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观点 > 正文

物联网腾飞需要推广应用做“两翼”

  2012-07-04 16:33:52    来源:江苏经济报 
A- A+
电力18讯:    
  近日,江苏省经信委发布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立足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领域应用示范、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要求。

  【现状】我省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相对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10亿元,并体现出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南京为支撑的产业区,一批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正快速成长,物联网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发展中,物联网产业也表现出企业规模偏小、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产学研用合作不够紧密、应用规模和层次偏低等问题。

  江苏省经信委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崔明表示:“例如目前高端装备中,我们有90%以上依然依靠进口,硅片切割、LED灯泡制造更是100%依靠进口,所以即使江苏物联网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和国外高端技术相比,我们依旧存在差距。”

  【举措】为充分体现抓当前和谋长远的有效结合,《规划》中强调了四个突出,即突出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创新驱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突出产业基地建设,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为重点,加快产业聚集;突出应用示范,依托应用示范促进产业发展,走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发展路线;突出区域协调大战,充分调动省内各地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点为主、多点联动的发展格局。

  【亮点一】本次《规划》的创新点在于其加大了应用推广的力度,强调了技术创新,并明确了由财政给予的专项资金支持。对物联网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应用推广、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标准制定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给予重点支持。

  【解读】如果说“十一五”是物联网发展初创期的话,那么“十二五”将是一个爆发期,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已经成了各地政府的共识,现在各地政府都做了相应规划,确定了示范点或基地,并有专项的资金下发,这将对缩小和国外的差距、巩固我省的产业先发优势起到关键作用。

  【亮点二】发挥无锡产业核心区,南京、苏州产业支撑区,全省应用示范先行区的作用。着力突破射频识别与传感节点技术、物联网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应用抽象与标准化技术、共性支撑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加快重点产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

  【解读】“十二五”期间,我省物联网产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局面。为此,无锡需发挥其在全国物联网产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南京、苏州则分别依托软件、信息通信和传感器、集成电路与IP融合通信等优势,支撑产业做大做强。而省内其他区域如可立足现有基础,走特色化路线,也必将带动现代农业、物流业、装备制造业等的发展。

  【亮点三】着力推广经济领域、公共管理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打造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服务流程,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

  【解读】政府将做好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例如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成立相关协会、产业联盟,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抓好物联网产业示范工程建设,并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投资力度,为提升我省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性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当然,为了避免产业发展中出现打着产业发展“帽子”圈钱、圈地的问题,物联网产业发展也要两手抓,做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一方面要搞真正的技术,大力发展应用推广,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各种资金、土地的申请、发放,坚决制止不正当的圈钱、圈地行为。

  【目标】到2015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要突破4000亿元,发明专利申请超2000项,并培养各类物联网人才10万人以上,引进领军人才200人、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主导国际、国内标准制定10项以上。并将“十二五”作为重点赶超的时期,重技术、抓应用、同时着眼长远,力争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 · “去思科化”时代 分析师看好中兴通讯
  • · 云计算可以将美国企业能耗降低87%
  • · 鲁旭中:ICT全电力领域爆发 华丽“质变”转身
  • · 数据中心设备市场增长放缓 已过高峰期
  • ·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策划总监李炳森: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思考及理解
  • · 王志海:棱镜门后企业数据安全之恙
  • · 电力设备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势凸显
  • · 英特尔苗凯翔:大数据是计算和存储融合的产物
  • · 发电集团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构建设想
推荐阅读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