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调节能力是核心

  2021-08-04 09:52: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在指出“十四五”碳达峰重点工作中,首次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笔者根据结合近期的研究与思考,分享几点认识。


调节能力是核心


传统电力系统中,煤电占据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保障最大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要调节发用电两侧以确保系统功率实时平衡。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从当前技术经济水平和发展潜力来看,光伏风电将大概率成为主角。伴随之,受光伏风电天生的出力间歇性和波动性影响,调节能力建设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核心。


对于调节能力建设,要多维度比较不同调节方式优缺点(经济性、发展潜力、建设周期等),合理规划调节“电源”结构。


从增的角度,重点是煤电灵活性改造,毕竟煤电庞大改造潜力(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10.8亿千瓦,若调峰深度改造潜力20%,则将新增调节能力约2.2亿千瓦,远超抽蓄、气电现有调节能力1.6亿千瓦)和不可或缺性是其它调节方式当前无可匹敌的;其次是抽蓄和调峰气电建设,抽蓄度电成本低但建设周期长、气电则相反,二者可互补;再次,电化学储能试点示范,毕竟经济性、安全性、技术多样性选择等难题尚未攻克;


从减的角度,一方面是电力需求侧响应,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年均数十小时的尖峰负荷所需调节能力;一方面是合理确定弃光弃风率,减少消纳保障中边际效应极低部分。


电价机制是突破口


传统电力系统中,电量是最重要的计价对象,而电力计价仅为辅助(如深度调峰辅助服务)。


新型电力系统中,调节能力已成为核心,但调节能力是一个典型的对电源、电网和用户都带来价值的环节,其效益也需要从电源、电网和用户来衡量。然而,现有电价机制更多是电量机制,从价格力度和引导能力等尚无法支撑调节能力建设的快速发展。


未来,一旦电价机制理顺,调节能力建设积极性全面激活,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将迎来重大突破。


一体化是另辟蹊径


电价机制理顺非一朝一夕之事,而碳达峰又是固定期限目标。


在后者等不及前者形势下,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提出可谓另辟蹊径,即在不增加大电网调峰压力原则下,划出一片“试验电网”,既可搞电源间多能互补,也可搞全环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


细细品味,一体化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在调峰价格机制不完善时期,搞的“大包干”,从而撇开电源间或源网荷储间扯不清的利益关系,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之路。


技术进步是催化剂


新型电力系统所涉及技术众多,如光伏风电发电技术、电力储能技术、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等。其中,光伏风电技术进步所推动的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催化剂。


当光伏风电发电成本降至0.1元/千瓦时,突破能源、环境、经济的“不可能三角”(既有能源用,又没有污染,价格还便宜)便不再是天方夜谭。


令人遗憾的是,虽光伏风电未来可期,但在当前发电成本尚处于平价时,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作用尚有限。


用电成本上升是必然现象


在当前光伏风电发电成本尚未降至足够低形势下,新型电力系统用电成本上升是必然现象。至于用电价格是否顺势上涨,则是一门治理艺术。


一方面,近年来连续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成绩斐然,降电价已成舆论惯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全面复苏,涨电价的外部环境不佳;


另一方面,居民电价长期处于低位的支撑条件——交叉补贴日益捉襟见肘,煤电利用小时普降引发的经营困难可能动摇全局根基等,倒逼涨电价。


未来,居民阶梯电价完善、电力现货价格闯关、高可靠性电价推广等将有望不断涌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逐步走向电力系统舞台中央,诸多构建难题正扑面而来。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广大的能源电力从业者辛勤探索和不懈努力下,相关解决方案必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同奏响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序曲。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