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高校校园综合能源服务怎么干?

  2021-10-29 10:42: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报道:据测算,大学生电耗强度是普通城市居民的4倍。当前,全国高等学校数量3005所,建筑面积达到10.12亿m2,在学4002万,教职工256万,数量庞大,做好校园降碳减排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中教能源研究院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于2016年正式成立,定位为中国教育系统校园投资建设领域综合服务运营商。目前,已形成了“宣传培训+规划咨询+数据管理+资源对接”为一体的服务格局,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综合能源服务数字化融合发展大会上,中教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黄刚结合校园用能特点,对校园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及中教能源管家的应用案例进行了介绍。


 


校园“碳”政策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美、日实现碳中和分别需71年、43年、42年,中国计划周期短,减排压力大,需要各行各业共同行动和落实。


校园“碳”政策与国家双碳政策一脉相承,在国家“3060”目标提出以后,校园迅速作出了响应。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是校园降碳减排的核心文件。


2020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下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要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到2022年底,全国6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


高校降碳减排的必要性


从中国碳排放结构来看,电力、工业、交通、建筑为我国四大主要碳排领域,

集中在化石能源使用方面,尤其是燃煤发电,生产制造排放大于消费排放。


为什么高校要降碳减排呢?据统计,2018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总量51.3%,年新增20亿m2,使用场景增加,碳排放量继续上升,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是实现3060目标的关键之一,建筑减碳意义重大。而学校恰恰是建筑领域减排的重要场景。


 

来源:《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


当前,全国高等学校数量3005所,建筑面积达到10.12亿m2,在学4002万,教职工256万,数量庞大。与此同时,高校的建设规模、师生人数及资源消耗急剧增加,能耗总量逐年上升,高校自身教育属性对全民全行业低碳发展具有特殊辐射带动意义。


校园碳排放的特点


国家3060年目标对零碳进行了重新定义。“零碳”并非是不排放温室气体,而是指排放与吸收的平衡状态,即碳中和,是完成“碳排放=碳吸收”中和公式的最终成果。校园要做到零碳,就需要关注校园能源的生产端和校园能源的消费端。


在校园能源生产侧要大力向着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增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供能比例。尽最大可能开发园区闲置空间,推动校园能源微电网建设。改善园区建筑供、用能流程。


在校园能源消费端,要推动校园能源消费智慧化、能源服务便捷化、能源管理集约化进程。提高校园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建立标准化用能管理体系;强化在校师生绿色用能意识。


高校的碳排放具有其自身特点,高校是相对较完整的闭环聚落,校园面积大、建筑种类多、人员密集。人数总量多,群体类型多,密度高,一般40万平米就会有一万人,且校园建筑类型多,使用频率高、时间长,高校能耗高,排放量大。


 


根据相关统计,全国大学生耗能四倍于城市居民,而且高校年能耗量大多呈增长趋势。学校碳排放构成结构也比较复杂,碳排放有增量也有减量,根据时间阶段和空间范围也有所不同,管理和数据收集分析难度都比较大。


 


此外,高校碳排放情况多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性:办学层次、规模及类型不同导致承载的功能不同;

▶地域性:地理位置不同存在气候差异,从而导致排放特性不同;

▶季节性:春夏秋冬变化导致供暖制冷需求及生活活动需求不同;

▶潮汐性:一天之内教学、办公、休息、后勤等活动的强度不同;

▶间歇性:一年之内有周期相对固定的工作日和长短不同的节假日。


校园能源托管


在众多商业模式中,黄刚重点介绍了特别适用于校园的能源托管模式。


能源托管模式是从托管行业独立出来的能源消费托管服务的节能新机制。节能服务公司针对用能单位,对能源的购进、使用以及用能设备效率、用能方式、政府节能考核等进行全面承包管理,并提供资金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进而达到降低碳排放和节约能源费用目的,完成国家对能耗企业的考核目标;能源托管重在管理,对用能单位提供能源专家型的价值服务。


但目前能源托管模式也容易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服务方只做节能空间高的项目,不满足提升能源整体管理需求,费用计算缺项、漏项、重复计算,用能管控过度,导致用能不舒适,出现托管边界不清晰、扯皮等现象。


 


目前,在校园应用的能源托管模式主要分为半托管型和全托管型,要做好全托管服务,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技术设备升级更新,主要包括设备维护更新,技术升级,提升设备运行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黄刚指出,校园能源项目设备多样,必须要做好维护和升级,另外要注意和数据平台配套的传感器安装。


二是能源结构优化,主要是优化学校用能结构、用能方式,加强用能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费用支出与资金压力。例如,原来的设备能耗较高就要换成高效的设备,如果当地用能比较复杂就要建考虑建立一个综合能源服务的系统。


三是人工、耗材管理集中化,要提高人工利用效率,人员及维修耗材管理一体化,降低成本支出。黄刚在分享经验时指出,高校降碳减排的改造重点在终端,但痛点却在缺乏智能配电专业人才。在一些项目中,校园能源系统维护人员平均年龄偏高,不能够很好地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拆装,导致人力支出的浪费,需要通过先进技术减少所需的人员配置。


四是制度文件标准化,要制定能源运行管理档案制度文件完整标准。黄刚指出,不同学校的目标需求不一样,需要明确不同的制度来满足用户需求。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路灯要求24小时打开,这样会增加耗能,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一是光源的不同会影响艺术创作,另外夜间寻找艺术灵感的人也比较多。因此制度怎么制定必须要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


“中教能源管家”


2017-2019年,中教能源研究院开发校园能源物联网智能管控系统(简称中教能源管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实现能耗计量与设备管理的融合,采用“中央平台-学校系统”的双层架构,构建以能源数据分析输出为核心的综合系统。中教能源管家现已申报国家发改委2020年度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 


目前,中教能源管家已经发展为集成“AI智能管控+多段数据储存+多极终端部署+智慧人力共享”一体化的新型校园能源资源管控平台,能够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整体校园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中教能源管家功能介绍


 

▲中教能源管家核心技术


传统校园能源管理是中教能源管家的前身,相比之下,中教能源管家性能优势明显。黄刚介绍称,目前全国3000多所学校有数据平台不超过700个学校,能正常使用不超过70家。而截至2021年9月31日,共计43所高校申报中教能源管家建设项目,其中完成全部回访工作,完成实地调研25所,完成方案编制17所,目前已有10所高校正在校内立项阶段。


 


实施路径和具体案例


“零碳校园”的实施路径需要关注七个方面,由低碳技术、电力、热力、用水、垃圾处理、无纸化管理系统,森林碳汇等分系统形成最终案例。


黄刚以西北大学用电管理办法为例进行了介绍。该项目准备由中教能源研究院负责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咨询和规划,由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负责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


 


该项目由服务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形式开展,项目建设及运营总投资估算3491.5万,期中前期建设投资2991.5万元,10年合同期运维费500万元。年总收益468.91万元/年,二氧化碳年减排量7434吨/年。拟合作年限为10年(光伏发电系统25年),项目建设投资运营费用由服务企业前期进行投入,节能降耗的经济收益及综合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增收费用作为服务企业投资收益。


另一个案例是杭州拱墅区绿色学校创建。应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要求,中教能源研究院将以拱墅区247所学校为试点,采取“能源托管平台+综合能源服务站”模式,实现校园能源服务全托管,为建设拱墅区双碳校园工作助力。


该项目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投资+技术改造的方式切入,中教能源研究院负责前期资金筹措,建设”区域能源监管平台+托管运维服务站“模式,整体托管域内所有学校园区,并充分满足合同存续期内业主的各项要求;在技术改造型基础上,解决学校节能改造资金不足、管理队伍水平不够、单一投入重复浪费的痛点。在合作存续期内,按照节能收益进行约定分享。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以片区为整体的能源费托管模式相较于单独业主方能源托管部署成本更低,一个综合能源服务站即可涵盖半径3~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因此更多的节能效益可以供双方分享。


此外,区域管辖更为快速,数据集成更为方便,有利于管理者宏观把控域内用能情况。片区所有单位的能源消费、管理、控制、预警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同时团队管理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当前区域内的运维团队情况清晰明朗,数据整体采集后也便于日后统一管理,储存和应用。运维团队依托于能源服务站,便于集中管理,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时提升团队整体人效。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