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中国电力转型正处于迈向更复杂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拐点

  2021-11-08 12:31: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日前,埃森哲发布《中国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白皮书》,详细分析了低碳转型背景下,电力、油气、化工和采矿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各行业实现“3060目标”减排路径进行了测算评估,并分别就每个行业全产业链的不同参与者提出了具体行动建议。


埃森哲认为,当下中国电力转型正处于从“简单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迈向“更复杂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拐点。


从电力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无论是上游发电,还是中游输配电、交易与调度,亦或是下游售电与服务均具备较大的减排应用机会,电力企业可通过结构优化、效能提升、技术减排、电网升级、市场交易、调度运行和模式创新七大举措进行低碳转型。


后电改时代,电力行业更加开放,行业玩家面临重新洗牌。经过过去多轮电力市场化改革,从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分家,到如今的市场化电力交易全面扩大,行业新玩家不断涌入。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甚至来自于能源行业外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凭借其强大的业务灵活性、更高效的决策流程、大胆的想法纷纷入局,传统电力企业遭受巨大冲击。


在能源消费侧,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和售电公司可通过用能改造服务和用电负荷管理实现用户侧的效能提升。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系统能效监测、故障诊断、优化控制平台实现用户能效监测与提升,提供节能设备销售改造及多能供应等服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并基于不同行业与区域的用户用能需求,构建差异化和客制化的合同能源管理套餐,提高客户粘性。售电公司可通过智能电表及控制设备进行用电负荷管理,实时监测用户用电情况,提供用能分析与咨询服务,对用户的多种用电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随时调整用电设备工作状态,帮助用户优化用电结构与生产计划,降低碳排。


对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和售电公司来说,基于其节能改造与用电负荷管理的业务基础,提供需求侧响应服务可作为自身业务拓展新维度,成为盈利增长点之一。一方面,售电公司和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通过收集用户的用电数据,对不同用电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用电与节电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在智慧能源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获取的用户侧用电数据也可以加以完善,售电公司和综合能服企业可通过负荷集成商的身份,综合利用自身具有的客户资源参与到需求侧互动响应的市场中,实现碳减排的需求侧改革。


用能改造和用电负荷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也将进一步实现碳减排。随着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与售电公司基于互联网和控制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节能的所带来的减排相应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电力行业主要玩家转型举措


碳中和时代的到来,需要油气企业重新审视已经积累起来的行业经验和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探寻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重构业务链,不断降低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从油气产业链各环节来看,上游开采,以及下游炼油和化工具备较大的减排空间。埃森哲认为油气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可归纳为六大举措,分别是:稳油增气、效能提升、技术减排、燃料替代、多元布局和市场减排。


在立足能源安全的同时,油气企业应构建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由单一化石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建议油气行业企业加大新能源业务投资,重点布局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与油气业务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业务;同时可围绕新能源业务进一步推进下游充电站、非油产品零售等清洁多元化业务的有序发展。


《白皮书》还强调,作为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日愈凸显,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的产业融合,推动能源绿色生态建设,是实现转型升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已于能源行业广泛应用。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孪生、数据分析和平台赋能。


下载白皮书,请扫码加入综合能源服务研习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