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济南在山东省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2021-10-28 10:58: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0月24日,“聚力能源互联·共创双碳时代”首届能源互联网+产业峰会暨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研究创新基地揭牌活动在山东大厦举行。会议提出,未来3-5年,济南市中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融合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智能制造等新兴主导产业,在全省率先建设电、油、气、网协同互济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互联”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驱动力,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有序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加快能源互联,实现“双碳”目标,对作为经济大省、能源消耗大省的山东省而言,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能源互联网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高度重视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济南市副市长孙斌表示,济南正全力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先机,统筹能源发展与供给安全,从战略层面调整能源结构,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能源互联网产业深入发展。


聚合优势资源5年内建成


近年来,济南市支持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项目119项,支持资金额度达6042.5万元,新能源电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与储能控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以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相呼应的新兴能源互联网企业,相继落户济南。市中区作为济南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过百亿元,是全省现代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三大集聚区,拥有国家科技领军人才、海外人才离岸两大“国字号”双创基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聚集,产业体系发达,发展能源互联网产业得天独厚。


目前,市中区拥有国网山东电力、山东电工电气集团等能源电力企事业单位70余家,营销总额超过2500亿元,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近千家,是全省能源电力行业集聚区。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已初步形成行业监管、设备制造、人才培训、高端科研、电力金融等“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领域、全周期的完整链条。


会议中,山东硅钢加工中心有限公司、国网济南供电绿色电网、中泰证券财富管理中心等11个“高精尖”项目签约落户市中区,打造“检测研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龙头+专精特新”垂直整合的企业矩阵群,可为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未来,市中区将积极利用辖区能源总部企业集聚的优势,进一步融合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智能制造等新兴主导产业,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建设电、油、气、网协同互济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产业规模总量可达5000亿元


市中区区长翟立波介绍,照整体规划,市中区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将围绕产业生态、人才技术、能源金融、应用场景四个方面进行聚力突破,未来5年,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总量可达5000亿元。


在产业生态方面,规划建立技术创新、制造检测、产教融合、应用示范、金融服务“五大基地”,培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方阵;在人才技术方面,以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联合华北电力大学等高等院校计划每年培养能源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


在能源金融方面,依托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的金融资源优势,加大能源金融政策支持,力争5年内再发展能源金融服务机构100家,提供绿色金融服务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场景应用场景方面,重点围绕企业园区、建筑工地、公共交通、居民小区等各类场景,广泛实施综合能源、智慧城市、绿色交通、“数字新基建”等示范项目。


加快能源互联、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一步,市中区将以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为抓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助力全市乃至全省实现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兴产业的提档升级。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