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能源互联网 > 最新报道 > 正文

数字电网插上AI翅膀

  2019-09-13 14:51: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9月3日,深圳供电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举办数字电网创新技术与应用峰会暨信息通讯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下称“ICT实验室”)成果发布会,展示了双方在电力行业乃至全球首次应用的多项技术成果。

 

据悉,目前,ICT实验室已成功孵化5项成果,包括深圳供电局在电力行业首次应用华为鲲鹏处理器生态体系和自研应用迁移平台;在电力行业“首秀”华为物联网端侧技术;基于华为昇腾AI处理器的Atlas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搭载深圳供电局自研算法;电力行业首个人工智能物联网架构以及首例5G通讯技术试点。这些成果解决电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拓展国产处理器、物联网和5G通讯等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推动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

 

深圳供电局已在输电现场安装近2000台集成了华为AI昇腾芯片的视频在线监测摄像头,研制出搭载昇腾AI芯片的无人机,传统输电人“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的巡检梦想正成为现实。

 

智能巡检系统汇集多项前沿技术 

输电巡线效率提升80倍

 

电网业务数字化是实验室关注的焦点。按照输电线路传统的巡检方式,巡视人员要跋山涉水,靠肉眼识别线路缺陷,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面临人身安全风险。

 

“线路下有施工,或者风筝吹到线路上,都可能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但巡视人员不可能一天24小时守在现场。”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魏前虎直言。近年,该局虽然试用了传统视频在线监测系统,但对异物入侵、施工破坏等隐患的识别,还得由巡线人员或无人机在现场拍摄后再人工逐一分析。

 

如何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让巡线工作更快、更安全?深圳供电局与华为将目光瞄向最新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新一代输电智能巡检系统。

 

搭载这项系统的监测装置已全面覆盖深圳输电线路,能够实时分析线路缺陷和异常,及时向后台的输电人员反馈、告警,输电人员不再需要到现场核查、拍照,并在大量的原始图片或视频中一一筛查。过去人工巡线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利用该系统只需要2小时,巡检效率提高了80倍。同时,该系统能及时发现传统人工地面巡视不易发现的隐患点,深圳供电局数据采集量相比过去提升了30倍。

 

“今年4月份的一个下午,深圳一条重要的输电线路跳闸停电。华为公司开发的Atlas核心模块,搭载我们研发的智能识别算法,第一时间发出告警,该线路62号塔下突然出现吊车施工。”魏前虎说,“经过后台视频确认和技术分析,很快就找到了故障原因,仅用了不到50分钟就排除故障并恢复送电,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以前,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找到故障并恢复送电。”

 

巡检系统智慧升级的背后,是多项前沿技术的应用。该系统利用Atlas200AI加速模块,在全球电力行业首次应用华为昇腾AI处理器,并通过搭载深圳供电局的自研算法,实现输电线路前端的智能识别。“凭借大量的设备历史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圳供电局自研了51项电力算法,准确率可达90%。”深圳供电局信息中心主任吕志宁介绍说。

 

结合华为物联网端侧技术,该系统还具备了电力行业首个人工智能物联网架构。据悉,这是华为物联网端侧技术在电力行业的首次应用,实现输变电音视频、图像,温湿度和风偏等不同传感器数据融合接入,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深圳供电局还设计了AI算法组件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全新架构,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业务场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智慧巡视、智慧客服、智慧安监、智慧办公等新工作模式,逐步在深圳供电局输电、变电、营销和综合领域部署和应用。

 

 

首次应用华为鲲鹏处理器生态体系 

推动核心设备自主可控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电力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对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处理器是电脑的‘心脏’,之前我们信息数据中心用的处理器都是国外品牌,其知识产权和生产均不在中国,我们一直在想有一天这些核心设备能用上国产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吕志宁说。为打破这一现状,该局首次在电力行业应用华为鲲鹏处理器生态体系,在信息数据中心成功试点核心软硬件国产化。

 

“我们研究华为的鲲鹏架构,看看能不能运行我们的核心系统,华为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吕志宁说,为了保障国产化方案落地,深圳供电局详细制定测试方案和评估模型,结合电力南网云、大数据和物联网场景开展了大量的可靠性测试,并与华为研发人员共同攻克兼容性问题。

 

“华为自主研发的鲲鹏处理器运行非常稳定,技术和性能已基本达到我们的要求,为我们核心软硬件国产化提供了信心。”吕志宁说,试点成功后,保障深圳供电局核心业务系统在该平台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该局提出了电力行业首个业务迁移验证平台,目前研究验证工作有序进行,将有力推动国产化的正式落地。

 

此次发布会还介绍了5G在电力业务的试点情况。据了解,5G技术具备速度快、大带宽、低延时等特性,可应用于视频巡检及监控业务,实现作业现场超高清视频的回传和实时视频巡检。深圳供电局与华为首次基于全国产5G架构,实现全球首例电网实时控制+采集领域5G试点,推广后可大幅降低配网故障恢复时间,实现户外高清视频巡检。

 

强强联手迸发创新火花 

全力打造智能电网运营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数字化革命跻身世界级大湾区”,最近中央出台政策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创新引擎。按照中央“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决策部署,南方电网公司推出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深圳供电局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将“云大物移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及5G等先进技术在电力行业落地,是深圳供电局重点的研究课题。

 

为了凝聚科研力量、提升创新价值以及打造科研产业生态,深圳供电局于2018年建设了双创基地,并成立了涵盖电力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多个科研平台。ICT实验室是华为首次与电力企业成立的联合创新实验室,也是双创基地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目前,深圳供电局与华为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架构的进一步运用,通过该架构识别安全帽、着装、带电区域越界和变电站无人机入侵,解决现场安全监督难的痛点。特别是在作业人员误入带电操作区域时,发出实时报警,大幅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未来,深圳供电局还将继续聚焦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着眼于应用“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依托实验室,将深圳供电局各类自研创新算法和业务模型与华为先进ICT技术进行结合,全力打造智能电网运营、产业链整合和能源生态构建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南方电网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9-09-14

海南博鳌乐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2019-09-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能源互

2019-06-30

首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

2019-03-31

热点排行
  • · 从江苏“同里”综合能源小镇,看未来能源变革与电网发展
  • · 保障海缆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海岛供电可靠性 福建电网实现高压海缆综合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
  •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
  • · “紫金论电”——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征文通知
  • · 江苏电力:“智造”高端电网
  • · 国网河北电力将严格围绕“三型两网”企业建设目标,主动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 · 打造智能物联的配电网 ——国网山东电力开展配电物联网实践应用
  • · 广东珠海国家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能源局专家组验收
  • · 联研院智能分析云首向国网内网用户开放服务
  • · 国网江苏电力启动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纲要编制工作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力调度员来了!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已经上岗
  •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