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观点 > 正文

智能电网的兴起表明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中有大作为

  2012-03-21 10:23:0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事实上,加快电子信息和绿色通信技术在工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也正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典型表现。电网 target="_blank">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产业的兴起,无不说明信息技术手段将在工业节能降耗中有大作为。

  “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信息技术手段也是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出台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左右。按照这一指标测算,“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与“十一五”时期的6.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相比,工业节能难度进一步加大。

  业界一直认为,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主要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来实现,这其中的技术进步又主要是指干熄焦、高炉压差发电等节能减排的先进适用型关键技术。为此,“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实施了一批重大工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用以推广节能先进技术。

  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手段也是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支撑。那么,如何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来降低工业发展能耗呢?要在重点环节、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方面下功夫。

  要在研发设计、工艺过程、生产线管控、运营管理等重点环节推进信息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充分挖掘和释放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潜能。比如,在工艺过程融入自动智能控制、模型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工业技术,降低原料和燃料损耗,提升成品率和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充分释放各工序效能;在生产线管控过程中拓展和扩大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提升生产线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水平,优化用能结构。

  要通过专业化的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重点企业中的应用,来促进重点行业节能降耗。事实证明,对重点企业的节能目标考核收效明显,而确保这些节能目标完成的可靠性和不反弹,得靠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这就要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来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全流程管理,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节能降耗。

  事实上,加快电子信息和绿色通信技术在工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也正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典型表现。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产业的兴起,无不说明信息技术手段将在工业节能降耗中有大作为。“十二五”时期,我们既要积极推进在线仿真等信息技术应用于重点行业节能,实施工厂能耗数字化、可视化,还要加快建设工业节能减排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推进区域性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研究建立地区、行业、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业能耗监测和预测预警体系。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 · “去思科化”时代 分析师看好中兴通讯
  • · 云计算可以将美国企业能耗降低87%
  • · 鲁旭中:ICT全电力领域爆发 华丽“质变”转身
  • · 数据中心设备市场增长放缓 已过高峰期
  • ·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策划总监李炳森: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思考及理解
  • · 王志海:棱镜门后企业数据安全之恙
  • · 电力设备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势凸显
  • · 英特尔苗凯翔:大数据是计算和存储融合的产物
  • · 发电集团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构建设想
推荐阅读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