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能源互联网 > 最新报道 > 正文

一千个日夜只做一件事,一项重磅工程终于面世!

  2018-08-01 13:09:2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电压是220伏,而要把这些电力从遥远的地方运送到千家万户,则需要特高压。前不久,我国最新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就颁给了一个项目,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是我们日常用的220伏电压的3000多倍,对输电设备和输电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

 

 

2000公里之外的电力传送坐上“高速路” 震惊世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广州是用电大市,每到夏天,电力运转更是超负荷,错峰用电甚至停电,成了广州人一度最熟悉的生活。

 

广汽本田是当地用电大户,2017年的用电量达到2.6亿度。夏季是公司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特别大,也是设施管理科科长黄建祥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在过去,每到夏天,黄健祥都要收到供电局“错峰用电”的通知,按照广汽本田公司的应急流程,常常需要减产或者降低用电,甚至还会停电,给公司的生产物流销售的各个环节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饶宏:广东曾经长期叫做开三停四,就是一周的时间,只有三天能够开工,还有四天可能要停下来。

 

然而近几年,黄建祥却发现,自己再也不用为缺电发愁了。

 

黄建祥不知道的是,在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电能,每3度电中就有约1度电是来自相隔2000公里之遥的云南和贵州两省。这个输送电能的巨大工程就是西电东送。而它的成功,正是得益于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科技研发和应用。

 

△“西电东送”工程

 

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极不均衡,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而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因此,早在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西电东送”的重要战略部署。但是只有把电压提升到800千伏以上,选择特高压才能根本解决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输送的难题。可是直到本世纪初,放眼全球,即使德国、美国、韩国等当时的电网科技强国,也难以问津800千伏这一世界级难题。当时的中国更是技术薄弱,核心装备和技术都需要依赖进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主任 李立浧:当初我们是引进国外的五百千伏直输电技术,经过我们几年的努力,我们想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八百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电压等级提高了1.6倍,输电能力就要提高到2倍以上。

 

李立浧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说,当时中国提出对±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技术的研发时,国内外是一片质疑的声音,认为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只能购买别人的输电技术的国家要挑战世界级难题,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一片质疑声中,李立浧却坚定地说:一定要把±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技术做成。2006年6月云南到广东特高压工程立项,按照计划,2010年必须建成投产,短短30多个月的工期。而其中最难的是系统成套设计部分。当时摆在南网科研团队面前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像过去一样,依靠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外公司完成;一条就是自主创新!

 

经过一番艰难抉择,南方电网的科研团队最后决定自己啃下这第一块硬骨头。

 

30个月完成特高压传送工程 国外巨头就此退出中国

 

特高压(昆明)国家工程实验,正在进行的是安全距离的放电实验,检测控制多大的距离才能保证特高压的安全性。通常,安全距离的放电实验在这个高海拔地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要进行上百次。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饶宏当时是负责云广特高压项目成套设计的技术负责人,他说,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设计的核心技术是全面封锁的,只提供一个“黑匣子”,中国必须花费天价买回来使用,却没有办法解开其中的技术奥秘。

 

这里面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换流阀,换流阀在直交流电的转化中至关重要,过去只有国外电力巨头才掌握换流阀的核心技术,中国完全依赖进口。而每一片进口换流阀片的价格高达数万美元。

 

因为掌握不了换流阀的核心技术,每次工程出现故障就不得不求助外方公司,可是和外方进行沟通和交涉的周期比较长,有时甚至要达到几周的时间。

 

△换流阀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东方换流站站长 王超:几周的时间对我们运维来说是非常要命的时间,对我们送电的影响会非常大。以我们的东方换流站为例,如果一个小时送不了电,那么500万千瓦的负荷,一个小时影响的送电就是500万度,它对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一个小时500万度,相当于深圳约四分之一的电力需求。而且当中方提出希望对控制板的参数进行修改时,一些骄傲的外方技术人员甚至不予理会,称他们的东西是最好的,不用改。尽管如鲠在喉,却不得不受制于人,因为当时特高压技术在中国还是零。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研主管 王琦:当时,我们什么东西都没有,一张图纸、一份研究报告,甚至一个试验场地都没有。

 

王琦和科研团队一起需要用最短的时间突破世界难题。为此他们经常会连续两三天工作,几乎没有睡觉的时间,如果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一次,连续高强度工作之后,王琦开始高烧不退,之后因为比较严重的肺炎两次住进了医院。

 

在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后,南方电网的科研团队联合国内最优质的科研力量攻克了特大电流下的绝缘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试验技术等世界级难题,完成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全部成套设计工作。

 

△换流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成套设计

 

2009年12月24号,特高压工程投产前最后的实验调试阶段中,当电脑屏幕上的电压指数显示为800千伏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电网人终于实现了梦想,完成了世界第一的特高压工程。这对于全球电力工业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副总经理 蔡希鹏:当时参与工程的外方工程师们也非常激动,他们也拿起手机给他们在海外各地的分部打电话报喜,应该讲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全球。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电力高速公路,它将云南澜沧江、金沙江流域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送往广东珠江三角洲,每年减少燃煤超过2000万吨,不仅解决了经济强省的电力梗阻,还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饶宏:几个大的跨国公司,逐步淡出了中国高压、特高压直流市场,特别是系统研究和成套设计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领跑世界 创造350亿美元的“大红包”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2018年6月15日,南方电网首席技术专家饶宏和巴西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总裁路易斯·巴拉塔共同签署了“仿真分析技术咨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南方电网将对巴西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培训。

 

在此之前的2014年和2015年,中国曾先后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一、二期项目,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了互联互通特高压技术合作项目,实现了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标准、装备、工程总承包全产业链输出,创造了35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2017年,“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特等奖这个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14件,形成国家标准54项,行业标准38项,由此,我国建立了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标准体系。九年来,已建成的9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累计输送电量近8000亿千瓦时。

 

△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工作塔

 

继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领跑世界之后,中国电网人又开始挑战特高压±8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继续抢占世界输电技术的制高点。2018年5月,我国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乌东德水电站送电广西广东项目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毕亚雄:特高压±8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向输电技术一个新的高峰迈进,比如海上风电接入,或者较长距离输送上。比如说今后在东南亚,或者“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输电的选项上,多端柔性直流的一个技术,都将会被广泛采用。

 

【半小时观察】特高压电网:明天会更好

 

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指出,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未来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以“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的能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而特高压电网则是关键。

 

而这个“关键”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未来它将向着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方向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交直流复杂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而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还有着许多难关等待着我们去攻克、去跨越。

 

 

转载自@央视财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南方电网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9-09-14

海南博鳌乐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2019-09-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能源互

2019-06-30

首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

2019-03-31

热点排行
  • · 从江苏“同里”综合能源小镇,看未来能源变革与电网发展
  • · 保障海缆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海岛供电可靠性 福建电网实现高压海缆综合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
  •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
  • · “紫金论电”——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征文通知
  • · 江苏电力:“智造”高端电网
  • · 国网河北电力将严格围绕“三型两网”企业建设目标,主动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 · 打造智能物联的配电网 ——国网山东电力开展配电物联网实践应用
  • · 广东珠海国家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能源局专家组验收
  • · 张北柔直工程竣工投产
  • · 联研院智能分析云首向国网内网用户开放服务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力调度员来了!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已经上岗
  •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