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能源互联网 > 最新报道 > 正文

国网青海:服务能源互联网发展

  2021-01-12 00:00:00    来源:能源发展网 
A- A+
电力18讯: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平台推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让能源产业链和源网荷各环节数据得以充分共享,服务能源互联网发展。

1月7日,在青海能源大数据中心业务分析会上,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向23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公布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功率预测服务商年度运行报告。报告中,功率预测准确率、上报率等各项指标一目了然,不仅为发电企业灵活自由选择功率预测商提供参考,同时激励服务商不断提高预测服务水平,形成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良性循环。

2019年,国网青海电力依托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平台推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能源清洁转型迫切需求,攻克平台构建、业务应用、平台运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进一步推动新业务拓展,让能源产业链和源网荷各环节数据得以充分共享,助推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2020年12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总决赛中,解决方案获三等奖。

数字化运维助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

1月6日,三峡新能源青海集控中心负责人利用集中监控系统开展集团区域光伏电站巡检工作。因为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撑,2019年12月,三峡新能源18座电站的运维人员从戈壁荒漠撤回集控中心,依托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对场站实时最小颗粒度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处理,实现场站集团化监控、集约化管理、集中式管控、专业化运维。

青海新能源场站点多面广。为推动新能源场站提升集约化管理、智能化运维水平,国网青海电力针对新能源大数据体量大、类型多、来源散等特点,基于典型工业互联网架构,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通过采集并挖掘分析海量数据,以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对光伏逆变器和风机的远程批量化启停控制,形成了“智慧大脑高效前端”的运维模式,推动新能源场站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数字化运维模式转变,助力新能源企业以更加精益高效的运营机制实现降本增效。

随着数字化运维模式的推广,国网青海电力将大数据技术与光伏扶贫工作紧密融合,联合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建成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成立青海光伏扶贫大数据中心,形成光伏扶贫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同步提升的新格局。

“常规情况下,一座集中式扶贫电站需要7~8人运维,‘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让运维人数减少至2~3人。”青海省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宏成介绍,以平均每座电站年节省人工成本50万元计算,青海40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降低运行成本约2000万元,减少整体运行成本40%以上。

享受大数据红利的不只新能源企业。目前,解决方案已应用到青海省内26家发电企业、227座总容量779万千瓦的清洁能源电站,7家发电企业48座新能源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提升了电站运营效率和效益。

基于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在推动新能源场站智能化运维的基础上,解决方案着眼于进一步打通现有大数据技术在开放共享、标准化、安全性和数据挖掘应用等方面未能与能源行业结合的堵点,研究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及模型技术,建立了包含新能源设备健康管理、集中功率预测、故障诊断等应用模块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全方位支撑新能源企业的智能化运维、集中化管理、区域化检修工作模式转变,推动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0年12月21日,大唐新能源青海分公司集控中心工作人员收到能源大数据平台生产管理系统推送的“风机温度过高”预警工单,立即联系现场工作人员查看设备状况,并在故障清除后结束工单,完成了故障预警的闭环处理。

解决方案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及模型技术,以设备健康度为核心,收集、存储新能源设备运维数据、环境预测数据,构建了覆盖90%以上主流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及逆变设备的健康度评估评价模型,实现对电站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故障提前预警。预警以工单形式推送至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新能源电站由“故障后维修”到“预防式维修”的转变,提升电站管理效率20%以上,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10%以上。

国网青海电力基于技术创新不断挖掘新能源数据价值,细化优质服务颗粒度,创新服务模式。目前,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可以开展集中功率预测、设备健康诊断、企业能效管理等23类服务,应用于发电、制造、金融等40家企业,日访问量超过8000人次,实现了新能源设备全生命周期贯通,赋能能源生产迭代升级,延长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20%以上。

创新模式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2020年12月22日,绿电集控中心值班监控人员通过解决方案构建的备件联储系统,就近调配电站设备,利用绿电共享运维中心检修队伍力量完成现场设备零配件更换。

绿电共享运维检修中心是基于解决方案衍生出的新型运维模式。青海绿电集团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维模式支撑下,成立了5个运检中心,成员就是从电站撤回的员工。这些员工既负责运维检修本集团区域内的电站,也为整个光伏园区内有运维需求的企业提供检修服务,实现了传统运维及备件储备模式向“共享经济”模式的转变。

“我们发挥电网中心环节优势,发掘各方需求,以数据的流动与循环推动价值的传递与创造,不断拓展新业务,孵化新模式,催生新业态,为产业链相关方提供增值服务,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国网青海电力能源大数据中心市场运营中心经理王有虎介绍说。

解决方案还提出了数据公寓、开放竞争、共享服务、居间撮合、定制服务等商业运营体系方案,意在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开放共享平台,实现各方企业广泛互联。目前,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已吸引国内22家研发团队、近两百家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入驻,广泛连接外部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搭建起了良性循环的应用服务新业态,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大数据平台的经营方案,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打造了“青海样本”。

今年,国网青海电力将以青海省“企业上云”为契机,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和推广,围绕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推进云应用服务,推动全省重点行业工业企业信息融合。(国家电网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南方电网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9-09-14

海南博鳌乐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2019-09-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能源互

2019-06-30

首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

2019-03-31

热点排行
  • · 从江苏“同里”综合能源小镇,看未来能源变革与电网发展
  • · 保障海缆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海岛供电可靠性 福建电网实现高压海缆综合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
  •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
  • · 张北柔直工程竣工投产
  • · “紫金论电”——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征文通知
  • · 江苏电力:“智造”高端电网
  • · 国网河北电力将严格围绕“三型两网”企业建设目标,主动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 · 打造智能物联的配电网 ——国网山东电力开展配电物联网实践应用
  • · 中国能建:松山湖园区用能更聪明
  • · 广东珠海国家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能源局专家组验收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力调度员来了!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已经上岗
  •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