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政府明确定调、四地区持续发力、中国氢能正在进入快车道!

  2018-11-18 11:27:3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1月9日,在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大会上,北京市科委表示,近年加大了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科研的支持力度,投入市财政经费1.6亿元。

不仅仅是北京。今年以来,氢能经济发展似乎按下快进键。不久前,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表示,氢能也是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明确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列为重点任务之一,相关企业已行动起来。2018年2月11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成员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钢研、同济大学、中国一汽、东方电气等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该联盟日前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未来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要达到10%。

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发力,制定了较大规模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氢能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中呈现集群化规模化的特色。

京津冀地区凭借清洁奥运之名,正在加速发展氢能产业。张家口已明确将采用氢燃料电池客车服务2022年冬奥会。

2018年,张家口市将建成4座加氢站,未来全市19个区县将实现加氢站全覆盖,公交车全部实现氢燃料电池化发展。作为清华大学的孵化企业,北京亿华通正在联合张家口政府共同建设氢能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并规划建设京张奥运氢能高速公路,以及多个风光电氢综合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珠三角地区凭借制造业优势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上游引入加拿大巴拉德、美国普顿制氢、广东联悦制氢等制氢储氢企业;中游引入东风特商、飞驰氢能客车等整车企业;下游引入深圳中博源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新能源车推广运营等项目企业。未来佛山云浮将设立10亿元氢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30亿元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并将在2019年投入使用十座加氢站,力争实现1000辆氢能公交车示范运营项目。

长三角地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上海则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济大学早在“十二五”期间,便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奇瑞汽车和长安汽车分别打造了燃料电池轿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5~10座加氢站、2个乘用车示范区,推动燃料电池公交、物流车辆试点。龙头带动效应下,“长三角”氢能产业呈现多点突破态势。江苏省如皋市着力打造“氢经济示范城市”,开发区内集聚了康迪、陆地方舟、青年亚曼、金杯、英田、赛麟等6家整车厂,以及百应能源、碧空氢能、江苏清能、美国安思卓制氢设备等一批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将形成年产6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张家港市作为“富氢”城市,拥有东华能源、华昌化工等优质副产氢资源,集聚了富瑞特装、圣达因等氢储运企业,目前已经有一座加氢站在运营。

山东则瞄准“氢谷”发力。

日前发布的《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提出,要加快布局氢能前沿产业、培育壮大氢能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实施氢能产业与应用融合示范区。济南、滨州等地先后提出“中国氢谷”和“氢能园区”等构想。山东车企如潍柴集团、中通客车、中国重汽等均积极参与氢燃料汽车发展。

中国能够加速发展氢能的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氢源基础。据统计,2017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其中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的原料氢占比约65%,用于石油炼制加氢等的占比约33%,工业氢气占比约2%。

当然,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热背后的一个原因在于,纯电动汽车补贴已开始退坡,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仍然堪称丰厚。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原部长万钢指出,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最大的技术特色就是电—电混合动力系统,目前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当前商业化、产业化滞后,特别是还没有建立起产业生态和市场。

在万钢看来,氢能产业未来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产业化、商业化进度较慢,一些关键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差距,产业链较为薄弱、工程化的能力还须提升。

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制氢、供氢、加氢的系统先进性有待提升,制氢成本亟待降低。

三是要加强企业主体作用、提升技术标准和检测体系,同时加强国际合面。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陈清泰:氢燃料电池车与储能电池车不是替代关系,未来将长
  • 北京市科委:1.6亿科研经费支持北京研发氢能和燃料电池
  • 联合国: 减少氢氟碳化物排放有助应对气候变化
  • 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大会在联研
  • 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大会在联研
  • 潍柴动力入主加拿大巴拉德 共谋氢燃料电池
  • 潍柴动力入主加拿大巴拉德 共谋氢燃料电池
  • 谁将替代传统能源?“氢能时代”未来图景给你答案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探“氢”首站,张家口着力打造氢能源公
  • 《2017-2018中国氢经济发展年度评价报告》
编辑推荐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