物联网感知层捕获信息的特征。

  “亡羊补牢”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行业仍然停留在“亡羊补牢”的现状。以电网为例,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都可能导致电网的安全问题。比如一个在煤矿上方的电线杆可能由于地质的慢慢塌陷而发生倾斜,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发现这一异常的,等到这只电线杆那天倒下的时候把线路破坏而被迫停电时,我们这时才意识到电力设施异常,从而开始人工巡查。在安防领域,目前仍然是家里遭窃,发现报案,然后警察抓小偷;在农业方面,仍然发现了作物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才赶紧浇水;在健康问题上,总是到了病发的时候才感觉到身体不适,才去就医。这就是目前大部分行业的现状,各个行业存在的基本问题就是无法及时发现定位引起问题的微小“症结”,从而使这个微小的问题不断滋生以至于形成人们可以发现的破坏,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破坏,开始探究问题的根源,这实为亡羊补牢的现实演义。

  物联网由“亡羊补牢”到“守株待兔”的新转变

  物联网之所以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在各行各业炸开了花,最根本的就是物联网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特定的物体发生的微小异常,在这个异常没有发生进一步的恶化的时候被解决掉,避免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悲剧。智能电网都被嵌入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时时监测着电力设备的各种物理参数,一旦发现某根电线杆倾斜程度或者某段线路的覆冰状态超过了正常的设定值,系统就会给出警告,以便能够及时处理这些隐患,以免进一步的恶化,造成大范围的停电。智能安防系统各种探测系统时刻布防,视频监控系统严阵以待,一旦发现不法侵入,就会向不法分子发出警告,让他不寒而栗、逃之夭夭,还能提示给主人信息,并且拍下关键证据;总之,物联网的智能是建立在数以千计的传感器时时刻刻监视物理对象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好比“守株待兔”一样,千百个传感器监测在每个目标对象周围,等待那一个可能出现的“错误”。

  物联网技术通过布防大量的信息感知设备在固定物理对象周围,通过不断监测其参数来捕获具体物体出现的异常,从而及时处理这些出现的问题,以防止更大的破坏。全面感知、“守株待兔”、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是物联网技术升级各行各业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 · “去思科化”时代 分析师看好中兴通讯
  • · 云计算可以将美国企业能耗降低87%
  • · 鲁旭中:ICT全电力领域爆发 华丽“质变”转身
  • · 数据中心设备市场增长放缓 已过高峰期
  • ·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策划总监李炳森: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思考及理解
  • · 王志海:棱镜门后企业数据安全之恙
  • · 电力设备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势凸显
  • · 英特尔苗凯翔:大数据是计算和存储融合的产物
  • · 发电集团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构建设想
推荐阅读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