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能源互联网 > 最新报道 > 正文

国网吉林电力深化智能交费提升发展质效

  2017-09-2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智能交费带来的“鲶鱼效应”
――国网吉林电力深化智能交费提升发展质效

  “5年前,我们收到的是收费通知单,后来收到的是业务协议书,手机下载个‘电e宝’,设计好预警值,到时候自动就提醒你,虽然收费单没了,抄表员也没了,更贴心、更智能啦!”9月18日,吉林省长春市宏发小区的杨大娘对这5年交电费的变化感触颇深。

  2013年年底,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完成了840万只智能电表的安装改造任务,吉林省城市地区实现了智能电表采集覆盖率100%;截至2015年12月28日,国网吉林电力完成用电信息采集工程1200万只智能电表的安装、调试任务,该公司供区客户已全部使用智能电表;再到如今,“一平台一中心一全能”的建设成果。

  5年,44亿元,国网吉林电力智能电网末端现代化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智能营销迎来“全能”时代。

  智能重构 颠覆传统用电服务

  “停电了!”9月15日18时21分,长春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突然接到一连串来自南关区利民街附近小区的停电报修电话。同时,集成自生产设备地理信息系统、配电调度自动化系统等的数据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陆续弹出。综合各项数据研判,故障范围被迅速锁定。当抢修指令发送至配电抢修班队长高睿的手持终端上时,距离第一个报修电话打入的时间刚过去120秒。

  与此同时,长春市明珠社区旁突然停电的邮政储蓄营业厅里,员工李艳超报修后拿着手机说:“供电公司派来3个人,已经到卫星广场了,最多5分钟就到咱这儿!”果然,4分钟后,三名电力抢修人员走进营业厅。

  经过5年的努力,国网吉林电力从最初的“十分钟交费圈”“五分钟交费圈”到如今的智能营销新格局,智能营销带给用电客户的感触已经不仅仅是方便,还有高效、人性化、差异化的高能体验。

  “截至2月13日,您家电费余额为19.53元。为避免欠费停电,请您及时补充余额。”9月18日上午,家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学府花园的赵女士收到这条电费提醒短信后,立即使用手机支付宝交纳了电费。赵女士说:“自从电表实施了远程费控,我可以及时关注用电信息,用手机交电费,非常方便。”

  通过费控大数据,国网吉林电力可实时监测客户用电情况以及设备异常、故障断电等情况,及时了解区域内变压器满载、超载客户等情况,分析配电网的运营规律,快速定位配电网薄弱环节,并将客户负荷发展数据应用于电网规划、建设中,提前预判负荷发展方向并预留发展空间,还可以通过对居民电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台区实际负荷水平以及发展趋势,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准确预测负荷增长进度,减少电网备用容量,优化配网方式安排,提高电网经济效益。

  智能加持 打通营销管理关键环节

  每天7时,匆匆吃完早饭,穿上工作服,准备好抄表器等工具,戴上安全帽,推出摩托车,到加油站加满满一箱油,开始一天的抄表行程,这是大刘在2016年之前的抄表经历。

  大刘是四平供电公司梨树县十家堡供电所员工刘军。“我当时负责抄表的三个村都是山区,最远的村屯距离供电所将近50公里,每个月抄表往返都得跑150公里左右。”可现在的大刘正穿着白衬衫,端坐在办公室,打开智能交费管理界面,认真查阅各类客户交付数量、交费渠道、日电费回收率、预收电费情况。

  对供电企业而言,智能交费平台一上线,抄表、复核、发行等环节实现数据“打包”处理,核算发行缩短9个工作日,电费差错率由原来的0.3%基本降为零,基本取消了人工现场抄表催费。智能电表的数据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数据功能随之释放。

  “我们的采集成功率由集约前的95%提高至99.75%,低压客户抄表例日由11天缩短至两天,台区合格率由75%提高至92.3%,营销管理质量、效益、效率显著提升。”延边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马峰花说。

  “这些‘全能型’供电所,就如同在电网的末端生长出了无数智能、敏锐、个性化的根须,是电网企业营销业务的最小单元,也是直面市场、服务农村客户的最前端。”国网吉林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能助力 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2016年,国网吉林电力售电量522亿千瓦时,三年年均增长仅为0.59%。面对售电规模小、效益低、亏损严重的实际,该公司上下形成了以下共识:要解决累计亏损,靠投入无资金,靠售电增长慢,靠外送缺通道,只有靠内涵式改革,实施智能交费,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效益,才是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通过5年的努力,国网吉林电力智能电表“全覆盖”“全采集”,为实施智能交费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电费效益方面,国网吉林电力电费由“月清月结”变为“日清日结”和“日清月结”两种方式,全省“日清日结”客户达到88.8%,月均预收电费达到18.9亿元,相应每年减少财务费用9800万元,电费风险大大降低。在线损管理方面,智能交费使线损日统计分析治理更为精准,台区线损率由5.52%降到4.12%,增加效益2.16亿元。在劳动效率方面,客户经理劳动效率提高2.5倍。传统的抄收催停工作人员中有60%向全能型转变,20%转至非营销岗位,减少社会用工成本9900万元,远程停复电降低成本5100万元。实施智能交费以来,国网吉林电力经营效益明显趋好,44个县公司由25个亏损变为全部盈利,将为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起到决定性作用,全年力争完成利润4亿元,摘掉长达13年亏损的帽子。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

2019-09-22

南方电网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9-09-14

海南博鳌乐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2019-09-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能源互

2019-06-30

首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

2019-03-31

热点排行
  • · 从江苏“同里”综合能源小镇,看未来能源变革与电网发展
  • · 保障海缆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海岛供电可靠性 福建电网实现高压海缆综合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
  • ·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加快数字化转型
  • · “紫金论电”——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征文通知
  • · 江苏电力:“智造”高端电网
  • · 国网河北电力将严格围绕“三型两网”企业建设目标,主动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 · 打造智能物联的配电网 ——国网山东电力开展配电物联网实践应用
  • · 广东珠海国家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能源局专家组验收
  • · 联研院智能分析云首向国网内网用户开放服务
  • · 国网江苏电力启动江苏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纲要编制工作
推荐阅读
  • · 虚拟电力调度员来了!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已经上岗
  •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