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 热工自动化介绍
2008-01-09 11:05:3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DL/T 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5部分 热工自动化》(以下简称《规范》)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技综[1996]40号文《关于下达1996年制订、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安排编制,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对SDJ 279-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修改和补充。经审查修订大纲,“电自发(1997)05号文”将《规范》的名称改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规范》规定了热工自动化专业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适用于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600 MW凝汽式发电厂、50MW及以上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和采用洁净发电技术的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对其他容量机组以及类似的涉外工程和引进热工自动化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工作可参照使用。
《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第16号公告”发布,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实施后代替SDJ 279-1990。
一、 改名称的原因
原称“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一词,,已不适应目前火电厂热工测量和控制的现状。根据GB/T17212-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术语和定义》,“仪表”是测量和指示被测值的装置(“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目标,在系统上或系统内的有目的的作用(“系统”是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规定目标而构成的一组元件)。直接完成规定功能的实体称为“硬件”,如测量硬件、控制和计算硬件等。目前,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机组的设备选型,除就地安装的测量硬件和终端控制元件等外,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一般可覆盖数据采集系统(DAS)含计算机监视系统(CM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等,已经不是单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硬件的概念,故本规范更名为《热工自动化》。
依据DL/T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对热工自动化定义为“采用检测与控制系统对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生产过程进行生产作业,以代替人工直接操作的措施。”
二、章节的调整
依据DL/T600-2001《电力标准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中“工程建设标准的专用规定”,标准的层次分为:章、节、条、款、项和附录,层次的编排:章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章编号;每章的节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例如3.1、3.2等);每节的条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例如3.1.1、3.1.2等);款的编号用1、2、3等编写;项的编号用1)、2)、3)等编写(本标准无);附录的编号由“附录”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
依据DL/T600-2001“标准要素” 的规定,《规范》增加了“1 前言”和“2 范围”两章,其余第3章~第9章的名称和顺序与《原规范》第一章~第七章基本相同。其中,《原规范》第四章 仪表盘(台、箱、柜)的安装、“第五章 电气线路的安装”和“第六章 管路敷设”,《规范》分别改为“6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7 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和“8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
《规范》第3章~第9章中节的名称和顺序与《原规范》第一章~第七章中的节基本相同。其中,《原规范》第一章“第二节 设备保管”和“第三节 施工准备 ”,《规范》分别改为“3.2 到货保管和验收”和“3.3 施工准备和配合”;《规范》第4章增加一节“4.8 称重”,编入《原规范》第二章“第七节 机械量第2.7.7条和第2.7.8条”的内容;《原规范》第四章“第一节仪表盘安装”《规范》改为“6.1控制盘安装”;《规范》第7章增加一节“7.1 一般规定”,删除《原规范》第五章“第三节 接线盒安装”名称,将其内容编入《规范》“6.1 控制盘安装”中;《原规范》第七章“第一节 防爆”,《规范》改为“9.1 防爆和防火”。
《原规范》第八章~第十章有关调试的内容大部分删除,《规范》第10章所包括的“热工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仅涉及施工安装方面应做的工作,整各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另有标准规定(该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另行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规范》中不再列入,以免重复。
《规范》中“附录A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附录B垫片材质选用”、“附录C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和“附录F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分别为《原规范》附录一~附录四;新增“附录D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电缆选型”、“附录E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 和“附录G常用隔离液物理化学性质”。所有附录均为规范性附录。《规范》未列入《原规范》有关调试的附录五~附录八。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说明
《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第16号公告”发布,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实施后代替SDJ 279-1990。
一、 改名称的原因
原称“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一词,,已不适应目前火电厂热工测量和控制的现状。根据GB/T17212-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术语和定义》,“仪表”是测量和指示被测值的装置(“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目标,在系统上或系统内的有目的的作用(“系统”是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规定目标而构成的一组元件)。直接完成规定功能的实体称为“硬件”,如测量硬件、控制和计算硬件等。目前,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机组的设备选型,除就地安装的测量硬件和终端控制元件等外,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一般可覆盖数据采集系统(DAS)含计算机监视系统(CM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等,已经不是单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硬件的概念,故本规范更名为《热工自动化》。
依据DL/T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对热工自动化定义为“采用检测与控制系统对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生产过程进行生产作业,以代替人工直接操作的措施。”
二、章节的调整
依据DL/T600-2001《电力标准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中“工程建设标准的专用规定”,标准的层次分为:章、节、条、款、项和附录,层次的编排:章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章编号;每章的节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例如3.1、3.2等);每节的条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例如3.1.1、3.1.2等);款的编号用1、2、3等编写;项的编号用1)、2)、3)等编写(本标准无);附录的编号由“附录”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
依据DL/T600-2001“标准要素” 的规定,《规范》增加了“1 前言”和“2 范围”两章,其余第3章~第9章的名称和顺序与《原规范》第一章~第七章基本相同。其中,《原规范》第四章 仪表盘(台、箱、柜)的安装、“第五章 电气线路的安装”和“第六章 管路敷设”,《规范》分别改为“6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7 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和“8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
《规范》第3章~第9章中节的名称和顺序与《原规范》第一章~第七章中的节基本相同。其中,《原规范》第一章“第二节 设备保管”和“第三节 施工准备 ”,《规范》分别改为“3.2 到货保管和验收”和“3.3 施工准备和配合”;《规范》第4章增加一节“4.8 称重”,编入《原规范》第二章“第七节 机械量第2.7.7条和第2.7.8条”的内容;《原规范》第四章“第一节仪表盘安装”《规范》改为“6.1控制盘安装”;《规范》第7章增加一节“7.1 一般规定”,删除《原规范》第五章“第三节 接线盒安装”名称,将其内容编入《规范》“6.1 控制盘安装”中;《原规范》第七章“第一节 防爆”,《规范》改为“9.1 防爆和防火”。
《原规范》第八章~第十章有关调试的内容大部分删除,《规范》第10章所包括的“热工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仅涉及施工安装方面应做的工作,整各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另有标准规定(该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另行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规范》中不再列入,以免重复。
《规范》中“附录A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附录B垫片材质选用”、“附录C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和“附录F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分别为《原规范》附录一~附录四;新增“附录D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电缆选型”、“附录E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 和“附录G常用隔离液物理化学性质”。所有附录均为规范性附录。《规范》未列入《原规范》有关调试的附录五~附录八。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说明
《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