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电力可靠性管理仍存短板 监督工作待深入推进

  2021-10-27 09:18:2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我国大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尚处研究阶段,难以全面反映全网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同时电力供给侧“双高”特征明显,电力供需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用电设备运行性能下降等问题凸显。


“随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防范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风险,以及适应电力工作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工作逐步展开,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主任陈平在近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电力可靠性高峰论坛”上表示。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电力可靠性管理起,历经30余年发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获得电力”营商环境评价中的主要指标之一。从国际社会不断发生停电事件到我国多地执行有序用电、电力供需形势趋紧,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面临的诸多新挑战备受电力行业关注。


发电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国家能源局今年8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火电、水电和核电机组共3170台,总装机容量11.44亿千瓦,较“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01台、1.71亿千瓦。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由2016年的99.805%提升至2020年的99.865%,提升了0.06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我国获得电力世界排名已跃居12位,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陈平表示,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发电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巨大作用。“火电、水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分别达91.77%、93.36%,较1985年分别增加了7.75个百分点和4.63个百分点。”


电力可靠性提升的另一表现,在于非计划停运次数大幅下降。中电联可靠性管理中心主任周霞表示,2020年我国水电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为0.18次/台年,较1985年降低了4.91次/台年;我国城市配电网10千伏用户平均停电时间4.82小时/户,较1991年下降91.72小时/户,降幅达95.01%。


制度建设方面,国家能源局今年5月印发了《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综合监管。陈平指出,国家发改委今年8月发布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可靠性管理仍存在短板


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还有哪些短板待补?陈平指出,电力可靠性管理引入我国后,一直保持政企不分的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管理清晰度远超政府管理范畴和企业需要,统计量难以为继,而且不能对电力供需形势及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价、评估和宏观管理,因此无法有效支撑电力供应安全形势,与当前国际通行的电力可靠性管理模式产生了脱节。


中电联可靠性管理中心综合与电能质量处处长姜锐对此表示认同:“电力可靠性多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以电能质量为例,其治理产品同质化明显,部分厂商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同时,治理设备规范性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治理效果达不到用户需求,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浪费。”


在降碳背景下,电力可靠性管理还面临一系列新课题。陈平指出,目前我国大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电力系统规模逐步扩大,复杂性加剧,难以全面反映全网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低压可靠性管理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反映低压用户的真实用电水平。‘风光’等新能源、增量配网等新业态点多面广,可靠性管理难度加大。”


新业态如何影响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姜锐表示,当前电力供给侧“双高”特征显著,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情境下,个别用户电能质量受挑战。“消费侧方面,终端能源消费以电代煤、以电代油,预计新增电量消费约45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210吨、70万吨。”


姜锐进一步指出,供需特征发生的显著变化将导致用电设备运行性能下降,进而影响生产工效和产品质量,造成电气设备附加损耗增大、寿命缩短,而且供电系统网损增大会导致各行业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目前部分大用户电动机频繁跳闸、新能源发电机组脱网、常规发电机组异常等电能质量事件频发。”


监督工作仍待深入推进


如何进一步提升管理电力可靠性管理质量和水平?


陈平指出,当前监督管理体系仍不健全。“监管评价标准、数据报送规范等配套制度缺失,财务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职责未能明确和落实,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可靠性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分工不明确,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和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难以及时获取辖区内的可靠性信息。“未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完善可靠性管理相关制度、标准体系,有序开展可靠性信息的核查发布等工作。”


姜锐建议,应逐步完善电能质量的管理体制、服务市场和相关监督。“目前电能质量服务市场缺乏监管、产品及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建议构建电能质量专业人员培训与能力认证体系、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监管体系,加强电能质量知识普及。”


周霞建议,应加快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及分布式能源、独立配网等纳入可靠性管理体系。“同时,加快推进系统可靠性管理工作,借鉴国际成熟经验,逐步开展充裕度评估。科学研判新形势下可能引发电力系统重大停电事故的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新形势下电力工业弹性电网、自愈控制等新动向的关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