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观点 > 正文

供电信息化必须“软硬兼施”

  2012-04-05 10:48:35    来源:田浩 
A- A+
电力18讯:    
  任何信息系统都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体。硬件是基础,是系统运行的“骨架”;软件是核心,是系统运行的“灵魂”。供电在配置硬件设施时,要充分考虑现有软件的应用操作水平,避免硬件过早投入而变成摆设;在软件开发应用中,要充分依靠现有硬件设施,避免“软件要求高、硬件配置低”现象发生。

  目前,一些供电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运行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把软件开发与维护权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整体外包给了IT公司。这种“交钥匙工程”在信息化建设初期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但在长久持续的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很大弊端。

  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充分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与IT公司的合作要以在系统内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而不能以模块上线运行作为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标志。实际上,模块上线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多的工作还是以后的软件升级、系统维护、数据资源开发等。而这些工作,更适合企业的职工来完成。

  第二,在单位内培养软件二次开发专业人才。与行业外的软件开发人员相比,系统内的专业人才更熟悉行业情况,其所开发的软件必定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第三,企业要培养自己的信息人才,信息系统源代码可以有限制地向他们开放,让其在丰富的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可以切实解决企业在技术应用和管理结合过程中的人才缺乏问题。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 · “去思科化”时代 分析师看好中兴通讯
  • · 云计算可以将美国企业能耗降低87%
  • · 鲁旭中:ICT全电力领域爆发 华丽“质变”转身
  • · 数据中心设备市场增长放缓 已过高峰期
  • ·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策划总监李炳森: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思考及理解
  • · 王志海:棱镜门后企业数据安全之恙
  • · 电力设备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势凸显
  • · 英特尔苗凯翔:大数据是计算和存储融合的产物
  • · 发电集团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构建设想
推荐阅读
  • · 未来能源的数字化素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